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3472发布日期:2020-06-09 21:2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流纺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



背景技术:

气流纺纱是利用气流将纤维在高速回转的纺纱杯内凝聚加捻输出成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气流纺纱有速度大、纱卷大、适应性广、机构简单和不用锭子、钢领、钢丝圈的优点,可成倍的提高细纱的产量,气流纺涤纶纱工序短,伸出的毛羽较少,尤其粘胶纤维更为明显,纱上的纤维不会断裂。

然而传统的机织布透气性很差,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机织布时,由于机织布的不透气,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差的体感感受。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解决了传统机织布透气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包括过滤面,所述过滤面的顶部包括有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所述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相交叉编织,所述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面,所述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涂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涂层包括cvc阻燃层和石墨耐磨层,所述cvc阻燃层位于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的外侧,所述石墨耐磨层位于cvc阻燃层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均选用气流纺涤纶短纤10支,且经纬密为90*160。

优选的,所述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采用绞边和平纹边相结合的工艺。

优选的,所述过滤面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孔。

优选的,所述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采用5枚缎纹技术。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面和过滤孔的配合,便于空气直接无阻碍的穿过机织布,增加了机织布的透气性,通过支撑面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机织布的进行支撑,增加了机织布的稳定性,通过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的相互交织,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机织布的透气性,通过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采用5枚缎纹技术且经纬密为90*160,增加了机织布的透气性和过滤效果,解决了传统机织布透气性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cvc阻燃层和石墨耐磨层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增加机织布的阻燃效果和耐磨效果,增加了机织布的使用寿命,通过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选用气流纺涤纶短纤10支,且经纬密为90*160,便于使用者增加机织布的经纬强度,同时保证了机织布在做成除尘袋后的过滤效果,通过绞边和平纹技术的相结合,防止机织布在使用时出现散边的情况,通过过滤孔的配合,增加了机织布的透气性,通过5枚缎纹技术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增加机织布的舒适度和光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纬向涤短纤的结构俯视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纬向涤短纤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号:1、过滤面,2、纬向涤短纤,3、过滤孔,4、经向涤纶短纤,5、支撑面,6、防护涂层,61、cvc阻燃层,62、石墨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纬向涤短纤的结构俯视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纬向涤短纤的结构局部剖视图。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包括过滤面1,过滤面1的顶部包括有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相交叉编织,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面5,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涂层6。

防护涂层6包括cvc阻燃层61和石墨耐磨层62,cvc阻燃层61位于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的外侧,石墨耐磨层62位于cvc阻燃层61的外侧,通过cvc阻燃层61和石墨耐磨层62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增加机织布的阻燃效果和耐磨效果,增加了机织布的使用寿命。

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均选用气流纺涤纶短纤10支,且经纬密为90*160,通过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选用气流纺涤纶短纤10支,且经纬密为90*160,便于使用者增加机织布的经纬强度,同时保证了机织布在做成除尘袋后的过滤效果。

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采用绞边和平纹边相结合的工艺,通过绞边和平纹技术的相结合,防止机织布在使用时出现散边的情况。

过滤面1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孔3,通过过滤孔3的配合,增加了机织布的透气性。

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采用5枚缎纹技术,通过5枚缎纹技术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增加机织布的舒适度和光泽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者在使用机织布时,此时支撑面5增加了机织布的稳定效果,气流通过过滤孔3传送至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的表面,由于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相互缠绕,气流通过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之间的间隙进行流通,此时防护涂层6对机织布进行防护,增加了机织布的耐磨和阻燃效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过滤面1和过滤孔3的配合,便于空气直接无阻碍的穿过机织布,增加了机织布的透气性,通过支撑面5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机织布的进行支撑,增加了机织布的稳定性,通过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的相互交织,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机织布的透气性,通过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采用5枚缎纹技术且经纬密为90*160,增加了机织布的透气性和过滤效果,解决了传统机织布透气性差的问题。

通过cvc阻燃层61和石墨耐磨层62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增加机织布的阻燃效果和耐磨效果,增加了机织布的使用寿命,通过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选用气流纺涤纶短纤10支,且经纬密为90*160,便于使用者增加机织布的经纬强度,同时保证了机织布在做成除尘袋后的过滤效果,通过绞边和平纹技术的相结合,防止机织布在使用时出现散边的情况,通过过滤孔3的配合,增加了机织布的透气性,通过5枚缎纹技术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增加机织布的舒适度和光泽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包括过滤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面(1)的顶部包括有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所述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相交叉编织,所述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面(5),所述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涂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涂层(6)包括cvc阻燃层(61)和石墨耐磨层(62),所述cvc阻燃层(61)位于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的外侧,所述石墨耐磨层(62)位于cvc阻燃层(6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均选用气流纺涤纶短纤10支,且经纬密为90*1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采用绞边和平纹边相结合的工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面(1)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孔(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向涤纶短纤(4)和纬向涤短纤(2)采用5枚缎纹技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性能高透气性机织布,包括过滤面,所述过滤面的顶部包括有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所述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相交叉编织,所述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面,所述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涂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面和过滤孔的配合,便于空气直接无阻碍的穿过机织布,增加了机织布的透气性,通过支撑面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机织布的进行支撑,通过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的相互交织,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通过经向涤纶短纤和纬向涤短纤采用5枚缎纹技术且经纬密为90*160,增加了机织布的透气性和过滤效果,解决了传统机织布透气性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尚泽;吴刚;裘春湖;李越徽;许天恒;姚晶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严牌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