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汗散热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7402发布日期:2020-07-29 01:1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汗散热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排汗散热的面料。



背景技术:

人体为了散热会出汗,特别是在腋下等关节窝处,位置比较隐密,流动的空气并不能及时进入这些地方加速汗液的蒸发,散发热量,影响人的舒适度和健康。需要一种能够加强空气流动,加快排汗散热的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加强空气流动,加快排汗散热的面料。

为实现第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第二技术方案:一种排汗散热面料,包括基布层,基布层包括第一基布层与第二基布层,第一基布层与第二基布层之间设有若干弹性气囊,弹性气囊与第一基布层连接的一面设有连通弹性气囊的第一通气管,第一通气管贯穿第一基布层且在第一基布层表面设有第一通气孔,弹性气囊与第二基布层连接的一面设有连通弹性气囊的第二通气管,第二通气管贯穿第二基布层且在第二基布层表面设有第二通气孔。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基布层作为面向外界空气的一层,将第二基布层作为面向体表皮肤的一层。通过第一通气管外界空气进入弹性气囊,当人的躯体动作时带动面料的动作致使面料形变,从而使弹性气囊受到挤压,弹性气囊中的空气通过第二通气管加速吹向人体皮肤,加快汗液的蒸发,使人体的热量通过汗液蒸发散发。挤压消失后,弹性气囊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恢复形状,并在气压差的作用下通过通气管吸入空气使弹性气囊恢复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弹性气囊有三根第一通气管与三根第二通气管,第一通气管与第二通气管在弹性气囊的截面上等距分布。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加快弹性气囊吸入空气与吹出空气的量,提高弹性气囊对皮肤吹气的频率,从而提高散热能力。同时由于人体皮肤是不规则的,肢体活动时面料或者皮肤会阻挡而第二通气孔,设置三个通气孔能够在有第二通气被阻塞时剩余的第二通气孔仍能够工作,提高弹性气囊吹气工作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弹性气囊与第一通气管连接处的内部上设有第一阻拦板,第一阻拦板的面积大于第一通气管管口的面积。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作为连通外界空气的第一通气管让空气只能从外界单向进入弹性气囊。当弹性气囊受到挤压时,由于第一阻拦板的面积大于第一通气管管口的面积,使第一阻拦板会封堵柱第一通气管与弹性气囊连接处的管口,使弹性气囊中的空气只能从第二通气孔中流出,提高了弹性气囊中空气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了散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弹性气囊与第二通气管连接处的内壁上设有阻拦环,第二通气管的内壁上设有与阻拦环相配合的第二阻拦板。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作为与人体接触的第二通气管在弹性气囊由于自身弹性势能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需要吸气时,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空气从第二通气孔流入弹性气囊,由于第二通气管的内壁上设有阻拦环,在弹性气囊与第二通气管连接处的内壁上设有第二阻拦板,阻拦环抵住第二阻拦板,使第二阻拦板封堵第二通气孔,使空气只能通过第一通气孔流入弹性气囊,避免了第二通气孔吸附皮肤,影响舒适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弹性气囊和人体自然的躯干活动将空气加速吹向人体表皮,加速汗液蒸发,使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且弹性气囊的可靠性高,空气利用率高,具有优良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性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基布层,2-第二基布层,3-弹性气囊,4-第一通气管,5-第二通气管,6-第一通气孔,7-第二通气孔,41-第一阻拦板,51-第二阻拦板,52-阻拦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排汗散热面料,包括基布层,基布层包括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之间粘接有若干弹性气囊3,弹性气囊3与第一基布层1连接的一面有一体成型并连通弹性气囊3的第一通气管4,第一通气管贯3穿第一基布层1并在第一基布层1表面钻有第一通气孔6,弹性气囊3与第一通气管4连接处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阻拦板41,第一阻拦板41为柔性材质具体可以是橡胶,且其一端和弹性气囊3与第一通气管4连接处的内壁粘接,使第一阻拦板41能够开合第一通气管4。第一阻拦板41的面积大于第一通气管4管口的面积,使作为连通外界空气的第一通气管4只能使空气从外界单向进入弹性气囊3。当弹性气囊3受到挤压时,由于第一阻拦板41的面积大于第一通气管4管口的面积,使第一阻拦板41会封堵柱第一通气管4与弹性气囊3连接处的管口,使弹性气囊3中的空气只能从第二通气管5中流出,提高了弹性气囊3中空气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了散热能力。弹性气囊3与第二基布层2相对的一面有一体成型并连通弹性气囊3的第二通气管5,第二通气管5的材质与第一通气管4相同。第二通气管5贯穿第二基布层2并在第二基布层表面钻有第二通气孔7。将第一基布层1作为面向外界空气的一层,将第二基布层2作为面向体表皮肤的一层。通过第一通气管4外界空气进入弹性气囊3,当人的躯体动作时带动面料的动作致使面料形变,从而使弹性气囊3受到挤压,弹性气囊3中的空气通过第二通气管5加速吹向人体皮肤,加快汗液的蒸发,使人体的热量通过汗液蒸发散发。挤压消失后,弹性气囊3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恢复形状,并在气压差的作用下通过通气管吸入空气使弹性气囊恢复初始状态。弹性气囊3与第二通气管5连接处的内壁上有一体成型的阻拦环52,第二通气管5的内壁上设有与阻拦环52相配合的第二阻拦板51,第二阻拦板51的一端与第二通气管5的内壁粘接,使第二阻拦板51能够开合第二通气管5。作为与人体接触的第二通气管5在弹性气囊3由于自身弹性势能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需要吸气时,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空气从第二通气孔7流入弹性气囊,由于第二通气管5的内壁上有第二阻拦板51,在弹性气囊3与第二通气管5连接处的内壁上设有阻拦环52,阻拦环52抵住第二阻拦板51,使第二阻拦板52封堵第二通气7孔,使空气只能通过第一通气孔6流入弹性气囊,避免了第二通气孔7吸附皮肤,影响舒适感。每个弹性气囊有三根第一通气管4与三根第二通气管5,第一通气管4与第二通气管5在弹性气囊3的截面上等距分布,能够加快弹性气囊3吸入空气与吹出空气的量,提高弹性气囊3对皮肤吹气的频率,从而提高散热能力。同时由于人体皮肤使不规则的,肢体活动时面料或者皮肤会阻挡而第二通气孔7,设置三个第二通气孔7能够在有第二通气被阻塞时剩余的第二通气孔仍能够工作,提高弹性气囊吹气工作的可靠性。

以第一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汗散热面料,包括基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包括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所述第一基布层(1)与第二基布层(2)之间设有若干弹性气囊(3),弹性气囊(3)与第一基布层(1)连接的一面设有连通弹性气囊(3)的第一通气管(4),所述第一通气管(4)贯穿第一基布层(1)且在第一基布层(1)表面设有第一通气孔(6),弹性气囊(3)与第二基布层(2)连接的一面设有连通弹性气囊(3)的第二通气管(5),所述第二通气管(5)贯穿第二基布层(2)且在第二基布层(2)表面设有第二通气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汗散热面料,其特征在于,每个弹性气囊(3)有三根第一通气管(4)与三根第二通气管(5),第一通气管(4)与第二通气管(5)在弹性气囊(3)的截面上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汗散热面料,其特征在于,弹性气囊(3)与第一通气管(4)连接处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阻拦板(41),第一阻拦板(41)的面积大于第一通气管(4)的管口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汗散热面料,其特征在于,弹性气囊(3)与第二通气管(5)连接处的内壁上设有阻拦环(52),第二通气管(5)的内壁上设有与阻拦环(52)相配合的第二阻拦板(5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它涉及一种排汗散热的面料。一种排汗散热面料,包括基布层,基布层包括第一基布层与第二基布层,所述第一基布层与第二基布层之间设有若干弹性气囊,弹性气囊与第一基布层相对的一面设有连通弹性气囊的第一通气管,第一通气管贯穿第一基布层并在第一基布层表面设有第一通气孔,弹性气囊与第二基布层相对的一面设有连通弹性气囊的第二通气管,第二通气管贯穿第二基布层并在第二基布层表面设有第二通气孔。它通过弹性气囊和人体自然的躯干活动将空气加速吹向人体表皮,加速汗液蒸发,使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且弹性气囊的可靠性高,空气利用率高,具有优良的舒适感。

技术研发人员:高聪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柯桥蓝聪针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9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