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2682发布日期:2020-08-05 02:0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枪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赛用气步枪采取预充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可以将枪的后坐力减小,但是子弹射出同时产生的刚性后坐力会使枪支震动,从而影响运动员的射击精度,鉴于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子弹出膛前的枪支震动,保证枪支在子弹射出过程中的稳定的比赛枪缓冲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包括枪体和子弹,枪体的内部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缓冲体、推弹杆和枪管,缓冲体的内部设置有缓冲腔,缓冲腔内设置有缓冲块、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缓冲块包括由后至前依次连接的连接部、缓冲部和插入部,连接部和缓冲部均设置于缓冲腔内,推弹杆的内部设置有与缓冲腔连通的后气流通道和前气流通道,插入部的前端插入至后气流通道中,第一缓冲簧的后端固定连接于缓冲腔的后侧壁上,其前端套于连接部的外侧且固定连接于缓冲部的后端,第二缓冲簧套设于插入部的后端。

优选地,前述后气流通道包括较宽部和较窄部,较宽部的后端与缓冲腔的前端相连通。

再优选地,前述第二缓冲簧的后端和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缓冲部的前端和较窄部的前侧壁上。

更优选地,前述插入部的长度小于后气流通道的长度。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子弹设置在枪管内部的后端。

具体地,前述推弹杆的前端插入至枪管内,前气流通道的前端与枪管连通。

优选地,前述前气流通道的底部连通有送气通道。

再优选地,前述缓冲块的质量为45~55g。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可吸收子弹射出时产生的后坐力,使后坐力产生晚于子弹射出,从而使原先子弹射出瞬间产生的刚性后坐力,变成迟缓的柔性力,减小子弹出膛前的枪支震动,保证枪支在子弹射出过程中的稳定,从而提高射击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缓冲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推弹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子弹,2、缓冲体,2.1、缓冲腔,3、推弹杆,3.1、后气流通道,3.11、较宽部,3.12、较窄部,3.2、前气流通道,4、枪管,5、缓冲块,5.1、连接部,5.2、缓冲部,5.3、插入部,6、第一缓冲簧,7、第二缓冲簧,8、送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包括枪体和子弹1,枪体的内部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缓冲体2、推弹杆3和枪管4。

缓冲体2的内部设置有缓冲腔2.1,缓冲腔2.1内设置有缓冲块5、第一缓冲簧6和第二缓冲簧7,缓冲块5包括由后至前依次连接的连接部5.1、缓冲部5.2和插入部5.3,连接部5.1和缓冲部5.2均设置于缓冲腔2.1内。

推弹杆3的内部设置有与缓冲腔2.1连通的后气流通道3.1和前气流通道3.2,插入部5.3的前端插入至后气流通道3.1中,插入部5.3的长度小于后气流通道3.1的长度。第一缓冲簧6的后端固定连接于缓冲腔2.1的后侧壁上,其前端套于连接部5.1的外侧且固定连接于缓冲部5.2的后端,第二缓冲簧7套设于插入部5.3的后端。后气流通道3.1包括较宽部3.11和较窄部3.12,较宽部3.11的后端与缓冲腔2.1的前端相连通。第二缓冲簧7的后端和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缓冲部5.2的前端和较窄部3.12的前侧壁上。

子弹1设置在枪管4内部的后端,推弹杆3的前端插入至枪管4内,前气流通道3.2的前端与枪管4连通,前气流通道3.2的底部连通有送气通道8,压缩空气经送气通道8被释放后,分别向左侧作用于缓冲块5,向右作用于子弹1,子弹1受压缩空气推力射出枪管4,缓冲块5受压缩空气推力向左运动并推动第一缓冲簧6,第一缓冲簧6被压缩,第二缓冲簧7释放,因为子弹1重量很小,仅0.5g,射出枪速仅需要0.002s的时间,而缓冲块5较重,为45~55g,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子弹1射出枪管4的时间远短于缓冲块5开始进行谐波震荡运动的时间,当缓冲块5开始进行谐波震荡时,子弹1已经离开枪管4,此时缓冲块5谐波运动产生的晃动感已经不影响精度。

本实用新型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可吸收子弹1射出时产生的后坐力,使后坐力产生晚于子弹1射出,从而使原先子弹1射出瞬间产生的刚性后坐力,变成迟缓的柔性力,减小子弹1出膛前的枪支震动,保证枪支在子弹1射出过程中的稳定,从而提高射击精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包括枪体和子弹(1),其特征在于,所述枪体的内部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缓冲体(2)、推弹杆(3)和枪管(4),所述缓冲体(2)的内部设置有缓冲腔(2.1),所述缓冲腔(2.1)内设置有缓冲块(5)、第一缓冲簧(6)和第二缓冲簧(7),所述缓冲块(5)包括由后至前依次连接的连接部(5.1)、缓冲部(5.2)和插入部(5.3),所述连接部(5.1)和缓冲部(5.2)均设置于缓冲腔(2.1)内,所述推弹杆(3)的内部设置有与缓冲腔(2.1)连通的后气流通道(3.1)和前气流通道(3.2),所述插入部(5.3)的前端插入至后气流通道(3.1)中,所述第一缓冲簧(6)的后端固定连接于缓冲腔(2.1)的后侧壁上,其前端套于连接部(5.1)的外侧且固定连接于缓冲部(5.2)的后端,所述第二缓冲簧(7)套设于插入部(5.3)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气流通道(3.1)包括较宽部(3.11)和较窄部(3.12),所述较宽部(3.11)的后端与缓冲腔(2.1)的前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簧(7)的后端和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缓冲部(5.2)的前端和较窄部(3.12)的前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5.3)的长度小于后气流通道(3.1)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1)设置在枪管(4)内部的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弹杆(3)的前端插入至枪管(4)内,所述前气流通道(3.2)的前端与枪管(4)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气流通道(3.2)的底部连通有送气通道(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5)的质量为45~55g。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比赛枪的缓冲结构,包括枪体和子弹,枪体的内部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缓冲体、推弹杆和枪管,缓冲体的内部设置有缓冲腔,缓冲腔内设置有缓冲块、第一缓冲簧和第二缓冲簧,缓冲块包括由后至前依次连接的连接部、缓冲部和插入部,连接部和缓冲部均设置于缓冲腔内,推弹杆的内部设置有与缓冲腔连通的后气流通道和前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可减小子弹出膛前的枪支震动,保证枪支在子弹射出过程中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贝宁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6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