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排汗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6034发布日期:2020-11-06 12:2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湿排汗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湿排汗面料。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见的用于运动服饰的吸湿排汗面料主要是涤纶吸湿排汗面料,由于涤纶吸湿排汗面料是一种结晶性很高的纤维,分子主链中没有亲水性基团,因此疏水性,吸湿排汗性很差,穿着舒适性差,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吸湿排汗面料,由三层结构组成的,从内到外依次是稀松棉布层、中间的竹炭纤维层和外部的混合面料层,所述的混合面料层由棉料和纤维混合组成,并且设置有方形孔,所述的方形孔中穿过吸水棉线,所述的吸水棉线与所述的稀松棉布层连接,将棉布上的水导出,并通过外部的方形孔透气,从而实现吸湿排汗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竹炭纤维层上设置有圆形孔,所述的圆形孔与外部的混合面料层上的方形孔交错设置,且所述的竹炭纤维层与外部的混合面料层之间具有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水棉线只穿过外部的方形孔,不穿过竹炭纤维层上的圆形孔,且两个穿线的方形孔之间隔一个未穿线的方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竹炭纤维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的稀松棉布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面料是由三层结构组成的,分别是稀松棉布层、中间的竹炭纤维层和外部的混合面料层,所述的混合面料层由棉料和纤维混合组成,并且设置有方形孔,所述的方形孔中穿过吸水棉线,所述的吸水棉线与所述的稀松棉布层连接,将棉布上的水导出,并通过外部的方形孔透气,从而实现吸湿排汗的功能。竹炭纤维层上设置有孔,且外层的混合面料上设置有方形孔,且交叉设置,这样有利于排汗的同时,省去了些许材料,达到经济节约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质轻地软、吸湿排汗、透气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吸湿排汗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吸湿排汗面料的竹炭纤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吸湿排汗面料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其中,1-稀松棉布层,2-竹炭纤维层,3-混合面料层,4-方形孔,5-吸水棉线,6-圆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

一种吸湿排汗面料,由三层结构组成的,从内到外依次是稀松棉布层1、中间的竹炭纤维层2和外部的混合面料层3,混合面料层3由棉料和纤维混合组成,并且设置有方形孔4,方形孔4中穿过吸水棉线5,吸水棉线5与稀松棉布层1连接,将棉布上的水导出,并通过外部的方形孔透气,从而实现吸湿排汗的功能。

进一步地,竹炭纤维层2上设置有圆形孔6,圆形孔6与外部的混合面料层3上的方形孔4交错设置,且竹炭纤维层2与外部的混合面料层3之间具有空隙。

进一步地,吸水棉线5只穿过外部的方形孔4,不穿过竹炭纤维层上的圆形孔6,且两个穿线的方形孔4之间隔一个未穿线的方形孔4。

进一步地,竹炭纤维层2的厚度大于稀松棉布层1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等同替换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由三层结构组成的,从内到外依次是稀松棉布层、中间的竹炭纤维层和外部的混合面料层,所述的混合面料层由棉料和纤维混合组成,并且设置有方形孔,所述的方形孔中穿过吸水棉线,所述的吸水棉线与所述的稀松棉布层连接,将棉布上的水导出,并通过外部的方形孔透气,从而实现吸湿排汗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炭纤维层上设置有圆形孔,所述的圆形孔与外部的混合面料层上的方形孔交错设置,且所述的竹炭纤维层与外部的混合面料层之间具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棉线只穿过外部的方形孔,不穿过竹炭纤维层上的圆形孔,且两个穿线的方形孔之间隔一个未穿线的方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炭纤维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的稀松棉布层的厚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湿排汗面料,由三层结构组成的,从内到外依次是稀松棉布层、中间的竹炭纤维层和外部的混合面料层,混合面料层由棉料和纤维混合组成,并且设置有方形孔,方形孔中穿过吸水棉线,吸水棉线与稀松棉布层连接,将棉布上的水导出,并通过外部的方形孔透气,从而实现吸湿排汗的功能。竹炭纤维层上设置有圆形孔,圆形孔与外部的混合面料层上的方形孔交错设置,且竹炭纤维层与外部的混合面料层之间具有空隙。吸水棉线只穿过外部的方形孔,不穿过竹炭纤维层上的圆形孔,且两个穿线的方形孔之间隔一个未穿线的方形孔。竹炭纤维层的厚度大于稀松棉布层的厚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质轻地软、吸湿排汗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姜广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广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