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5374发布日期:2020-10-28 15:4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静电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能性面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静电面料。



背景技术:

静电对人体有着以下伤害:①持久的静电可使血液中的碱性升高,血清中钙含量减少,尿中钙排泄量增加,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血钙水平甚低的老年人、需钙量甚多的孕妇和乳母不利。②过多的静电在人体内堆积,还会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中枢神经,从而导致血液酸碱度和机体氧特性的改变,影响机体的生理平衡,使人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症状。③静电也会干扰人体血液循环、免疫和神经系统,影响各脏器(特别是心脏)的正常工作,有可能引起心率异常和心脏早搏。④静电能吸附大量尘埃,而尘埃携带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人吸入后会影响健康。

而纤维布料制成的衣物容易因为摩擦及感应等产生大量静电,所以当人们穿脱异物或与他人接触时会有电击的感觉,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加油站等还有可能造成危险,为了防止衣物产生静电,通常采用在衣物内涂敷防静电涂料,但涂料易脱落,脱落后的衣物即不再具备防静电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防静电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静电面料,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的全棉面料层、羊毛面料层、防静电层、牛奶面料层和蚕丝纤维面料层,其中,所述防静电层由金属丝与二醋酯纤维编织而成。

进一步的,防静电层中,相邻两根金属丝的间距为0.8-1.8cm。更进一步的,相邻两根金属丝的间距为1cm。金属丝的间距太远,会使得整个防静电层的抗静电效果减弱,而金属丝的间距太近,则会影响防静电层表面的触感,使得触摸时会有“扎手”等感觉。

更进一步的,防静电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第一经纱采用二醋酯纤维,第一纬纱由二醋酯纤维、以及经二醋酯纤维和金属丝交缠而成的混纺纱间隔排列而成,通过控制第一纬纱中两相邻混纺纱之间的二醋酯纤维的根数以及纬密来使得沿径向相邻的两金属丝的间距为0.8-1.8cm。通过将金属丝与二醋酯纤维交缠形成混纺纱,再将其与二醋酯纤维经纬向编织而成,这样,可以利用交缠在二醋酯纤维的方式来保证金属丝的稳定存在,避免常规的直接采用金属丝交织成面料易发生的金属丝脱丝、断裂等问题,同时,整个防静电层内金属丝也可以通过经密、纬密等方式来满足间距设定要求,整个防静电层表面也会呈现点状分布的金属光泽点,面料档次高。

进一步的,所述防静电层与羊毛面料层为可拆卸连接。更进一步的,防静电层和羊毛面料层的边缘位置设有相互匹配的纽扣或搭扣。

进一步的,所述全棉面料层由棉纱分别作为经纱和纬纱并按照一上一下的方式浮沉交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羊毛面料层由羊毛纱线和腈纶纤维分别作为经纱和纬纱,并按照一上一下的方式浮沉交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牛奶面料层由牛奶纤维与涤纶纤维编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蚕丝纤维面料层由蚕丝纤维与棉纱交织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由金属丝与二醋酯纤维编织而成的防静电层,其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效果,同时,相比于常规的静电涂层而言,编织成面料的金属丝等防静电结构的稳定性更加突出。

(2)防静电层与羊毛面料层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需要清洗时,可以先拆卸防静电层,防止在清洗的时候,金属丝折断,进而影响其防静电效果。

(3)防静电层中的金属层采用合适的间距,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其防静电效果。

(4)由于牛奶面料层、蚕丝纤维面料层等结构层的设置,防静电面料制成衣服时不会产生不适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静电层的编织示意图;

图3为混纺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全棉面料层,2-羊毛面料层,3-防静电层,4-牛奶面料层,5-蚕丝纤维面料层,6-金属丝,7-二醋酯纤维,8-混纺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以下各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的原料、结构等,则表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市售产品或常规结构。

实施例1:

一种防静电面料,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的全棉面料层1、羊毛面料层2、防静电层3、牛奶面料层4和蚕丝纤维面料层5,其中,防静电层3由金属丝6与二醋酯纤维7编织而成。

本实施例中,防静电层3中,相邻两根金属丝6的间距为1cm。

本实施例中,请再参见图2和图3所示,防静电层3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第一经纱采用二醋酯纤维7,第一纬纱由二醋酯纤维7、以及经二醋酯纤维7和金属丝6交缠而成的混纺纱8间隔排列而成,通过控制第一纬纱中两相邻混纺纱8之间的二醋酯纤维7的根数以及纬密来使得沿径向相邻的两金属丝6的间距在设定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防静电层3与羊毛面料层2为可拆卸连接,防静电层3和羊毛面料层2的边缘位置设有相互匹配的纽扣或搭扣,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防静电层3部分的洗涤次数,避免金属丝6折断,同时,在特殊情况下,具有金属光泽的防静电层3也可以作为整个面料的外层来使用,提高面料多用能力。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都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两金属丝6的间距控制为1.5cm。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都相同,除了本实施例中,两金属丝6的间距控制为0.5cm。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相比,绝大部分都相同,除了在本实施例中,将混纺纱8直接改为纯金属丝6,并进行防静电层3的交织。

对以上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所得面料的静电性能进行测试,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注:根据标准要求,对于非耐久型抗静电纺织品,洗前电荷面密度应不超过7.0μc/m2;而对于耐久型抗静电纺织品,洗前、洗后电荷面密度均应不超过7.0μc/m2

从上表1可知,本实用新型制备的防静电面料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效果,同时,金属丝的间距会较大的影响防静电面料的防静电性能。此外,相比于对比例3中常规的金属丝导入面料中的编织方式而言,本发明采用金属丝与二醋酯纤维交缠得到混纺纱的引入方式不仅可以改善防静电层表面的触感,同时,也提高了面料的抗静电的稳定性,使得面料复合耐久型抗静电面料的要求。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采用以下设计:

所述全棉面料层由棉纱分别作为经纱和纬纱并按照一上一下的方式浮沉交织而成。所述羊毛面料层由羊毛纱线和腈纶纤维分别作为经纱和纬纱,并按照一上一下的方式浮沉交织而成。所述牛奶面料层由牛奶纤维与涤纶纤维编织而成。所述蚕丝纤维面料层由蚕丝纤维与棉纱交织而成。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的原料或结构,则表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市售原料或为实现对应功能的常规结构。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