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3634发布日期:2020-10-17 01:2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被套,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



背景技术:

被套,俗称“被罩”,套在棉被外面,避免棉被弄脏,便于清洗。属于床上生活用品一类。

现有的被套均是一体设置,在对被套内进行装卸被芯时,会比较费力费时,有时需要两个人配合或一个人把四个角都固定好后才能装进去,极不方便,且使用效果有时也不是很好;而且吸湿效果较差,导致面料在长期使用后会形成细菌,使细菌大量繁殖和传播,不利身体健康,抗菌性能差;同时使用时会产生静电,尤其是在冬天天气干燥,面料本身在摩擦后产生大量静电,危害人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包括被套本体,被套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被头;被套本体的正面中部竖直设置有隐藏拉链;被套本体的四个顶角处均设置有纽扣孔;

被套本体包括抗菌层、防静电层;抗菌层的上端设置有耐磨层、下端设置有活性炭纤维层;活性炭纤维层的下方设置有吸湿层;活性炭纤维层与吸湿层之间设置有防静电层;吸湿层通过珊瑚绒布与底部的绒毛层相连接。

进一步地,被头通过魔术贴与被套本体可拆卸相接;被头位于隐藏拉链的上端。

进一步地,抗菌层为竹纤维和蜂窝涤纶互相交错编织而成的编织层。

进一步地,防静电层为导电纤维和防静电纤维互相交错编织而成的编织层。

进一步地,耐磨层由玻璃纤维和尼龙纤维互相交错编织而成的编织层。

进一步地,吸湿层为涤纶吸湿纤维与尼龙吸湿纤维条纹相间排列编织而成的编织层。

进一步地,吸湿层的底部通过缝纫线固定设置有珊瑚绒布;珊瑚绒布的底面通过拉线处理形成绒毛层。

进一步地,活性炭纤维层的内部设置有互相垂直的加强经线与加强纬线。

本实用新型不仅装卸被芯方便,省时省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适合冬天使用,能防止面料表面产生静电,避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被套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被套本体;2、被头;3、一号电磁阀;4、隐藏拉链;5、纽扣孔;6、耐磨层;7、抗菌层;8、活性炭纤维层;9、防静电层;10、吸湿层;11、珊瑚绒布;12、绒毛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包括被套本体1,被套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被头2;被套本体1的正面中部竖直设置有隐藏拉链4;被套本体1的四个顶角处均设置有纽扣孔5;

被头2通过魔术贴3与被套本体1可拆卸相接;被头2位于隐藏拉链4的上端。隐藏拉链4不硌身,方便拆洗,经久耐用。隐藏拉链4设置在被套本体1上层套面的中部,方便被芯的拆装和整理,在被芯的四角上相匹配被套本体1四个角的纽扣孔5处缝制钮扣,将钮扣对应固定在钮扣孔5中,从而防止被芯在被套本体1中挪动;被头2与人体脖颈部接触,被头2为未经染色、印花的棉布,在清洗时只需对被头2进行换洗即可,从而有效减少了劳动量,延长了被套本体1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避免了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使用更加健康。

被套本体1包括抗菌层7、防静电层9;抗菌层7的上端设置有耐磨层6、下端设置有活性炭纤维层8;活性炭纤维层8的下方设置有吸湿层10;活性炭纤维层8与吸湿层10之间设置有防静电层9;吸湿层10通过珊瑚绒布11与底部的绒毛层12相连接。

抗菌层7为竹纤维和蜂窝涤纶互相交错编织而成的编织层。竹纤维和蜂窝涤纶的混纺比为1:2。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继棉、麻、毛、丝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蜂窝涤纶具有抗菌抑菌、抗紫外线等功能,同时它还有快速吸水、吸湿快干、自动调温调湿的优良性能,蜂窝涤纶表面进行油膜处理,有效的避免了混纺时蜂窝涤纶易起静电、容易飞花、产生破洞以及断头等弊端。

防静电层9为导电纤维和防静电纤维互相交错编织而成的编织层。防静电层9能够将因摩擦引起的静电充分的导出,避免静电长期位于面料表面而影响舒适感,减少静电的干扰;防静电层9能防止被套本体1表面产生静电,避免了对人体产生危害。

耐磨层6由玻璃纤维和尼龙纤维互相交错编织而成的编织层。耐磨层6增加了表层的耐磨性,增加抗划伤性和抗磨损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吸湿层10为涤纶吸湿纤维与尼龙吸湿纤维条纹相间排列编织而成的编织层。吸湿纤维一般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表面有众多的激孔或沟槽,其截面一般为特殊的异形状,利用毛细管效应,使纤维能迅速吸收皮肤表面湿气与汗水,通过扩散、传递到外层挥发。吸湿层10的底部通过缝纫线固定设置有珊瑚绒布11;珊瑚绒布11的底面通过拉线处理形成绒毛层12。珊瑚绒布11增加了保暖性,冬天使用更加保暖舒适。绒毛层12贴身使用,使得人体更舒服,增加了使用体验感。

活性炭纤维层8的内部设置有互相垂直的加强经线与加强纬线。活性炭纤维层8可有效对人体产生异味或汗液进行吸附处理。加强经线和加强纬线可使布料具有柔软性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牢固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中不会发生损坏,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抗菌层、防静电层,不仅使得被套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抗静电性,使用更加舒适,有利于人体健康,而且具有优异的保暖性、耐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拆洗方便快捷,有效减少了劳动量。此外,本设计结构简单、舒适亲肤,可广泛适用于各抗菌防静电被套。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包括被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套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被头(2);被套本体(1)的正面中部竖直设置有隐藏拉链(4);被套本体(1)的四个顶角处均设置有纽扣孔(5);

所述被套本体(1)包括抗菌层(7)、防静电层(9);所述抗菌层(7)的上端设置有耐磨层(6)、下端设置有活性炭纤维层(8);所述活性炭纤维层(8)的下方设置有吸湿层(10);活性炭纤维层(8)与吸湿层(10)之间设置有防静电层(9);所述吸湿层(10)通过珊瑚绒布(11)与底部的绒毛层(1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头(2)通过魔术贴(3)与被套本体(1)可拆卸相接;被头(2)位于隐藏拉链(4)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7)为竹纤维和蜂窝涤纶互相交错编织而成的编织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9)为导电纤维和防静电纤维互相交错编织而成的编织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6)由玻璃纤维和尼龙纤维互相交错编织而成的编织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层(10)为涤纶吸湿纤维与尼龙吸湿纤维条纹相间排列编织而成的编织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层(10)的底部通过缝纫线固定设置有珊瑚绒布(11);所述珊瑚绒布(11)的底面通过拉线处理形成绒毛层(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纤维层(8)的内部设置有互相垂直的加强经线与加强纬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抗菌防静电被套,包括被套本体,被套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被头;被套本体的正面中部竖直设置有隐藏拉链;被套本体的四个顶角处均设置有纽扣孔;被套本体包括抗菌层、防静电层;抗菌层的上端设置有耐磨层、下端设置有活性炭纤维层;活性炭纤维层的下方设置有吸湿层;活性炭纤维层与吸湿层之间设置有防静电层;吸湿层通过珊瑚绒布与底部的绒毛层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装卸被芯方便,省时省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适合冬天使用,能防止面料表面产生静电,避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华偲家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9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