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棉感提花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6070发布日期:2021-04-30 09:2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棉感提花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棉感提花面料,属于纺织面料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面料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目前,在纺织面料的市场中,空气棉面料虽然有着“软、挺、美、牢”等许多优点,还具有良好的吸汗能力,但是它的空气对流性较差,身边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而外界的空气不易流入,时常给穿上的人们带来一种闷闷的感受,透气性甚至不如一些混纺面料,因此,需要一种透气性强,吸汗能力强的空气棉感提花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透气性强,吸汗能力强的空气棉感提花面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空气棉感提花面料,包括基础内层和基础外层,所述基础内层和基础外层均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汗层、透气层、一号弹性半球、二号弹性半球、一号空气腔和二号空气腔,所述透气层的上表面分布有多个一号弹性半球,每两个一号弹性半球之间会形成一号空气腔,所述所有一号弹性半球的圆面均与基础外层的下表面连接,所述透气层的下表面分布有多个二号弹性半球,每两个二号弹性半球之间会形成二号空气腔,所述所有二号弹性半球的圆面均与吸汗层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吸汗层内设置有多个圆台形吸汗孔,所述吸汗层的下表面与基础内层的上表面相织,空腔的设置可提升该面料透气性和吸汗能力,而一号弹性半球和二号弹性半球的设置,可使该面料具有空气棉感。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台形吸汗孔的上截面的面积只有下截面面积的二分之一,以此结构,可以提升该面料的吸汗能力,同时还可以防止汗液倒流回皮肤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气层内设置有多个方孔,可增强该面料的透气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弹性半球和二号弹性半球均为空心结构,一号弹性半球的截面连接在透气层的上表面,二号弹性半球的截面连接在透气层的下表面,可减轻该面料的重量,每两个一号弹性半球或者每两个二号弹性半球之间形成的空气腔,可以提升该面料的透气性,同时还可提升该面料的吸汗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础内层为亲肤纱线所编织而成,可防止皮肤产生涩滑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面料多层的结构,一号弹性半球和二号弹性半球的设置,可以使得该面料具有空气棉感,而每两个一号弹性半球或者每两个二号弹性半球之间形成的一号空气腔或二号空气腔和吸汗层内设置有的圆台形吸汗孔,可以提升该面料的透气性,同时还可提成该面料的吸汗能力,另外,圆台形吸汗孔的上截面的面积只有下截面面积的二分之一,可进一步提高该面料的吸汗能力,基础内层为亲肤纱线所编织而成,可防止皮肤产生涩滑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气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气层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础内层;2-吸汗层;4-基础外层;21-圆台形吸汗孔;31-透气层;32-一号弹性半球;33-二号弹性半球;34-一号空气腔;35-二号空气腔;311-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空气棉感提花面料包括基础内层1、吸汗层2、基础外层4、透气层31、一号弹性半球32、二号弹性半球33、一号空气腔34、二号空气腔35和方孔311。

本实施例中的基础内层1为亲肤纱线所编制而成,基础内层1的上表面连接与吸汗层2的下表面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吸汗层2内设置有多个圆台形吸汗孔21,圆台形吸汗孔21的上截面的面积只有下截面面积的二分之一,吸汗层2的下表面与基础内层1的上表面连接,可以提升该面料的吸汗能力,同时还可以防止汗液倒流回皮肤上。

本实施例中的透气层31内设置有多个方孔311,可增强该面料的透气性。

本实施例中的透气层31的上表面分布有多个一号弹性半球32,一号弹性半球32为空心结构,可减轻该面料的重量,每两个一号弹性半球32之间会形成一号空气腔34,所有一号弹性半球32的圆面均与基础外层4的下表面连接,一号弹性半球32的截面均与透气层31的上表面连接,每两个一号弹性半球32形成的一号空气腔34,可以提升该面料的透气性,同时还可提升该面料的吸汗能力。

本实施例中的透气层31的下表面分布有多个二号弹性半球33,二号弹性半球33为空心结构,可减轻该面料的重量,每两个二号弹性半球33之间会形成二号空气腔35,所有二号弹性半球33的圆面均与吸汗层2的上表面连接,二号弹性半球33的截面均与透气层31的下表面连接,每两个二号弹性半球33之间形成的二号空气腔35,可以提升该面料的透气性,同时还可提升该面料的吸汗能力。

本实施例中的基础外层4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基础外层4的下表面与所有一号弹性半球32的圆面相连接。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棉感提花面料,包括基础内层(1)和基础外层(4),所述基础内层(1)和基础外层(4)均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汗层(2)、透气层(31)、一号弹性半球(32)、二号弹性半球(33)、一号空气腔(34)和二号空气腔(35),所述透气层(31)的上表面分布有多个一号弹性半球(32),每两个一号弹性半球(32)之间形成一号空气腔(34),所述所有一号弹性半球(32)的圆面均与基础外层(4)的下表面连接,所述透气层(31)的下表面分布有多个二号弹性半球(33),每两个二号弹性半球(33)之间形成二号空气腔(35),所述所有二号弹性半球(33)的圆面均与吸汗层(2)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吸汗层(2)内设置有多个圆台形吸汗孔(21),所述吸汗层(2)的下表面与基础内层(1)的上表面相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棉感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台形吸汗孔(21)的上截面的面积只有下截面面积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棉感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气层(31)内设置有多个方孔(3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棉感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弹性半球(32)和二号弹性半球(33)均为空心结构,一号弹性半球(32)的截面连接在透气层(31)的上表面,二号弹性半球(33)的截面连接在透气层(31)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棉感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内层(1)为亲肤纱线所编织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棉感提花面料,属于纺织面料领域,针对空气棉透气性差和吸汗能力差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基础内层、吸汗层、基础外层、透气层、一号弹性半球和二号弹性半球,透气层固定在基础内层的上表面,一号弹性半球连接在透气层和吸汗层之间,二号弹性半球连接在透气层和基础外层之间,每两个一号弹性半球和二号弹性半球之间分别会形成一号空气腔和二号空气腔,使得该面料保留了空气棉的美观性,还可提高该面料的吸汗能力和透气性,吸汗层设置有圆台形吸汗孔,可提升该面料的透气性,该圆台形的吸汗孔的上截面面积为下截面面积的二分之一,可提升该面料的吸汗能力,还可防止汗液倒流回皮肤。

技术研发人员:金振华;金国华;唐利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港恒针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6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