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警棍

文档序号:28442323发布日期:2022-01-12 02:4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警棍

1.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用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警棍。


背景技术:

2.警务人员在巡逻的时候,警棍是不可缺少的警用工具之一,常见的警棍包括同轴设置的手持部和棍体,用于防身或针对突发事件驱散人群,功能单一,在夜间巡逻的时候还需要配备手电筒,在突发交通事故的时候,单纯使用警棍是无法进行交通指挥的,需要配备专用的交通指挥棒,在突发事故时,无法及时找到交通指挥棒,可能会造成现场失控或造成更大的事故,所以需要一种可以用于交通事故的警棍。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警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切换交通指挥棒、具有照明功能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多功能警棍,包括同轴设置的棍体和手持部,所述棍体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分为连接段、活动段和照明段,所述连接段、照明段对称设置在活动段两端,所述连接段、照明段外径相同,所述活动段外径小于连接段外径,所述活动段沿其轴线方向套设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外径与连接段外径相同,所述活动套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套与内套,所述外套与内套沿其回转方向间隔设置有长条形通孔,所述内套与活动段固定连接,所述外套可以围绕内套旋转,所述连接段对应内套的长条形通孔处设置有反光条,所述棍体远离手持部的一端设置有照明灯珠。
6.所述手持部远离棍体的一端连接有腕带。
7.所述活动段两端对称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内套两端设置有对应环形卡槽的环形凸起。
8.所述内套包括可拼接为圆筒的两个内弧形板,每个所述内弧形板沿弧形方向一端设置有卡接凸起,另一端设置有对应卡接凸起的卡接凹槽。
9.所述内套外壁沿棍体轴线方向两端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外套内壁设置有对应环形凹槽的环形凸起。
10.所述外套包括贴合在内套上的外弧形板,所述外弧形板沿棍体轴线方向两端连接有对应环形凹槽的滑动环,所述滑动环一侧设置有限位卡。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在棍体上设置活动段和照明段,在照明段设置照明灯珠,可以在光线条件差的情况下实现照明,同时不影响防身,在活动段设置可旋转的活动套,活动套分为内套和外套,内套外套上均设置有长条形通孔,通过旋转内套与外套,可以打开和关闭长条形通孔,从而可以将活动段内部的反光条露出了,从而可以将警棍切换为交通指挥棒,便于突发交通事故的处理;
13.2、在手持部一端连接腕带,可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可以防止棍体丢失;
14.3、活动段两端设置环形卡槽,内套两端设置对应环形卡槽的环形凸起,可以确保内套在活动段上的稳定性;
15.4、内套为两个弧形板组成,弧形板通过卡接凸起与卡接凹槽连接,组装方便,便于更换;
16.5、外套为单个弧形板,单个弧形板通过滑动环与内套外侧的环形凹槽连接,同时设限位卡,可以确保外套与内套相对运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可以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多功能警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多功能警棍的棍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多功能警棍的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多功能警棍的外套的侧视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多功能警棍的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多功能警棍的内套的侧视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为棍体、2为手持部、3为反光条、4为照明灯珠、11为连接段、12为活动段、13为照明段、14为活动套、21为腕带、141为外套、142为内套、143为长条形通孔、121为环形卡槽、1412为外弧形板、1413为滑动环、1421为环形凸起、1422为内弧形板、1423为卡接凸起、1424为卡接凹槽、1425为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26.实施例:
27.如图1-图6所示,一种多功能警棍,包括同轴设置的棍体1和手持部2,棍体1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分为连接段11、活动段12和照明段13,连接段11、照明段13对称设置在活动段12两端,连接段11、照明段13外径相同,活动段12外径小于连接段11外径,活动段12沿其轴线方向套设有活动套14,活动套14外径与连接段11外径相同,活动套14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套141与内套142,外套141与内套142沿其回转方向间隔设置有长条形通孔143,内套142与活动段12固定连接,外套141可以围绕内套142旋转,连接段12对应内套142的长条形通孔143处设置有反光条3,棍体1远离手持部2的一端设置有照明灯珠4。
2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29.棍体1沿其长度方向一侧分为用于连接手持部2的连接段11、设置有活动套14的活动段12和设置有照明灯珠4的照明段13,照明段13可以用于光线较暗的情况下的照明使用,活动段12上设置有反光条3,同时在活动段12上套设具有内套142与外套141的活动套14,通过旋转外套141,可以将长条形通孔143通道打开或关闭,便于内部的反光条3露出,可以将警棍切换为交通指挥棒,在出现突发的交通事故的时候进行临时的交通指挥,正常状态下,活动套14将反光条3遮蔽,作为正常警棍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提高警务人员工作
的灵活性。
30.手持部2远离棍体1的一端连接有腕带21,可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可以防止棍体丢失。
31.活动段12两端对称设置有环形卡槽121,内套142两端设置有对应环形卡槽121的环形凸起1421,可以确保内套142在活动段12上的稳定性。
32.内套142包括可拼接为圆筒的两个内弧形板1422,每个内弧形板1422沿弧形方向一端设置有卡接凸起1423,另一端设置有对应卡接凸起1423的卡接凹槽1424,内弧形板1422通过卡接凸1423起与卡接凹槽1424连接,组装方便,便于更换。
33.内套142外壁沿棍体1轴线方向两端设置有环形凹槽1425,外套141包括贴合在内套142上的外弧形板1412,外弧形板1412沿棍体1轴线方向两端连接有对应环形凹槽1425的滑动环1413,滑动环1413一侧设置有限位卡1414,可以确保外套141与内套142相对运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可以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警棍,包括同轴设置的棍体(1)和手持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棍体(1)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分为连接段(11)、活动段(12)和照明段(13),所述连接段(11)、照明段(13)对称设置在活动段(12)两端,所述连接段(11)、照明段(13)外径相同,所述活动段(12)外径小于连接段(11)外径,所述活动段(12)沿其轴线方向套设有活动套(14),所述活动套(14)外径与连接段(11)外径相同,所述活动套(14)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套(141)与内套(142),所述外套(141)与内套(142)沿其回转方向间隔设置有长条形通孔(143),所述内套(142)与活动段(12)固定连接,所述外套(141)可以围绕内套(142)旋转,所述连接段(11)对应内套(142)的长条形通孔(143)处设置有反光条(3),所述照明段(13)设置有照明灯珠(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警棍,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2)远离棍体(1)的一端连接有腕带(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警棍,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段(12)两端对称设置有环形卡槽(121),所述内套(142)两端设置有对应环形卡槽(121)的环形凸起(14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警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142)包括可拼接为圆筒的两个内弧形板(1422),每个所述内弧形板(1422)沿弧形方向一端设置有卡接凸起(1423),另一端设置有对应卡接凸起(1423)的卡接凹槽(14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警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142)外壁沿棍体(1)轴线方向两端设置有环形凹槽(1425),所述外套(141)包括贴合在内套(142)上的外弧形板(1412),所述外弧形板(1412)沿棍体(1)轴线方向两端连接有对应环形凹槽(1425)的滑动环(1413),所述滑动环(1413)一侧设置有限位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警棍,包括同轴设置的棍体和手持部,棍体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分为连接段、活动段和照明段,连接段、照明段对称设置在活动段两端,连接段、照明段外径相同,活动段外径小于连接段外径,活动段沿其轴线方向套设有活动套,活动套外径与连接段外径相同,活动套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套与内套,外套与内套沿其回转方向间隔设置有长条形通孔,内套与活动段固定连接,外套可以围绕内套旋转,连接段对应内套的长条形通孔处设置有反光条,棍体远离手持部的一端设置有照明灯珠,照明灯珠可以用于黑暗环境下照明,活动套可以将活动段内的反光条露出或遮挡,可以切换警棍为交通指挥棒,可以提高警务人员使用的灵活性。可以提高警务人员使用的灵活性。可以提高警务人员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舟杰 徐淦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警察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2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