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9126发布日期:2022-01-19 20:0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棉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


背景技术:

2.石棉又称“石绵”,是天然的纤维状硅酸盐类矿物质的总称,石棉具有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和热侵蚀、电绝缘和具有可纺性,石棉绳布则是指这种硅酸盐类矿物产品编制而成的绳或者布。
3.传统的石棉布,其内部往往是将石棉丝相互交叉编制而成,虽然较为简便,但是其表面强度较弱,需要采用两侧包覆拉伸进行表面平整,其质地相对较弱,部分工具的盛放会进行下沉,需有种改进型的石棉布来弥补这一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包括石棉布主体,所述石棉布主体由钢丝固定层和石棉层组合构成,所述石棉层分别设置于钢丝固定层的两侧,其中一侧所述石棉层远离钢丝固定层的一侧设有置物层,所述置物层与石棉层粘接固定,另一侧所述石棉层远离钢丝固定层的一侧设有受热层,所述受热层与石棉层粘接固定,所述受热层远离石棉层的一侧粘接有若干个隔热颗粒。
6.优选的,所述钢丝固定层为蜂巢状结构分布连接,所述钢丝固定层的蜂巢结构两面分别设有若干个固定刺,所述石棉层通过固定刺与钢丝固定层的两面卡合。
7.优选的,所述隔热颗粒为半球形颗粒状,所述隔热颗粒包括中心层、第二防护层和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覆盖于中心层的外缘面,所述第一防护层与中心层之间填充有第二防护层,所述隔热颗粒平面处与受热层粘接固定。
8.优选的,所述隔热颗粒的置中位置开设有热流通道,所述热流通道穿过第二防护层和第一防护层延伸入中心层的内部,所述热流通道延伸入中心层内的一端设有发散道。
9.优选的,所述发散道分叉有若干个旁支,所述发散道远离热流通道的一端与受热层的表面相通。
10.优选的,所述置物层和受热层远离石棉层的一面均涂抹有隔热涂料。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得益于钢丝固定层的设立,使得该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的石棉层通过钢丝固定层进行覆盖,通过钢丝固定层提高石棉层的表面强度,同时经由钢丝固定层的固定刺对石棉层进行卡合固定,提高对石棉层的稳定性;得益于置物层和受热层的设立,使得该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经由置物层和受热层对石棉层的表面进行进一步的隔绝,进一步降低受热量;得益于隔热颗粒的设立,使得该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可通过隔热颗粒对正反面进行分辨,同时经由隔热颗粒对受热层的特定位置进行热流发散,使得少量的热量可以经由受热层进入
石棉层内,发散隔热颗粒表面的温度,使其导入受热层的表面进行热传导,方便利用该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对部分物体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丝固定层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热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石棉布主体;2、钢丝固定层;201、固定刺;3、石棉层;4、置物层;5、受热层;6、隔热颗粒;601、中心层;602、第二防护层;603、第一防护层;7、热流通道;701、发散道。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包括石棉布主体1,石棉布主体1由钢丝固定层2和石棉层3组合构成,石棉层3分别设置于钢丝固定层2的两侧,钢丝固定层2为蜂巢状结构分布连接,钢丝固定层2的蜂巢结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固定刺201,石棉层3通过固定刺201与钢丝固定层2的两侧卡合;
18.由于钢丝固定层2的蜂巢式结构,使得该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通过钢丝固定层2进一步的提高强度,降低表面的软化率,通过固定刺201对石棉层3进行强化式的固定,降低石棉层3的偏转率;
19.其中一侧石棉层3远离钢丝固定层2的一侧设有置物层4,置物层4与石棉层3粘接固定,另一侧石棉层3远离钢丝固定层2的一侧设有受热层5,受热层5与石棉层3粘接固定,置物层4和受热层5远离石棉层3的一侧均涂抹有隔热涂料,隔热涂料可选用gn-707a等型号;
20.受热层5远离石棉层3的一侧粘接有若干个隔热颗粒6,隔热颗粒6为半球形颗粒状,隔热颗粒6包括中心层601、第二防护层602和第一防护层603,第一防护层603覆盖于中心层601的外缘面,第一防护层603与中心层601之间填充有第二防护层602,隔热颗粒6平面处与受热层5粘接固定,隔热颗粒6的置中位置开设有热流通道7,热流通道7穿过第二防护层602和第一防护层603延伸入中心层601的内部,热流通道7延伸入中心层601内的一端设有发散道701,发散道701分叉有若干个旁支,发散道701远离热流通道7的一端与受热层5的表面相通;
21.隔热颗粒6使得该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方便分辨正反面的同时,受热时,其热流沿着热流通道7进入中心层601的内部,通过发散道701将热流通道7内的热量进一步发散,使得受热层5的受热量的干扰度降低,方便受热层5的温度提升率,方便对置物层4上的放置物进行加热。
22.工作原理,该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通过钢丝固定层2的蜂巢式结构降低表面的软化率,经由钢丝固定层2的固定刺201对石棉层3进行强化式的固定,降低使用中石棉
层3的偏转率,隔热颗粒6使得该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方便分辨正反面的同时,受热时,其热流沿着热流通道7进入中心层601的内部,通过发散道701将热流通道7内的热量进一步发散,使得受热层5的受热量的干扰度降低,方便受热层5的温度提升率,方便对置物层4上的放置物进行加热。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包括石棉布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棉布主体(1)由钢丝固定层(2)和石棉层(3)组合构成,所述石棉层(3)分别设置于钢丝固定层(2)的两侧,其中一侧所述石棉层(3)远离钢丝固定层(2)的一侧设有置物层(4),所述置物层(4)与石棉层(3)粘接固定,另一侧所述石棉层(3)远离钢丝固定层(2)的一侧设有受热层(5),所述受热层(5)与石棉层(3)粘接固定,所述受热层(5)远离石棉层(3)的一侧粘接有若干个隔热颗粒(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固定层(2)为蜂巢状结构分布连接,所述钢丝固定层(2)的蜂巢结构两面分别设有若干个固定刺(201),所述石棉层(3)通过固定刺(201)与钢丝固定层(2)的两面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颗粒(6)为半球形颗粒状,所述隔热颗粒(6)包括中心层(601)、第二防护层(602)和第一防护层(603),所述第一防护层(603)覆盖于中心层(601)的外缘面,所述第一防护层(603)与中心层(601)之间填充有第二防护层(602),所述隔热颗粒(6)平面处与受热层(5)粘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颗粒(6)的置中位置开设有热流通道(7),所述热流通道(7)穿过第二防护层(602)和第一防护层(603)延伸入中心层(601)的内部,所述热流通道(7)延伸入中心层(601)内的一端设有发散道(7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散道(701)分叉有若干个旁支,所述发散道(701)远离热流通道(7)的一端与受热层(5)的表面相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层(4)和受热层(5)远离石棉层(3)的一面均涂抹有隔热涂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包括石棉布主体,所述石棉布主体由钢丝固定层和石棉层组合构成,所述石棉层分别设置于钢丝固定层的两侧,所述钢丝固定层为蜂巢状结构分布连接,所述钢丝固定层的蜂巢结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固定刺,所述石棉层通过固定刺与钢丝固定层的两侧卡合,其中一侧所述石棉层远离钢丝固定层的一侧设有置物层,所述置物层与石棉层粘接固定,另一侧所述石棉层远离钢丝固定层的一侧设有受热层,所述受热层与石棉层粘接固定,所述受热层远离石棉层的一侧粘接有若干个隔热颗粒,该钢丝石棉线交织无尘石棉布,表面强度较高,受热较为均匀。受热较为均匀。受热较为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张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君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