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型的混纺布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16612发布日期:2022-05-06 06:47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拉型的混纺布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拉型的混纺布料。


背景技术:

2.布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布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布料在装饰陈列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常常是整个销售空间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随着纺织品技术的不断进步,纺织品布料也逐渐多样化。
3.现有技术中,布料的抗拉性能较差,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拉扯损坏,且弹性不足,容易褶皱,保温效果达不到使用需求,无法相应的保健与抗菌效果,难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拉型的混纺布料,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拉型的混纺布料,包括布料本体,所述布料本体包括无纺布基层、上抗拉层、耐磨层、下抗拉层、保温层、保健层和抗菌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上抗拉层,所述上抗拉层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耐磨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下抗拉层,所述下抗拉层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保健层,所述保健层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抗菌层。
6.进一步的,所述上抗拉层采用银丝线制成的纬线与弹性纤维制成的经线编织而成,所述下抗拉层采用银丝线制成的经线与弹性纤维制成的纬线编织而成。
7.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采用腈纶纤维制成的纬线与经线编织而成,且耐磨层上表面涂刷有耐磨涂料。
8.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采用气凝胶材料制成,且保温层的厚度为 0.4mm-0.5mm。
9.进一步的,所述保健层采用海藻炭纤维与远红外纤维制成的经线与纬线相互交错编织而成。
10.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采用银离子丙纶纤维和竹炭纤维制成的经线与纬线相互交错编织而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拉型的混纺布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抗拉型的混纺布料,通过设置上抗拉层与下抗拉层,使该布料本体抗拉性能更佳,不易被拉扯损坏,同时弹性好,不易褶皱,再通过耐磨层与耐磨涂料,使该布料本体的上表面耐磨经用,不易损坏。
13.2、该抗拉型的混纺布料,通过设置保温层使该布料本体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同时保健层与抗菌层增加布料本体的保健与抗菌效果,穿着更加舒适卫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6.图中:1、布料本体;101、无纺布基层;102、上抗拉层;103、耐磨层; 104、下抗拉层;105、保温层;106、保健层;107、抗菌层;2、耐磨涂料。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拉型的混纺布料,包括布料本体1,所述布料本体1包括无纺布基层101、上抗拉层102、耐磨层103、下抗拉层104、保温层105、保健层106和抗菌层107,所述无纺布基层101 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上抗拉层102,所述上抗拉层102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耐磨层103,所述无纺布基层101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下抗拉层104,所述下抗拉层104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保温层105,所述保温层105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保健层106,所述保健层106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抗菌层107。
19.具体的,所述上抗拉层102采用银丝线制成的纬线与弹性纤维制成的经线编织而成,所述下抗拉层104采用银丝线制成的经线与弹性纤维制成的纬线编织而成。
20.本实施方案中,银丝线的抗拉性能强,弹性纤维的弹性好,通过上抗拉层102与下抗拉层104使布料本体1四周方向上的抗拉与弹性性能都更好,不易被拉扯损坏,且不易起褶皱。
21.具体的,所述耐磨层103采用腈纶纤维制成的纬线与经线编织而成,且耐磨层103上表面涂刷有耐磨涂料2。
22.本实施方案中,腈纶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再配合耐磨涂料2进一步提高该布料本体1上表面的耐磨性能,大大提高布料本体1的使用寿命。
23.具体的,所述保温层105采用气凝胶材料制成,且保温层105的厚度为0.4mm-0.5mm。
24.本实施方案中,气凝胶材料制成的保温层105有效避免热量流失,使该布料本体1的保温效果更好。
25.具体的,所述保健层106采用海藻炭纤维与远红外纤维制成的经线与纬线相互交错编织而成。
26.本实施方案中,海藻炭纤维与远红外纤维产生的远红外线,能够促进皮下温度上升,使其保温效果更佳,同时海藻炭纤维中的负离子效果,可以促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增加保健功能。
27.具体的,所述抗菌层107采用银离子丙纶纤维和竹炭纤维制成的经线与纬线相互交错编织而成。
28.本实施方案中,银离子丙纶纤维和竹炭纤维具有较好的抗菌防螨效果,避免布料本体1上滋生细菌或螨虫,穿着更加舒适卫生。
29.在使用时,上抗拉层102与下抗拉层104中银丝线的抗拉性能强,弹性纤维的弹性好,使布料本体1四周方向上的抗拉与弹性性能都更好,不易被拉扯损坏,且不易起褶皱,再通过耐磨层103与耐磨涂料2,使该布料本体1 的上表面耐磨经用,不易损坏,通过保温层105中的气凝胶材料有效避免热量流失,使该布料本体1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同时保健层106中海藻炭纤维与远红外纤维产生的远红外线,能够促进皮下温度上升,使其保温效果更佳,同时海藻炭纤维中的负离子效果,可以促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增加保健功能,再通过抗菌层107中银离子丙纶纤维和竹炭纤维具有较好的抗菌防螨效果,避免布料本体1上滋生细菌或螨虫,穿着更加舒适卫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30.综上所述,该抗拉型的混纺布料,抗拉性能更佳,不易被拉扯损坏,同时弹性好,不易褶皱,耐磨经用,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增加布料本体1的保健与抗菌效果,功能更多,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拉型的混纺布料,包括布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本体(1)包括无纺布基层(101)、上抗拉层(102)、耐磨层(103)、下抗拉层(104)、保温层(105)、保健层(106)和抗菌层(107),所述无纺布基层(101)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上抗拉层(102),所述上抗拉层(102)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耐磨层(103),所述无纺布基层(101)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下抗拉层(104),所述下抗拉层(104)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保温层(105),所述保温层(105)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保健层(106),所述保健层(106)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抗菌层(1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型的混纺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抗拉层(102)采用银丝线制成的纬线与弹性纤维制成的经线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型的混纺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03)采用腈纶纤维制成的纬线与经线编织而成,且耐磨层(103)上表面涂刷有耐磨涂料(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型的混纺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05)采用气凝胶材料制成,且保温层(105)的厚度为0.4mm-0.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拉型的混纺布料,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包括布料本体,所述布料本体包括无纺布基层、上抗拉层、耐磨层、下抗拉层、保温层、保健层和抗菌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上抗拉层,所述上抗拉层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耐磨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下抗拉层,所述下抗拉层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保健层,所述保健层的下表面固定粘贴有抗菌层。本实用新型抗拉性能更佳,不易被拉扯损坏,同时弹性好,不易褶皱,耐磨经用,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增加布料本体的保健与抗菌效果,功能更多,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蔡易衡 周成材 李淑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弘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5/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