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7641发布日期:2022-07-05 23:2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涤纶纺织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


背景技术:

2.涤纶纺织物是日常生活中用的非常多的一种化纤服装布料,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并适合做外套服装、各类箱包和帐篷等户外用品。
3.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涤纶纺织物手感较为粗糙,透气效果较差,受潮之后容易出现沾黏现象,从而降低了纺织物在穿戴时候的舒适感。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以解决现在的手感较为粗糙与透气效果较差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包括纺织物本体,所述纺织物本体内部分别设有消光经线与消光纬线,所述消光经线与消光纬线相互垂直排布,并构成工字型结构,所述纺织物本体内部分别设有顶基层、内芯层与底基层,且所述内芯层的两侧分别与顶基层、底基层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顶基层包括耐磨层与抗静电层,所述内芯层包括pet熔体层与消光母粒层,所述底基层包括柔性层与亲肤层。
8.进一步的,所述纺织物本体外壁连接有包边,且所述包边为弹性纤维材质。
9.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的底端与抗静电层的顶端连接,所述耐磨层为竹炭纤维编织的纺织层,所述抗静电层内部均匀设置有导电纤维丝。
10.进一步的,所述pet熔体层的顶端与抗静电层的底端连接,所述pet熔体层的底端与消光母粒层的顶端连接,所述消光母粒层的底端与柔性层的顶端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层的底端与亲肤层的底端连接,所述柔性层为聚氨酯纤维材质,所述亲肤层内部设有大豆蛋白纤维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该种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通过pet熔体层与消光母粒层之间形成全消光pet熔体,从而使得该涤纶纺织物外观具有类似毛毛虫身体形状,并促使该涤纶纺织物形成细腻的手感,提高了透气性、同时,使得该涤纶纺织物具备了吸湿排汗的功能,且吸光效果更加优良,再通过柔性层与亲肤层的连接使用,提高了该涤纶纺织物的触感舒适度,本实用新型手感较为细腻与透气效果较好,具备更加优良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经纬线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细节展示图。
18.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9.1、纺织物本体;101、消光经线;102、消光纬线;2、包边;3、顶基层;301、耐磨层;302、抗静电层;4、内芯层;401、pet熔体层;402、消光母粒层;5、底基层;501、柔性层;502、亲肤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实施例:
24.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包括纺织物本体1,所述纺织物本体1内部分别设有消光经线101与消光纬线102,所述消光经线101与消光纬线102相互垂直排布,并构成工字型结构,所述纺织物本体1内部分别设有顶基层3、内芯层4与底基层5,且所述内芯层4的两侧分别与顶基层3、底基层5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顶基层3包括耐磨层301与抗静电层302,所述内芯层4包括pet熔体层401与消光母粒层402,所述底基层5包括柔性层501与亲肤层502。
26.其中,纺织物本体1外壁连接有包边2,且所述包边2为弹性纤维材质,通过包边2的连接,避免该纺织物出现爆边的状况。
27.其中,耐磨层301的底端与抗静电层302的顶端连接,所述耐磨层301为竹炭纤维编织的纺织层,所述抗静电层302内部均匀设置有导电纤维丝,通过耐磨层301的连接使用,使得该纺织物的外侧更加耐磨,并通过抗静电层302的连接使用,避免该纺织物携带静电。
28.其中,pet熔体层401的顶端与抗静电层302的底端连接,所述pet熔体层401的底端与消光母粒层402的顶端连接,所述消光母粒层402的底端与柔性层501的顶端连接。
29.其中,柔性层501的底端与亲肤层502的底端连接,所述柔性层501为聚氨酯纤维材
质,所述亲肤层502内部设有大豆蛋白纤维层,通过聚氨酯纤维材质与大豆蛋白纤维层的配合使用,有效提高了该纺织物的触感舒适性。
30.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1.在使用该种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时,首先,检测该纺织物结构是否完好,在确认结构完好之后,再撕开包边2,并对纺织物本体1进行裁剪,其中,通过pet熔体层401与消光母粒层402之间形成全消光pet熔体,从而使得该涤纶纺织物外观具有类似毛毛虫身体形状,并促使该涤纶纺织物形成细腻的手感,提高了透气性、同时,使得该涤纶纺织物具备了吸湿排汗的功能,且吸光效果更加优良,再通过柔性层501与亲肤层502的连接使用,提高了该涤纶纺织物的触感舒适度,并通过耐磨层301的连接使用,使得该纺织物的外侧更加耐磨,并通过抗静电层302的连接使用,避免该纺织物携带静电,本实用新型手感较为细腻与透气效果较好,具备更加优良的舒适性。
3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织物本体(1),所述纺织物本体(1)内部分别设有消光经线(101)与消光纬线(102),所述消光经线(101)与消光纬线(102)相互垂直排布,并构成工字型结构,所述纺织物本体(1)内部分别设有顶基层(3)、内芯层(4)与底基层(5),且所述内芯层(4)的两侧分别与顶基层(3)、底基层(5)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顶基层(3)包括耐磨层(301)与抗静电层(302),所述内芯层(4)包括pet熔体层(401)与消光母粒层(402),所述底基层(5)包括柔性层(501)与亲肤层(5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物本体(1)外壁连接有包边(2),且所述包边(2)为弹性纤维材质。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301)的底端与抗静电层(302)的顶端连接,所述耐磨层(301)为竹炭纤维编织的纺织层,所述抗静电层(302)内部均匀设置有导电纤维丝。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et熔体层(401)的顶端与抗静电层(302)的底端连接,所述pet熔体层(401)的底端与消光母粒层(402)的顶端连接,所述消光母粒层(402)的底端与柔性层(501)的顶端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501)的底端与亲肤层(502)的底端连接,所述柔性层(501)为聚氨酯纤维材质,所述亲肤层(502)内部设有大豆蛋白纤维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全消光工字型涤纶纺织物,涉及涤纶纺织物技术领域,解决了现在的手感较为粗糙与透气效果较差的问题,包括纺织物本体,所述纺织物本体内部分别设有消光经线与消光纬线,所述消光经线与消光纬线相互垂直排布,并构成工字型结构,所述纺织物本体内部分别设有顶基层、内芯层与底基层,且所述内芯层的两侧分别与顶基层、底基层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顶基层包括耐磨层与抗静电层,所述内芯层包括PET熔体层与消光母粒层,所述底基层包括柔性层与亲肤层,所述纺织物本体外壁连接有包边,且所述包边为弹性纤维材质。该实用新型手感较为细腻与透气效果较好,具备更加优良的舒适性。的舒适性。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荣 王金香 钟传武 邱承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7/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