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7681发布日期:2022-08-12 18:56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目前市场上的面料很多,也应用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以满足不同的需求。随着家纺服装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家纺服装面料有越来越多新的要求和挑战。
3.但是现有的编织面料由于其编织所使用的材料较为一般,不够紧致,从而在编织完成之后,十分使用出现松散的情况,以至于导致该编织面料的防水以及防风的效果出现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编织面料所使用的材料较为一般,进而导致了容易出现松散,防水防风性能下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包括编织面料,所述编织面料的顶部设置有锦纶层,所述锦纶层的底部设置有防水涂层,所述防水涂层的底部设置有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的底部设置有穿插编织层,所述锦纶层的顶部设置有疏水层。
6.优选的,所述穿插编织层的底部设置有编织夹层。
7.优选的,所述编织夹层的底部设置有编织底层。
8.优选的,所述编织底层的底部设置有防护层。
9.优选的,所述防护层的底部设置有保温棉。
10.优选的,所述疏水层的顶部设置有编织连接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穿插编织层、编织夹层和编织底层,利用将穿插编织层、编织夹层和编织底层之间进行编织连接,且通过将穿插编织层、编织夹层和编织底层的材质采用较为紧致的涤纶纤维、尼龙纤维以及粘胶纤维等方面的材料,通过此类材料可有效地提升了该编制面料的防风效果,且采用交叉编织的方式,有利于使之间更加的紧密,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防风性能,通过在编织面料的外层设置有锦纶层、防水涂层和无纺布层,其中锦纶层采用的为锦纶面料层,可在外层提供有效的防水防风的效果,且锦纶层的外侧设置有疏水层,可有效地提供了疏水效果,使得水流可快速流走,避免吸附,防水涂层则采用的为防水涂层,可为内侧的无纺布层提供有效地防水的效果,进而实现了有效地防风以及防水的效果,有效地保证了该编制面料的防风防水的功能。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编织底层、防护层和保温棉,其中编织底层采用的时纳米材质,防护层采用的为防护材质,最内侧的保温棉则采用的是保温材质,从而有利于使
得该面料具备了有效地保温的效果,可减少温度在内侧泄漏,进一步的提升了整体的保温作用,有利于提升了面料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17.图例说明:1、编织面料;2、锦纶层;3、防水涂层;4、无纺布层;5、穿插编织层;6、编织夹层;7、编织底层;8、防护层;9、保温棉;10、疏水层;11、编织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实施例1
2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包括编织面料1,编织面料1的顶部设置有锦纶层2,锦纶层2的底部设置有防水涂层3,防水涂层3的底部设置有无纺布层4,无纺布层4的底部设置有穿插编织层5,锦纶层2的顶部设置有疏水层10,穿插编织层5的底部设置有编织夹层6。
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穿插编织层5、编织夹层6和编织底层7,利用将穿插编织层5、编织夹层6和编织底层7之间进行编织连接,且通过将穿插编织层5、编织夹层6和编织底层7的材质采用较为紧致的涤纶纤维、尼龙纤维以及粘胶纤维等方面的材料,通过此类材料可有效地提升了该编制面料的防风效果,且采用交叉编织的方式,有利于使之间更加的紧密,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防风性能,通过在编织面料1的外层设置有锦纶层2、防水涂层3和无纺布层4,其中锦纶层2采用的为锦纶面料层,可在外层提供有效的防水防风的效果,且锦纶层2的外侧设置有疏水层10,可有效地提供了疏水效果,使得水流可快速流走,避免吸附,防水涂层3则采用的为防水涂层,可为内侧的无纺布层4提供有效地防水的效果,进而实现了有效地防风以及防水的效果,有效地保证了该编制面料的防风防水的功能。
23.实施例2
24.如图1-3所示,编织夹层6的底部设置有编织底层7,编织底层7的底部设置有防护层8,防护层8的底部设置有保温棉9,疏水层10的顶部设置有编织连接孔11。
2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编织底层7、防护层8和保温棉9,其中编织底层7采用的时纳米材质,防护层8采用的为防护材质,最内侧的保温棉9则采用的是保温材质,从而有利于使得该面料具备了有效地保温的效果,可减少温度在内侧泄漏,进一步的提升了整体的保温作用,有利于提升了面料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2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穿插编织层5、编织夹层6和编织底层7之间进行编织连接,且通过将穿插编织层5、编织夹层6和编织底层7 的材质采用较为紧致的涤纶纤维、尼龙纤维以及粘胶纤维等方面的材料,通过此类材料可有效地提升了该编制面料的防风效果,且采用交叉编织的方式,有利于使之间更加的紧密,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防风性能,通过在编织面料1的外层设置有锦纶层2、防水涂层3和无纺布层4,其中锦纶层2采用的为锦纶面料层,可在外层提供有效的防水防风的效果,且锦纶层2的外侧设置有疏水层10,可有效地提供了疏水效果,使得水流可快速流走,避免吸附,防水涂层3则采用的为防水涂层,可为内侧的无纺布层4提供有效地防水的效果,进而实现了有效地防风以及防水的效果,有效地保证了该编制面料的防风防水的功能,且编织底层7采用的时纳米材质,防护层8采用的为防护材质,最内侧的保温棉9则采用的是保温材质,从而有利于使得该面料具备了有效地保温的效果,可减少温度在内侧泄漏,进一步的提升了整体的保温作用,有利于提升了面料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包括编织面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面料(1)的顶部设置有锦纶层(2),所述锦纶层(2)的底部设置有防水涂层(3),所述防水涂层(3)的底部设置有无纺布层(4),所述无纺布层(4)的底部设置有穿插编织层(5),所述锦纶层(2)的顶部设置有疏水层(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编织层(5)的底部设置有编织夹层(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夹层(6)的底部设置有编织底层(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底层(7)的底部设置有防护层(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8)的底部设置有保温棉(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10)的顶部设置有编织连接孔(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隔风型紧凑编织面料,涉及编织面料技术领域,包括编织面料,所述编织面料的顶部设置有锦纶层,所述锦纶层的底部设置有防水涂层,所述防水涂层的底部设置有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的底部设置有穿插编织层,所述锦纶层的顶部设置有疏水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穿插编织层、编织夹层和编织底层,利用将穿插编织层、编织夹层和编织底层之间进行编织连接,且通过将穿插编织层、编织夹层和编织底层的材质采用较为紧致的涤纶纤维、尼龙纤维以及粘胶纤维等方面的材料,通过此类材料可有效地提升了该编制面料的防风效果,且采用交叉编织的方式,有利于使之间更加的紧密,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防风性能。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防风性能。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防风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涌 尧艳 孙汉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森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3
技术公布日:2022/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