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干涉方法

文档序号:64548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干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开拓并公开了一种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干涉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以发明人对统一场约二十年独立研究并在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方面率先发现的重要线索以及以此为基础创立的统一理论为背景。
该统一理论是宇宙基本粒子场相互作用和谐自持理论,以终极分割基本粒子电磁自然互补普遍规律为基础,以基本粒子自然相变为主线,以建立层子、引力和宇宙模型为形式,以近代既有理论和观测事实为验证,具有显著的跨学科基础创新特征。
为方便专利审查人员和专利实施人员阅读和理解以及方便公众收录与捡索本发明所依据的理论原理,现将这个未经公开发表的统一理论原著全文公开如下标题 终极分割摘要 假设从相互作用关系无限分割物质世界至其极限能够得到承载一切相互作用关系的基本粒子,那么基本粒子不仅具有普遍遵守的物理规则而且由此构成普遍统一的世界秩序,从这个基本粒子普遍遵守的物理规则出发反推既知各种相互作用关系和近代物理既有理论相一致,在这个基本粒子统一框架下构建层子模型、引力模型和宇宙模型具有先天的和谐特征。
关键词 层子 引力 宇宙 电磁互补 基本粒子PACC 1000 0460 9880B 4110H 1000引言 背景磁场——史称以太,由于其结构和强度高精度各向同而难以直接观测,而迈克耳逊显然比其他人更深刻地感悟到了导致波粒二象性的那个活生生的以太。牛顿、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显然比其他人更深刻地感悟到了导致力学世界整体先天和谐的统一规则,把这个统一规则喻之为自然法则,那么终级分割基本粒子电磁自然互补便是这个统一规则的自然诠释。
1总论一切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称为宇宙;承载一切相互作用关系的基本元素,称为基本粒子。从相互作用关系无限分割宇宙,终极分割基本粒子在真空或超导状态电场相互作用和磁场相互作用自然互补,简称基本粒子电磁自然互补。基本粒子电磁自然互补自成对称统一、自洽永动的稳恒宇宙。而基本粒子是正、反电子。这是前提,也是结论。意义在其预期的逻辑指向。
2层子宇宙基本粒子向某微观空间贡献磁场的总和,构成该微观空间背景磁场,基本粒子电磁自然互补相对运动稳态相对系统被赋予十分确定的背景时空秩序特征。基本粒子正交三重等效自旋按同一螺距聚焦构成基本粒子背景自旋精细结构。基本粒子旋动半径与线动波长之比构成基本粒子背景自旋精细结构常数,简称基本粒子背景常数。基本粒子背景自旋约束等效相对运动能量构成基本粒子背景自旋等效质量,简称基本粒子背景质量。小尺度时空背景惯性系背景磁场结构和强度高精度各向同,基本粒子同一性背景自旋因此具有经典物理特征的旋动背景惯性量子和线动背景惯性量子二重性。
用me表示正、反电子背景质量,±e表示正、反电子电荷量,t表示时间,Bx、By、Bz分别表示背景磁场正交三维分量,则正电子按左手定则顺序或右手定则逆序接力式连续偏转和反电子按右手定则顺序或左手定则逆序接力式连续偏转在基本粒子背景自旋精细结构线动惯性坐标系八卦两种秩序的对称割踞和互补自旋可以表述为时间的函数
Bzdydt-Bydzdt=me±ed2xdt2Bxdzdt-Bzdxdt=me±ed2ydt2Bydxdt-Bxdydt=me±ed2zdt2.···(1)]]>用α表示基本粒子背景常数,re、
和υe分别表示基本粒子背景自旋精细结构半径、波长和频率,则基本粒子旋动和线动二重性能量可以用对应的旋动惯性量子行为和线动惯性量子行为分别表述为

基本粒子背景自旋精细结构旋动能量与线动能量之比为α2。
用C表示线动相正、反电子对电磁自然互补相对运动速度,ε0表示真空电介常数,μ0表示真空磁导率,则线动相正、反电子对电磁自然互补相对运动可以表述为e24πϵ0re2=e2μ0C24πre2,···(2)]]>整理得C2=1ϵ0μ0.···(3)]]>用rn表示相对静止旋动相正、反电子对电磁双重引力等效相对运动精细结构半径,并且rn=12re,]]>则相对静止旋动相正、反电子对电磁双重引力等效相对运动可以表述为e24πϵ0re2+e2μ0C24πre2=12meC2rn,···(4)]]>将(3)式变形为1ϵ0=μ0C2]]>代入(4)式e2μ04πrn=me,···(5)]]>或e2μ02πre=me.···(6)]]>背景磁场能量密度因此定格在本征光速基本粒子背景自旋能量密度,其平均磁感应强度可以表述为B=e2μ04παC4πre2,···(7)]]>整理得B=e2μ0αCre2.···(8)]]>相对静止旋动相正、反电子对因此具有十分确定的背景惯性速度取值αC。
相对静止旋动相正、反电子对电磁双重引力等效相对运动按相变常数
干涉正、反电子对背景自旋精细结构线动能量时空效应特征,等效相对运动正、反电子对背景自旋精细结构旋动能量按进动常数
扭转为等效相对运动轨道背景进动能量。
用υυ和kυ分别表示相对静止旋动相正、反电子对稳态相对系统正、反电子相对运动能量特征及其背景进动速度,则相对静止旋动相正、反电子对稳态相对系统正、反电子相对运动和背景进动这一对相对发电机和相对电动机二合一永动或自动机制可以表述为12meC2=12me(reαα22π)2υυ212meα2C2=12(α2Crn)2mekυ2···(9)]]>
整理得υυ=α3C2πrekυ=rnα.···(10)]]>以本征光速基本粒子二重性能量

为背景临界能量当基本粒子二重性能量等于这个背景临界能量,在若干同性电子之间形成饱和能量的同性电子电磁自然互补相对运动稳态相对系统,根据其不相容相对运动背景常数和背景质量量子化非连续能级相对能量特征,借称为层子。相对静止旋动相正、反层子对电磁双重引力等效相对运动稳态相对系统,借称为中子。中子因此具有十分确定的背景惯性速度取值αC。
当基本粒子二重性能量大于或小于这个背景临界能量,在一对正、反电子之间形成正、反电子对线动相电磁自然互补相对运动稳态相对系统或旋动相电磁双重引力等效相对运动稳态相对系统,根据其同一本征能量的线动相或旋动相相对运动特征,分别借称为光子、中微子。光子、中微子之间可逆性相变能量因此按相变常数
守恒。
在光子和中微子之间,光子的显著特征在中微子被忽略不计,中微子的显著特征在光子被忽略不计,二者以
数量级显示其相对行为特征的显著差别。
当基本粒子二重性能量达到基本粒子电磁自然互补相对运动稳态相对系统能量密度容量极限,即2πreυe≥C或reαυe≥C2πα,]]>则该基本粒子独自构成孤独基本粒子,简称孤子。
把层子饱和能量称为层子背景能限,并且用NC表示层子饱和基本粒子数或背景能限基本粒子数,则层子背景能限可以表述为12me(2παC)2NC2≤12meC2,···(11)]]>整理得NC≤12πα,···(12)]]>代入相关数值NC≤21.810。 (13)用υi1、υi2和ki1、ki2分别表示相对静止中子正、反层子对基本粒子各能级相对运动能量特征和背景进动速度,则根据(9)式,相对静止中子正、反层子对基本粒子相对运动和背景进动这一对相对发电机和相对电动机二合一永动或自动机制可以表述为12mei12C2=12mei12(reαα21i122π)2υi1212me1i22C2=12me1i22(reαα2i222π)2υi2212mei12α2C2=12(α21i12Crn)2mei12ki1212me1i22α2C2=12(α2i22Crn)2me1i22ki22,···(14)]]>根据(12)式层子背景能限基本粒子数NC求解
υi1=α3C2πre1i12υi2=α3C2πrei22ki1=rnαi12ki2=rnα1i22,i1=1,2,3,······,n1;i2=2,3,4,······,n2n1+n2-1=NC;.···(15)]]>用mr、mυ分别表示光子、中微子稳态相对系统基本粒子相对运动质量,VC表示本征光速基本粒子频率,光子、中微子稳态相对系统基本粒子质量与速度以本征光速基本粒子质量和速度为标度的等价关系——简言之相对性质量膨胀或收缩可以表述为12mγC2=12me(reυeαC)2(reα)2(VCreυeαC)212mυC2=12me(reυeαC)2(reαα22π)2(VCreυeαC)2,···(16)]]>根据本征光速基本粒子频率VC=αCre]]>求解mγ=me(reυeαC)4mυ=me(2πreυeα3C)4,···(17)]]>或mγ=me(υeVC)4mυ=me(2πυeα2VC)4···(18)]]>正、反层子对背景能限构成中子背景能限,中子内正、反层子实际基本粒子数在21≤NC≤22范围内取整数,中子因此分为超饱和中子和饱和中子两种。超饱和中子基本粒子数为22对,具有与中子背景能限基本粒子数21.810对相对性相对应的绝对衰变几率;饱和中子基本粒子数为21对,具有与中子背景能限基本粒子数21.810对相对性相对应的长期稳定性。按照基态优先原则,超饱和中子与饱和中子之间相差最高能级上一对正、反电子。
用mn表示中子背景质量,中子正、反层子对基本粒子等效相对运动背景质量总和可以表述为mn=2me(Σ1n1i12+Σ2n21i22),(n1+n2-1=NC).···(19)]]>因为(19)式中Σ2n21i22≈12,]]>所以中子背景质量数主要取决于n1。超饱和中子正、反层子n1都取14,饱和中子正、反层子n1都取13。两种中子背景质量分别约为2031me和1639me,与既有测量值mn相对比,两种中子的丰度分别为ρ14=50.98%和ρ13=49.02%。
根据中子正、反层子对基本粒子之间电磁双重引力等效相对运动NC2e24πϵ0re2+NC2e2μ0C24πre2=12meC2rn(Σ1n1i12+Σ2n21i22),(n1+n2-1=NC),···(20)]]>n1分别取14和13时,两种中子的基本粒子数计算值分别约为22.533对和20.242对。中子背景能限基本粒子数介于两种中子的基本粒子数计算值之间,与中子的绝对衰变秩序相符。
在宇宙正、反物质对称空间,正、反两种背景条件下超饱和中子取两种对称互补的绝对衰变秩序超饱和正背景中子→饱和正背景正质子+(-e)→饱和正背景中子+(+e)+(-e)超饱和反背景中子→饱和反背景反质子+(+e)→饱和反背景中子+(-e)+(+e)宇宙正、反物质对称空间的正、反质子因此分别具有正、反背景中子衰变中间态的明确身份。正、反质子不对称旋动相相对正、反电子,因为相变相对性,在正、反质子系统整体相互作用关系中还具有1个电子电荷的第三重背景惯性特征。
用mpi1和mpi2表示不同能量特征质子的本征背景质量,根据质子能级跃迁,质子本征背景质量可以表述为mpi1=2me(Σ1n1i12+Σ2n21i22)-mei12mpi2=2me(Σ1n1i12+Σ2n21i22)-me1i22,i1=1,2,3,······,14i2=2,3,4,······,9;···(21)]]>整理得mpi1=(2031-i12)mempi2=(2031-1i22)me,i1=1,2,3,······,14i2=2,3,4,······,9.···(22)]]>最高能级相对能量状态质子本征背景质量约为1835me,与既有测量值mp相对比,约相差me,与自由质子具有1个电子电荷的第三重背景惯性相符。
质子某能级状态的正电子配偶虚位,被其他能级状态的反电子吸收光子相变能量或释放中微子相变能量后占踞,该正电子配偶虚位则跃迁到吸收光子相变能量或释放中微子相变能量的反电子实位,以此实现由光子、中微子可逆性相变能量作为能量媒介的质子相对能量状态可逆性跃迁。
质子正、反层子相对运动能量的不对称状态,通过原子系统原子核内、外电磁自然互补能级对称跃迁实现原子系统正、反电子等效相对运动能量对称。任意能级能量状态的原子系统因原子核内、外能级状态对称而保持定态,按照基态优先原则,其中基态是最稳定的定态。原子系统因此具有与中子相同的背景惯性速度取值αC。
相对静止中子、原子系统背景惯性速度αC,可以从大尺度时空背景加速系中子(质子)基态能级频移特征验证,也可以从小尺度时空背景惯性系原子核外基态反电子背景惯性能量特征验证在背景加速系,根据能量守恒,中子(质子)基态能级能量特征相对性可以表述为12mere2(1+1α2)=12meNreN2(1+1αN2).···(23)]]>把背景惯性系(6)式扩展至背景加速系e2μ02πreN=meN.···(24)]]>将(6)式和(24)式代入(23)式reN=re1+1α21+1αN2,···(25)]]>将(25)式取近似值reN≈reαN2α2.···(26)]]>根据光速守常,背景加速系中子(质子)基态能级相对频移可以表述为Δυ=α3C2πre-αN3C2πreN,···(27)]]>将(26)式代入(27)式Δυ≈α22πre(αC-αNC).···(28)]]>在背景惯性系,根据普朗克辐射量子假设meC2=h2πVC,···(29)]]>
将本征光速基本粒子频率VC=αCre]]>代入(29)式h=me2πreCα.···(30)]]>用普朗克辐射量子表示氢原子核外基态反电子相对运动等效背景惯性能量12meα2C2=α2h2πVC,···(31)]]>整理得里德伯波数表达式α22πV~C=meα2C2h.···(32)]]>将(30)式代入(32)式α22πV~C=12α32πre.···(33)]]>至此,证实光子、中微子正、反电子对相变能量守恒以及中子、原子系统基本粒子背景临界能量特征。
在终极分割基本粒子的视角,大尺度时空背景加速系以及小尺度时空背景惯性系基本粒子相互作用关系中,电磁力自然平衡通过自动调节相对运动速度来实现的同时实现相对运动磁场对背景常数和背景质量的自动调节,基本粒子电磁自然互补因此提供了基本粒子背景自旋和基本粒子等效相对运动之间统一性判据。
参见图1左手旋轨迹1,正电子左手旋按VII、V、IV、II的顺序,反电子左手旋按VII、V、IV、II的逆序;右手旋轨迹2,反电子右手旋按I、III、VI、VIII的顺序,正电子右手旋按I、III、VI、VIII的逆序。
根据(1)式表述的正、反电子背景自旋精细结构旋动空间互补秩序,左手偏振光子内正、反电子分别按光子线动惯性坐标系IV、II、VII、V四卦的顺、逆序相对运动,右手偏振光子内正、反电子分别按光子线动惯性坐标系VI、VIII、I、III四卦的顺、逆序相对运动。光子因此具有两种互补秩序的电二极特征。
光的干涉实验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共同特征,即事先向效应光子施加一个小角度相交的动量。不仅光的干涉效应,而且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与光子具有两种秩序的电二极特征相符。
(14)式表述的中子正、反层子对基本粒子相对运动精细结构明显包含一个基态背景进动波长或康普顿波长
代入相关数值2πreα=2.43×10-12m.···(34)]]>在光、核相干折射率计算上,相干效应波长范围内不同波长的相干光子是相同光、核相干切点上不同偏心率的正、反电子对,相干折射率与入射光相对偏心率成正比。用三角函数近似表示入射光子正、反电子对偏心率e2=1-sin2Φ, (35)整理得e=cosΦ。 (36)相对偏心率n0=1-e, (37)将(36)式代入(37)式n0=1-cosΦ。 (38)相干折射光的波长分布近似服从入射光的相对偏心率λ=2πreαn0,···(39)]]>将(38)式代入(39)式λ=2πreα(1-cosΦ).···(40)]]>
可以用经过相干分光处理的二次入射X光检验上述相干折射效应与康普顿效应的区别。
中子(质子)内正、反层子分别按顺序左手旋动VII、V、IV、II四卦和右手旋动I、III、VI、VIII四卦或分别按逆序右手旋动VIII、VI、III、I四卦和左手旋动II、IV、V、VII四卦处于电磁自然互补和电磁双重引力复合等效相对运动中子线动惯性坐标系八卦中相互对称互补的两个卦限,称为中子(质子)八卦互补。中子因此具有两种互补秩序的电四极特征。
中子、质子,总之核子,核子内部正、反层子八卦互补相对运动,在核子之间相互作用距离等于基本粒子背景自旋精细结构半径re的短程相互作用中,包括正质子正、反层子不对称正电子在内,因其基本粒子电磁自然互补背景临界能量特征而表现为电荷无关性,各相对独立的核子,按中子(质子)八卦互补简谐兼并,原子核内正、反层子分别按左手偏振四卦顺序或右手偏振四卦逆序和右手偏振四卦顺序或左手偏振四卦逆序以层子为单元同步平行谐振兼并,正、反层子集体之间按中子八卦互补同步对称谐振兼并,简称核子谐并。原子系统因此具有两种互补秩序的核内、外等效相对运动。
正、反层子偏振四相把核子谐并结构内正、反层子相对运动轨道分割为具有十分确定背景磁场结构效应特征的相对运动四相,层子之间同步平行谐振兼并因此允许四重等价的并且两两对称互补的谐振相。
核子谐振四相之间以相位换同步,质子内不对称正电子所在各相位量子化谐并组态特征除单态以外,不仅具有两套等价的相位半波差正交低级、对称优先主组态ΣnIV2+ΣnVII2ΣnII2+ΣnV2···(41)]]>或ΣnVII2+ΣnIII2ΣnVI2+ΣnI2···(42)]]>而且具有谐振主组态相对能量等差或基本粒子数等差平行谐振两套等价的低级、对称优先副组态Σ[nIV2-(nIV-1)2]+Σ[nVII2-(nVII-1)2]=Σ(2nIV-1)+Σ(2nVII-1)Σ[nII2-(nII-1)2]+Σ[nV2-(nV-1)2]=Σ(2nII-1)+Σ(2nV-1)···(43)]]>或Σ[nVII2-(nVII-1)2]+Σ[nIII2-(nIII-1)2]=Σ(2nVII-1)+Σ(2nIII-1)Σ[nVI2-(nVI-1)2]+Σ[nI2-(nI-1)2]=Σ(2nVI-1)+Σ(2nI-1)···(44)]]>单态因其相对运动能量与背景自旋能量等价,按不相容原理对称相二者居其一。
根据超饱和中子绝对衰变规则,从氢原子开始,原子核对超饱和中子的吸收及其原子核内超饱和中子绝对衰变,使原子核内质子数呈单向增长趋势。核子谐并结构内两对对称相之间自然互补的量子化谐并质子不对称相对运动能量,构成核子谐并结构与核外反电子等效相对运动背景能限,简称原子背景能限。正是这个质子不对称相对运动能量及其原子背景能限阻止了原子视界中子无限度谐并灾难的发生。用n表示原子核内质子和原子核外反电子对称的两套四相量子化谐并组态能级数,则原子背景能限可以表述为12meα2C2(4Σ1n2)2≤12meC2,(n=1,2,3,······),···(45)]]>整理得Σ1n2≤14α,(n=1,2,3,·····),···(46)]]>代入相关数值n≤4。 (47)于是,原子核内质子主、副组态借用与之对称的原子核外反电子主、副组态表示法可以表述为表1
表1 核子谐并结构质子组态(1)质子顺序两套低级、对称优先主、副组态


(2)质子逆序两套低级、对称优先主、副组态


中子为各相核素组态同步相对运动所起互补配平作用,使中子在两对相互垂直的对称相核素组态之间的分配受到四相核素复合组态相对运动同步性的精确制约,中子在其四相有序组态与质子四相有序组态互补的半中子化核素尤其双幻数化核素因此成为相对稳定的核素。
用Zpn表示原子序数及其核素构成,fZpn表示各元素核子谐并结构内中子、质子互补的核素组态电磁自然互补同步相对运动速度,则根据(2)式表述的基本粒子电磁自然互补,具有各元素核素相对结合能、相对能级质量膨胀以及相对核磁非连续个性特征的核素同步相对运动可以表述为 [N=22,N'≈22ρ14+21ρ13;n=1,2,3,4;n'=1,2,3,4];或
[N=22,N'≈22ρ14+21ρ13;n=1,2,3,4;n'=1,2,3,4]。
除(48)式和(49)式表述的核素同步相对运动对原子或离子核内、外能级能量特征具有同步修正作用外,离子核内、外能级能量特征与原子核内、外能级能量特征相比较,离子核外组态反电子能级能量特征还因已经改变的反电子数承载不变的与核能级对称谐振能量而在能级能量特征上自然修正,离子核内、外对称谐振能量因此出现能级能量特征按核素同步相对运动相对红移和按核外反电子电离相对分裂现象。
用υ+pi1、υ+pi2和υ-ei1、υ-ei2分别表示原子或离子核内、外能级能量特征,原子序数为Z、核素构成为Zpn、电离数为±d的定态原子或离子及其同位素原子或离子,根据(15)式和(21)式,其核内、外能级能量特征可以表述为
(i1=1,2,3,……,14;i2=2,3,4,……,9;n=1,2,3,4);或 (i1=1,2,3,……,14;i2=2,3,4,……,9;n=1,2,3,4)。原子背景能限以及核子谐并结构两对四相组态电磁自然互补同步相对运动,原子核因此具有核素自动修正机制。中子按谐并结构顺、逆序及其四相组态的合拍选择相对自由地出入谐并相。过分丰富的中子源所具有谐并压,对两对对称相核子组态之间的电磁自然互补同步相对运动具有优先分裂作用。α衰变直接释放具有对称相谐并结构特征的核素,而α衰变本身具有可逆性。
在核素相对β衰变中,谐并态旋动相反电子须与光子交换反电子生成1个谐并态旋动相中微子和1个非谐并态非旋动相反电子,才能实现反电子的释放,同时伴有中微子吸收半光子相变能量。用γ表示光子,υ表示中微子,上述过程本身具有可逆性γ+(-e')+υ'υ+(-e)+γ (52)因此在β相对衰变的实现条件上,相对β衰变能量范围受光子背景能限限制。根据(17)式或(18)式,光子正、反电子最高能量可以表述为12mC2≤12me[(12πα)2]14C2,···(53)]]>代入相关数值12mC2≤1.19MeV.···(54)]]>由于核素绝对衰变速度太慢即绝对衰变几率太小,以至于在讨论核素相对衰变速度的计算中可以不考虑核素的绝对衰变。例如在原子半衰期的计算中,令与原子核素谐并结构个性特征对应的相对衰变系数为XZpn,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分别为Zn和Zp,相应的相对衰变速度分别为

则被观测原子总数N的相对衰变周期T可以表述为N=(ZnXZpnnt+ZpXZpnpt)T.···(55)]]>因为相对β衰变速度在可逆的两个衰变方向上高精度近似相等,所以对于半中子化核素而言 对于任意被观测原子,具有半衰期特征的相对衰变速度,可以从任意时刻开始计算其半衰期,都是近似相等的时间间隔。对于非半中子化同位素原子,虽然与原子核素谐并结构个性特征对应的相对衰变系数取值有很大不同,但是其
衰期特征对半衰期特征的偏差却很小。
3引力与背景磁场相对应,小尺度时空背景惯性系电磁自然互补稳态相对系统基本粒子背景进动磁场结构和强度高精度各向同,这个背景进动磁场同一性特征揭示出一个基础物理事实,即辐射这个磁场的基本粒子之间在相互作用距离大于基本粒子背景自旋精细结构半径re的长程相互作用中具有高精度各向同引力量子相互作用。不仅如此,这个引力量子相互作用等效相对运动所追加背景进动相应发生追加的引力量子相互作用。
根据(15)式中子(质子)系统基态基本粒子背景进动速度
两个氢原子系统的两个基态基本粒子之间引力量子相互作用可以表述为FG=e2μ0(rnα)24πR2,(R>>re),···(57)]]>
将(5)式代入(57)式FG=rn3meα2me2R2,(R>>re).···(58)]]>用Zp、Zn14和Zn13分别表示两个相同原子系统的质子数、超饱和中子数和饱和中子数,则两个相同原子系统之间引力量子相互作用可以表述为FGZpn=rn3meα2me2R2(1(1-fZpn4C4)14)2[Zp2(Σ114i12+Σ291i22)-Zpi12+Zpi12+Zn142(Σ114i12+Σ291i22)+Zn132(Σ113i12+Σ291i22)]2FGZpn=rn3meα2me2R2(1(1-fZpn4C4)14)2[Zp2(Σ114i12+Σ291i22)-Zp1i22+Zp1i22+Zn142(Σ114i12+Σ291i22)+Zn132(Σ113i12+Σ291i22)]2,···(59)]]>(i1=1,2,3,……,14;i2=2,3,4,……,9);整理得FGZpn=rn3meα2me2R21(1-fZpn4C4)12[Zp2(Σ114i12+Σ291i22)+Zn142(Σ114i12+Σ291i22)+Zn132(Σ113i12+Σ291i22)]2.···(60)]]>因此以原子系统为适用范围,可以令引力量子常数G0=rn3meα2,···(61)]]>代入相关数值G0=5.766×10-11m3kg-1S-2。 (62)这个在小尺度时空背景惯性系守常以及大尺度时空背景加速系按背景相对性迁移的引力量子相互作用,在宇宙全局对称相反背景时空之间逆转为斥力量子相互作用,引力量子相互作用与斥力量子相互作用具有等价的逻辑实在性。
用mi、mj分别表示两个任意原子任意状态的背景质量,并且令Rij=Ri+Rj,则两个原子系统之间的引力量子相互作用及其等效相对运动,仍然有经典引力相对运动表达形式rn3meα2mimjRij2=12mi(2πRiTij)2Rirn3meα2mimjRij2=12mj(2πRiTij)2Rj.···(63)]]>用ki、kj分别表示原子系统mi、mj引力量子相互作用等效相对运动追加背景进动速度,则原子系统mi、mj追加背景进动能量可以表述为
12miα2(2πRiTij)2=12(α2Crn)2miki212mjα2(2πRjTij)2=12(α2Crn)2mjkj2,···(64)]]>整理得ki=rnα2RiCTijkj=rnα2RjCTij.···(65)]]>因此原子系统mi、mj追加引力量子相互作用可以表述为FG0′′=e2μ0(rnα)24πRij2(2π)2RiRjC2Tij2mimjme2,···(66)]]>将(5)式代入(66)式FG0′′=rn3meα2(2π)2RiRjC2Tij2mimjRij2.···(67)]]>无论引力参照系引力总量如何,小尺度时空背景惯性系引力量子守常。既有引力常数测量值GN和引力量子计算值G0之间的差额对应于引力参照系等效相对运动速度总和SGN=(GN-G0G0)12C,···(68)]]>代入相关数值SGN≈0.4C.···(69)]]>在终极分割基本粒子的视角,基本粒子电磁自然互补相对运动稳态相对系统基态能量特征以及原子系统能级跃迁辐射或吸收谱线能量特征在引力量子相互作用等效相对运动中守常所表现能量相对性和量子性之间不可替代特征,证实引力等效相对运动抵销引力量子对背景磁场干涉量,基本粒子引力量子相互作用等效相对运动因此提供了等效相对运动时空效应与背景磁场时空效应统一性判据。
根据既有引力常数测量值与太阳系引力量子相互作用等效相对运动追加引力量子相互作用关系,太阳系内部引力量子相互作用等效相对运动特征及其追加引力量子相互作用等效相对运动特征可以表述为rn3meα2(1+GNi-G0G0)mimjRij2=12mi(2πRiTij)2Rirn3meα2(2π)2RiRjC2Tij2mimjRij2=12mi(2πRi′′Tij′′)2Ri′′,···(70)]]>将(70)式的两式相除,并且代入Rjmj=Rimi得(Tij′′Tij)2=1+GNi-G0G0(2πRi)2C2Tij2mjmiRi′′Ri.···(71)]]>以太阳系水星、金星和地球等行星近日点相对性即向进动为例,在(71)式中,先对各行星相对静止引力常数测量值GNi取近似值,GNi≈GN,然后代入各行星的轨道运动速度以及等效相对运动质量比,再令各行星轨道质心距Ri″等于轨道偏心距,Ri′′=Ri(1-1-ei2),]]>ei为各行星轨道偏心率,则各行星等效相对运动追加等效相对运动特征可以表述为表2
表2 行星等效相对运动追加等效相对运动特征 4宇宙根据基本粒子电磁自然互补属性,在真空或超导条件下推演基本粒子等效相对运动,假设基本粒子能量总和不等于零,则任意给定初始的宇宙基本粒子整体运动,最终的运动性状都是稳恒宇宙——而稳恒宇宙的自洽运动性状不能任意给定。
基本粒子之间电场引力与磁场斥力自然互补以及电场斥力与磁场引力自然互补总之基本粒子两种空间正交电磁自然互补赋予基本粒子稳恒自持特征。
磁场相互作用主基本粒子正、反分立并分别敛缩,电场相互作用主基本粒子正、反对撞并分别分裂,二者互补,把宇宙内部分割成环流面垂直于宇宙自旋轴的正、反电子同向运动环流绕轴旋转和环流面平行于宇宙自旋轴的正、反电子相向运动环流沿轴对冲,其中正、反电子同向运动环流对应于宇宙对称膨胀,正、反电子相向运动环流对应于宇宙对称敛缩,正、反电子同向运动环流对称中心和正、反电子相向运动环流对冲中心相互重合为宇宙膨胀一敛缩自洽涡流中心。
任意1个基本粒子的即时受力状态依赖于所有基本粒子即时运动状态电磁自然互补的超距相互作用,所有基本粒子的即时运动状态又包含每1个基本粒子的即时受力加速运动,并按加速效应赋予相互作用关系非超距特征。
在宇宙基本粒子中分别指定1个正电子I和1个反电子J作为被观测基本粒子,两种空间正交的电磁自然互补即时受力状态可以表述为-Σ1∞e24πϵ0RiJ2+Σ1∞e2μ0(Si+▿Si)(SJ+▿SJ)(cosΦiJ+▿cosΦiJ)4πRiJ2=0-Σ1∞e24πϵ0RIj2+Σ1∞e2μ0(SI+▿SI)(Sj+▿Sj)(cosΦIj+▿cosΦIj)4πRIj2=0Σ2∞e24πϵ0RiI2-Σ2∞e2μ0(Si+▿Si)(SI+▿SI)(cosΦiI+▿cosΦiI)4πRiI2=0Σ2∞e24πϵ0RJj2-Σ2∞e2μ0(SJ+▿SJ)(Sj+▿Sj)(cosΦJj+▿cosΦJj)4πRJj2=0···(72)]]>将(3)式变形为1ϵ0=μ0C2]]>代入(72)式并整理得Σ1∞(Si+▿Si)(SJ+▿SJ)(cosΦiJ+▿cosΦiJ)-C2RiJ2=0Σ1∞(SI+▿SI)(Sj+▿Sj)(cosΦIj+▿cosΦIj)-C2RIj2=0Σ2∞C2-(Si+▿Si)(SI+▿SI)(cosΦiI+▿cosΦiI)RiI2=0Σ2∞C2-(SJ+▿SJ)(Sj+▿Sj)(cosΦJi+▿cosΦJj)RJj2=0···(73)]]>基本粒子电磁自然互补,场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受制于基本粒子普遍遵守的时空尺度,宇宙基本粒子自洽运动因此以普遍统一的时空秩序稳恒自持。
在宇宙自洽涡流对称膨胀时空,基本粒子背景常数和背景质量按膨胀时空背景相对性持续收缩,层子背景能限和基态能量水平持续下降,层子按量子化能级耗散;在宇宙自洽涡流对称敛缩时空,基本粒子背景常数和背景质量按敛缩时空背景相对性持续膨胀,层子背景能限和基态能量水平持续上升,层子按量子化能级吸积。在膨胀时空边缘或敛缩时空起始,膨胀时空中子正、反层子对耗散生成物——光子、中微子正、反电子对分解并分离为对称敛缩时空正、反层子吸积消耗物——正、反孤子。在敛缩时空的终点或膨胀时空的起点,正、反层子对撞创生中子。至此,小尺度时空背景惯性系以及大尺度时空背景加速系,蜕变为全局时空背景自洽系。宇宙自洽涡流具有典型的相对性和量子性流速计量层次特征。背景自洽系相对静止中子相对性涡流速度约为
量子性涡流速度约为αC。
基本粒子按照时空效应的背景相对性,在正、反中子(质子)系统——正、反光子、中微子系统——正、反孤子系统——正、反层子系统四相之间不可逆相变循环,构成各个基本粒子在宇宙膨胀一敛缩自洽涡流相对时空无始无终独一无二的不可逆终极时空历程,以其稳恒演变的时空事件表达其永恒不变的时空秩序。
参见图2宇宙对称膨胀时空正背景中子1、2和反背景中子3、4耗散、分裂,宇宙对称敛缩时空正层子5、6和反层子7、8吸积、对撞,宇宙涡流稳恒自持在宇宙自旋轴9上对称分布;或者,电源11、12代表孤子行为,导线13、14和15、16代表层子行为,电极板17代表中子、原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中性系统行为,宇宙涡流真空超导自持回路在宇宙自旋轴10上对称分布。
基本粒子这个独一无二的终极时空历程,对应于所有基本粒子场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及其整个力学世界先天的和谐,虽或表现为人和上帝的行为,却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统一近代能量相对性和量子性既有理论的终极分割基本粒子理论原理复归于场相互作用和谐自持,符合世界经典物理学从和谐到和谐的自然步伐,也符合世界经典哲学从肯定到肯定的必然进程。
宇宙膨胀时空天文视界相互退行恒星系来源于玄子爆炸。因其在爆炸之前热寂而且具有十分确定的饱和中子谐并结构特征而以“玄子”名之。
玄子虽然隐身于1个中子尺度的谐并结构中,但是除了现身于玄子爆炸时刻的能量辐射中,还始终现身于引力量子相互作用中。玄子爆炸抛射物在引力量子加速效应和基本粒子背景加速效应作用下,只在相应的小局部出现折返和回落。玄子虽然因热寂自身不发光,但是这并不等于玄子必定吸收光子。玄子对光子具有引力折射色散效应,光子也只有在此类引力条件下才获得不被忽略的引力偏转效应,并且形成以玄子为中心的宝石星环以及以地球公转为周期的变星环。
前玄子爆炸后,在超饱和中子和饱和质子的绝对衰变期内,以中子背景能限下降到跨越质子能量为时空临界,在此临界之前,以玄子爆炸时空超饱和中子绝对衰变能量辐射和原子系统生成为主要特征,在此临界之后,以玄子爆炸时空超饱和质子绝对衰变能量辐射和原子系统解体为主要特征,超饱和中子和饱和质子最终全部归结为热寂饱和中子,饱和中子量子化能量无限趋近中子背景能限能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大致均衡分布和相互退行运动的若干次量级后玄子,再次等待连续变化的中子背景能限跨越不连续变化的饱和中子量子化能量的那一刻。不仅宇宙不是由1个玄子一次爆炸完成,而且玄子爆炸空间也不是一次爆炸完成,与黑洞行为作为玄子形成的一系列中间过程相对应,有超新星行为作为玄子爆炸的一系列中间过程。在宇宙整个膨胀时空,从宇宙涡流中心至涡流边缘,玄子按指数级数降低其能量,按指数级数增加其数量,其黑洞和超新星又按指数之指数级数降低其能量,按指数之指数级数增加其数量。玄子爆炸空间中子衰变能量辐射构成背景辐射,背景辐射的能量特征及其辐射源空间分布对应于玄子爆炸空间中子能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
基本粒子因为电磁自然互补而允许在玄子稳态无限度谐并趋势,标志着基本粒子场空间的无限性趋势,由此萌生基本粒子绝对静止实体无限且无非场空间的预言,即场相互作用距离的允许无限大和允许无限小具有等价的逻辑实在性,延伸之,场以电磁二象互载,场相互作用关系具有不依赖于外在场和内在场终极中心的自然曲率,其相互作用强度按允许无限大和允许无限小中心距平方梯度分布,电磁二象赋场以形,依习惯以此象形,勉强形容场为基本粒子的属性。以场为主体的表述优予以基本粒子为主体的表述,例如“场相互作用的波粒二象性”比“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波粒二象性”更符合现象逻辑的实际,场具有非超距的波动性相互作用行为,又具有超距的粒子性相互作用行为。基本粒子在场相互作用过程中按普遍统一的时空秩序以及和谐自洽的超距、非超距相互作用行为稳恒位移,似爆炸非爆炸,似超弦非超弦,似粒子非粒子,惟其以场自洽自持,致使一切相互作用关系模型对场的最后承诺,难言放弃。场即普遍遵守的时空尺度,场即普遍统一的时空秩序。基本粒子场相互作用时空守恒。
至此,终极分割基本粒子至诘为场,场以电磁二象先天互补,因而终极分割又称电磁互补或互补原理。
在宇宙中任意两点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全同背景磁场。用3台同频原子钟ABC,在同一地点校对后分成两组,第一组为A,第二组为BC。第二组BC同时出发到达远离出发地的目的地后,B立即经原路返回出发地,C间隔一段时间后才经原路返回出发地,记录并比较ABC的时差。对调出发地和目的地重演上述过程,记录并比较ABC的时差。对照上述两组时差数据,可区分运动产生的时差和空间间隔产生的时差。
基本粒子背景自旋精细结构二重性量子背景相对性可以用中子量子化能量特征背景相对性表述为表3
表3 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相对性(中子能)谱
用∞表示宇宙基本粒子有限无穷总数,ω表示宇宙基本粒子与其中1个目标基本粒子之间包含正、反电子相反场相互作用性状的统一矢量旋角,在任意惯性坐标系,任意1个基本粒子背景自旋可以表述为e2Syzμ04πΣ2∞SkyzcosωkyzRkyz2=12meNSyz2reNyze2Szxμ04πΣ2∞SkzxcosωkzxRkzx2=12meNSzx2reNzxe2Sxyμ04πΣ2∞SkxycosωkxyRkxy2=12meNSxy2reNxy,···(74)]]>将(6)式扩展为e2μ02πreN=meN]]>代入(74)式,整理得基本粒子自然自旋表达式Σ2∞SkyzcosωkyzRkyz2=SzxreNyz2Σ2∞SkzxcosωkzxRkzx2=Szx2reNzx2Σ2∞SkxycosωkxyRkxy2=Sxy2reNxy2.···(75)]]>在以宇宙涡流中心为极点的空间极坐标系,任意1个基本粒子径向背景加速可以表述为e24πϵ0Σ2∞Rkcosωk-R(Rk2+R2-2RkRcosωk)32-e2μ04πΣ2∞SkcosωkS(Rkcosωk-R)(Rk2+R2-2RkRcosωk)32=meNdSdt,···(76)]]>将(5)式扩展为e2μ04πreN=meN]]>以及将(3)式变形为1ϵ0=μ0C2]]>代入(76)式,整理得基本粒子径向自然加速表达式dSdt=rnNΣ2∞(C2-SkcosωkS)(Rkcosωk-R)(Rk2+R2-2RkRcosωk)32.···(77)]]>当dSdt>0]]>时,该基本粒子处于宇宙膨胀时空;当dSdt<0]]>时,该基本粒子处于宇宙敛缩时空;当dSdt=0]]>时,该基本粒子处于(77)式宇宙膨胀与敛缩临界时空——处于宇宙边缘临界时空Σ2∞(C2-SkcosωkS)=0,]]>或处于宇宙中心临界时空Σ2∞(Rkcosωk-R)=0.]]>5结论综上所述,基本粒子电磁自然互补是基本粒子普遍遵守的物理规则,并且由此构成普遍统一的时空秩序。把稳恒宇宙自洽涡流不为零的总体能量归功于第一推动,那么,宇宙基本粒子电磁自然互补的先天属性先于第一推动天成或自然。
引用基本物理常量真空中光速C=2.99792548×108mS-1
真空磁导率μ0=4π×10-7NA-2=12.566370614×10-7NA-2真空电介常数1/μ0C2ε0=8.854187817×10-12Fm-1基本电荷e=1.60217733×10-19C电子质量me=9.109387(5)×10-31kg中子质量mn=1.6749543×10-27kg质子质量mp=1.6726231×10-27kg精细结构常数α=1137.036]]>普朗克能量meC2=0.511×106eV=0.511MeV引力常数GN=6.67259(85)×10-11m3kg-1S-2主要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科学出版社 198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按照背景技术统一理论原理公开的中子衰变规律,开拓干预超饱和中子衰变转移超饱和中子能量或饱和中子逆衰变逆转移饱和中子能量的多层面实用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对工作对象而言,对工作空间背景磁场能量密度的人工磁场干涉等效于该工作空间背景磁场能量密度的自然变迁。以此为工作原理开发的用人工磁场干涉工作空间背景磁场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为具有干涉背景磁场功能的人工磁场装置,达到人为干预工作空间中子衰变行为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背景磁场是与基本粒子精细结构及其中子量子化能量特征背景相对性相匹的宇宙背景磁场,本发明所述人工磁场是产生于人工磁场装置并在工作空间与背景磁场结构特征相匹因而具有人为变迁工作空间中子背景能限功能的人为干预磁场。
专门针对工作空间背景磁场的人工磁场干涉是本发明唯一的技术特征。
对背景磁场进行人工磁场干涉,相消干涉降低工作空间中子背景能限,促使干预对象顺演未来时空能量事件,相长干涉提高工作空间中子背景能限,促使干预对象返演既往时空能量事件。这种背景干涉方法可以比喻为让该干预对象在工作空间做纵深时光旅行,用加速或减速的方法超越自然时光速度等效于沿宇宙自然涡流方向作顺向或逆向旅行,顺向旅行对干预对象有催老效果,逆向旅行对干预对象有还童效果,催老就是提高超饱和中子自然衰变几率,实现超饱和中子能量提前顺转移,还童就是降低超饱和中子自然衰变几率并且至逆转饱和中子自然衰变几率,实现超饱和中子能量延迟顺转移并且至饱和中子能量逆转移。
参见图3可变电阻18代表相消干涉背景磁场,可变电源19代表相长干涉背景磁场,开关20、21分别代表选择相消干涉和相长干涉,用电器22代表可观测干涉功率计量,以显示电源11、12代表的孤子行为——导线13、14和15、16代表的层子行为——电极板17代表的中子、原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中性系统行为在宇宙自旋轴10上稳恒自持由背景干涉引起的相对功率变化。
对于中子可逆性衰变中间态质子,干预超饱和中子衰变同时也是干预质子衰变,干预饱和中子逆衰变同时也是干预质子逆衰变。在干预条件下质子可逆性衰变都要引起原子结构重建,并且产生高能粒子等相关中间产物。
根据背景技术表3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相对性(中子能)谱公开的数据计算1个超饱和中子衰变为1个质子或1个饱和中子,分别顺转移能量0.5008×108(eV)或1.002×108(eV);1个饱和中子逆衰变为1个质子或1个超饱和中子,分别逆转移能量0.5008×108(eV)或1.002×108(eV);1个质子衰变为1个饱和中子或逆衰变为1个超饱和中子分别顺转移或逆转移能量0.5008×108(eV)。
理解本发明工作原理的关键,也是理解本说明书背景技术所公开统一理论原理的关键,可以用背景技术(28)、(33)式和(61)、(68)式以及表3中基本粒子背景常数公式、中子量子化能量公式组成的方程组表述为Δυ≈α22πre(αC-αNC),α22πV~C=12α32πre;G0=rn3meα2,SGN=(GN-G0G0)12C;αN=12πNCN,EnN=mnNC2(Σ1n1Ni12+Σ2n2N1i22),(n1N+n2N-1=NCN);]]>其中连续变化的基本粒子背景常数和非连续变化的中子量子化能量是理解本发明工作原理的关键的关键。
而理解统一理论原理的最高境界,可以简约为C2=1ϵ0μ0,]]>其含义是基本粒子场相互作用时空守恒。
本发明的实用性在于其作为中子能技术,开拓了能源新技术,即用催衰方法获取超饱和中子衰变能量,与既有核反应技术相比,提高了技术实施的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
其作为生物技术,开拓了以催衰抗衰的新技术,即用经过催衰处理获得预期稳定性状的稳定元素通过新陈代谢置换生命机体内超饱和中子自然衰变不稳定元素以达抗衰延寿之效。
其作为科学实验技术,开拓了研究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相对性的专门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研究正、反电子精细结构,正、反层子结构,中子、质子结构,原子结构,宇宙玄子奇点结构,以及宇宙演化规律的相关实验项目。
其作为元素制造技术,开拓了合成化学元素的新方法,即通过注入中子后针对超饱和中子催衰,再注入中子后再针对超饱和中子催衰的途径,在原子背景能限以内制造元素。根据背景技术(46)式公开的原子背景能限能级数,1-137号元素都成立。



图1正、反电子背景自旋精细结构旋动示意图图2宇宙基本粒子涡流稳恒自持示意图图3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干涉方法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干涉方法,可以实现为“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干涉装置”,根据其工作原理和技术特征可以简称“时光机”。时光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实用效果设计成相应不同的结构模式,即使为达到相同的实用效果,也可以设计多种不同的结构模式,但是工作原理和技术特征是相同的。
时光机基本结构由三维正交磁场干涉系统、相位回转定位系统、工作对象传输系统、防辐射泄漏系统、高能粒子约束及传输系统、热功转换及传输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核心环节是三维正交磁场干涉系统。三维正交磁场干涉系统由三重单向平行均匀磁场按空间座标系三维正交轴布局,以座标系原点为中心构造时光机背景干涉工作空间,预留工作空间的尺寸主要视要转移能量的功率以及各硬件系统占用尺寸而定。人工磁场装置设计成三重线圈圆面正交或三重环形螺线管在端口正交并且采用超导材料,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干涉能力。人工磁场装置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干涉要求设计成一维、二维、三维、多维以及不同的相交角度以达到具体的干涉效果。
使用本发明所公开技术方案,建造各种不同用途的“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干涉装置”,所需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相对性参数由背景技术表3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相对性(中子能)谱公开。
背景磁场相位的确定以银道面为参照,其正交三维矢量合成方向垂直于银道面,磁向平行于银轴,指向银南极。背景磁场中的小磁针为什么不被背景磁场偏转到背景磁场的合成方向上去?第一要了解磁力线是闭合的,第二要了解背景磁场在其结构和强度上是较大尺度空间高精度各向同的,所以小磁针各磁力线与背景磁场的相互作用力代数和高精度近似为零。地磁为什么不被用来作为背景磁场相位的参照?第一要了解地磁的来历,第二要了解地磁偏角与地球自转和磁滞之间难以精确测定的复杂关系,大致北强南弱的背景磁场合成矢量微差,使地质基本粒子背景自旋辐射磁场相对于背景磁场出现相应微弱的大致南过剩北亏损对称性不等效矢量,地质原子系统磁化及磁滞效应形成地内与背景磁场合成矢量逆向和地外与背景磁场合成矢量同向的微弱磁力线效应。
对工作空间背景磁实施人工磁场干涉的硬件装置,其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衔接的辅助技术,虽然只被少数人掌握,但是都属于公知技术;本发明虽然充分公开,本发明所依据理论原理及其工作原理,也仍然只被极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实施本发明所需公知技术支持,属于世界科技尖端,这使本发明具有显著的前瞻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干涉方法。
2.根据权利1所述一种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干涉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针对背景磁场的人工磁场干涉方法。
3.根据权利2所述一种针对背景磁场的人工磁场干涉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人工磁场装置对背景磁场进行相消干涉或相长干涉的方法。
4.根据权利3所述一种人工磁场装置对背景磁场进行相消干涉或相长干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人为干预超饱和中子衰变转移超饱和中子能或饱和中子逆衰变逆转移饱和中子能的方法。
5.根据权利4所述一种人为干预超饱和中子衰变转移超饱和中子能或饱和中子能逆衰变逆转移饱和中子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干预中子系统以及中子系统衰变中间态质子系统能量状态的方法。
6.根据权利5所述一种干预中子系统以及中子系统衰变中间态质子系统能量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干预核子谐并结构的方法。
7.根据权利6一种干预核子谐并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干预原子结构的方法。
专利摘要
一种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干涉方法,按照对工作空间背景磁场能量密度的人工磁场干涉等效于工作空间背景磁场能量密度的自然变迁的工作原理,以针对背景磁场的人工磁场干涉为技术特征,可以实现为“基本粒子精细结构背景干涉装置”,简称“时光机”,达到干预中子能量状态的技术目标。
文档编号G21K1/00GKCN1845258SQ200610075959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5日
发明者刁国文 申请人:刁国文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