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弧炉底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1432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流电弧炉底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冶金领域的冶金炉内导电装置。特别是适用于直流电弧炉内的炉底电极。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直流电弧炉的炉底电极均采用石墨或钢棒制作。这种用钢棒制成的电极在承受强电流通过时内热源产生于焦耳热,而外热源是承受炉内高温金属融体传导给钢棒电极的。在这些热负荷的作用下,钢棒电极的头部均被熔化,在炉底则形成凹坑,这样金属溶液则更容易冲刷低凹处及其周围耐火炉衬,因此加速了钢棒电极的消耗。目前用于直流电弧炉的电极,其使用寿命均不超过6个月,因此钢棒电极因热蚀损耗快,则阻碍了冶金直流电弧炉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热耗低,而使用寿命长的、安全的和具有炉外冷却复合金属导体结构的直流电弧底电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我们所提出的直流电弧炉底电极的前端为耐热蚀的导电金属,在其下方镶有带冷却水道的良导电电热体材料的电极底座,底座与炉底联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可根据附图
叙述如下。在附图中,1电极上端,2电极底座,3炉底耐火层,4冷却水道,5密封螺栓,6导电板,7水道盖板,8紧固螺栓;9炉底壳;10绝缘垫。本实用新型炉底电极是埋于电弧炉炉底耐火炉层3中,其电极上端1应略高于炉底耐火层3的平面,既电级上端暴露在电弧炉炉缸内,电极上端1为耐热蚀的导电材料,该电极上端1可以制成上小下大的锥形,在其下部开有与其外部相似锥度的孔,该孔应与电极底座2上端锥度紧密联接,电极底座2的下端有冷却水道4,在该冷却水道4上盖有水道盖板7,并由密封螺钉5将水道盖板7紧固在电极底座2上,使其成为整体。冷却水是由电极底座2下端的空心电极处进入冷却水道4的,在冷却水道4内循环冷却电极底座2后由另一端出口输出,这样电极度座2经冷却水循环冷却后始终处于低温,由于电极底座2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因此就可以保证对电极上端1的冷却效果,使电极上端1始终保持远低于钢液的温度,达到了降低电极的内热耗和热蚀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炉底电极是由紧固螺栓8将电极底座2牢固联接在电炉炉底壳9上。电极底座2下端的空心电极与导电板相接。在电极底座2内的冷却水道4应不高于炉底壳9,这样可以避免因冷却水的意外泄漏或钢水渗漏而引起爆炸事故。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炉底电极具有好的使用效果和长的使用寿命,电极底座2顶端横截面积必须不小于电极上端1的顶端横截面积。电极底座2轴中心线高度,必须不小于该复合电极总高度的1/2。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炉底电极上端1可以采用纯铁或钢,电极底座2为铜材,电极制作成圆锥宝塔形,电极底座2上端圆锥体应与电极1下端圆锥孔紧密配合联接,电极底座2由紧固螺栓8将其固定在炉底壳9上,冷却水道4位于炉底壳9的下方,冷却水道4由盖板7通过密封螺钉5将其与电极底座2联结成整体,电极底座2下端的空心电极通过导电板与电缆联接,空心电极兼作冷却水入口通道,在炉底壳上端的复合电极均埋入炉底耐火层3内,而电极上端1的上端面略高于炉底耐火层3的上平面。
上述炉底电极在电弧炉上使用结果表明,该电极设计合理,内热耗与热蚀均低,而且使用安全。该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电极寿命可提高约3倍以上,并可采用强化冶炼工艺生产,该电极还具有易于引弧、修复、更换和维护等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弧炉中的炉底电极,其特征在于该电极是由电极上湍1与电极底座2紧密结合联接而成,在电极底座2下端有一冷却水道4和兼作冷却水入口通道的空心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底电极,其特征在于电极底座2顶端横截面积必须不小于电极上端1的顶端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炉底电极,其特征在于电极底座2的轴中心线高度必须为小于该复合电极总高度的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炉领域,适用于电弧炉中炉底电极的制作。本实用新型炉底电极是采用两种不同性能的材料联接而成,电极上端1为上小下大的圆锥空心体,而电极底座2上端应与电极1紧密结合成一体,电极底座2下有冷却水道4和兼作水道入口的空心电极,并与炉底壳联接成整体。该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使用寿命长,可提高3倍以上,电极易维修和维护,安全等特点。
文档编号H05B7/06GK2122461SQ9122980
公开日1992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6日
发明者马应龙, 郑天河, 刘伟钢, 杨志忠 申请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