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3051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逃生滑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楼房救生工具。
目前楼房一旦发生火灾或意外事故,楼房内人员急须撤离时,往往拥挤在楼梯口,人们难以走出,易造成人员伤亡。若无法从楼梯口出来时,往往用绳索从阳台或窗户滑下,这样的逃生方法都很不安全,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一定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给住楼房居民提供一种一旦楼房发生火灾或意外事故,楼内人员急须撤离时能够从阳台或窗户依次降到地面的工具,使逃生人员减少伤亡。
本实用新型逃生滑轮主要由壳体(1)、挂钩(8)、辊筒(3)、内制动盘、手制动盘(7)、变力器(4)、重物油丝绳(11)、手制动油丝绳(12)、座篮(21)以及提升摇把(10)所组成。如图1。壳体(1)的框架(2)用角铁焊接而成,壳体(1)的各侧面均采用钢板制作。辊筒(3)可用钢板或铝合金或铸铁制成。辊筒(3)的轴两端设有轴承,其轴承座(6)用螺栓固定轴承托架(9)上。内制动盘和手制动盘(7)固定在前、后轴承座(6)的里侧。手制动盘(7)和内制动盘的刹车片与辊筒(3)的绕线体(30)的两端的内壁相接触。在辊筒(3)一侧的内制动盘通过内制动拉簧(5)与变力器(4)相连接。变力器(4)卡在壳体(1)顶面的卡口(19)上。变力器(4)的顶部设有提拉把柄(23)。辊筒(3)另一侧的手制动盘(7)的手制动拉杆(18)上系有手制动油丝绳(12),手制动油丝绳(12)的另一端通过凹型定位轮(15)左侧穿过左底板孔(24),再穿过手制动把手(22)的左穿绳孔(14)。辊筒(3)绕有重物油丝绳(11),其一端固定在辊筒(3)上,另一端通过凹型定位轮(15)的右侧,穿过右底板孔(25),再穿过手制动把手(22)的右穿绳孔(13)系在座篮(21)上。壳体(1)的顶面左侧的两边焊有两个相同的挂钩(8)。重物油丝绳(11)和手制动油丝绳(12)可根据楼层及空中作业的高度而定。挂钩(8)水平方向长度可根据被挂物体的宽窄而变化。
本实用新型逃生滑轮,能够使住楼居民一旦遇到火灾或其它特殊情况急须撤离时,由于设有内制动盘和提升摇把(10),因此使逃生人员能够依次地安全的降到地面,而且根据具体逃生人员的需要可控制手制动把手(22)调整下降速度,使之迅速离开危险区,安全的降到地面。本实用新型的材料全部用钢质材料制作,因此不用担心火烧,使之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逃生滑轮最佳实施例之一——本逃生滑轮的框架(2)均用30×30mm的角铁焊成。其长、宽、高分别为240mm、150mm、250mm,其六个侧面均用3mm厚的钢板并用M6的螺栓固定在框架(2)上。顶面的中心处设有″L″型卡口(19),卡口(19)的顶端为φ20mm的园孔,其余部分的孔宽为12mm,卡口(19)总长为90mm,横向孔长50mm。挂钩(8)用φ16mm钢筋焊成,探出壳体(1)左侧的水平方向长度为120mm,竖直方向长度为200mm。挂钩(8)的水平方向长度可根据被挂物体宽度而定。
在壳体(1)底面设有左底板孔(24)和右底板孔(25),孔径均为6mm。其位置分别在距前侧面150mm,距右侧面60mm和90mm处。距壳体(1)的底面高30mm并平行于底面的平面上设有与侧面底线平行的定位轮轴(20),右限位筋(16)和左限位筋(17),定位轮轴(20)距壳体(1)右侧面77mm,右限位筋(16)和左限位筋(17)分别距壳体(1)右侧面60mm、94mm,左限位筋(17)和右限位筋(16)均采用φ6的钢筋焊在框架(2)前后底角铁上。定位轮轴(20)直径为10mm,定位轮轴(20)上设有凹形定位轮(15),其内径12mm,其两端直径为30mm,中间直径为20mm。在框架(2)的竖向角铁的中心处、前后面分别焊有轴承托架(9),轴承托架(9)采用30×30mm角铁。在轴承托架(9)的中心处用螺栓固定″202″轴承座(6)。辊筒轴长150mm,其直径为19.5mm,左端12mm长的直径为150-0.01mm与″202″轴承配合。距左端39mm处设有3×1mm弹性挡圈槽(26),用GB894-76弹性挡圈配合。从左端42mm开始辊筒轴的直径为200-0.01mm,距左端51mm处设有18×6mm键槽(27),用A6×22GB1096-79的键与辊筒(3)配合。距左端75mm处设有φ30mm,宽4mm的凸台(28)。距左端105mm处开始12mm长的直径为15±0.01mm,与″202″轴承配合。右端为10×10mm的方形,其长度为14mm,提升摇把(10)安装在此处。如图2。辊筒(3)为铸铁件,总宽为42mm,辊筒(3)的轴套内径为20+0.010mm,外径为38mm,内壁上设有60-0.03×2.5mm键槽。筋板(31)厚为8mm,其直径为90+0.020。绕线体(30)的外径为110mm,两端的挡线板(29)直径均为210mm,厚为5mm。如图3。
在前后轴承座(6)内侧上固定手制动盘(7)和内制动盘。手制动盘(7)和内制动盘均采用28型自行车涨闸。辊筒轴穿出前侧面的四方头上安装提升摇把(10)。垫好弹簧垫片和平垫用M6螺栓紧固。内制动拉簧(5)采用φ1.6mm,内径为10mm,长为40mm。变力器(4)用钢制成,其总长为120.5mm,直径为10mm,距下端5mm处设有φ2.5mm孔以便挂内制动拉簧(5)。变力器(4)上设有3个园柱台,每个园柱台的外径均为18mm,其高度均为10mm,每个园柱台的底面分别距变力器下端为30mm、45mm、60mm。顶端焊有提拉把柄(23),提拉把柄(23)可用φ16mm钢筋制做,其长度为150mm。重物油丝绳(11)和手制动油丝绳(12)均采用直径为3mm,长为24M。手制动把手(22)的把手体(32)用铁棒做成,其总长为110mm,直径为34mm。在把手体(32)顶面一直径上向平行于中心线方向打通φ6mm右穿绳孔(13)和左穿绳孔(14),右穿绳孔(13)和左穿绳孔(14)分别距把手体(32)中心轴线8mm,。在右穿绳孔(13)侧,距顶面40mm处设有闸口(33),闸口(33)的垂直中心面与左穿绳孔(14)和右穿绳孔(13)中心轴线同在一个平面,并相互垂直。闸口(33)的长为20mm、宽为18mm、深为12mm。在把手体(32)顶部前后各铣成12×20mm平面,并在此平面的中心处打φ4.5mm销钉眼(35),手制动把手(22)的闸杆(36)的顶部用3mm厚钢板制成呈″U″型,开口处的宽为18mm,并设有φ4.5mm销钉眼,其余部分为φ12mm的钢筋,其长为度为100mm,距闸杆(36)顶部20mm处焊有18×16×22mm闸头(34)其位置与闸口(33)相对应,闸头(34)的前端上下分别设有3×2mm倒角。如图4。闸杆(36)的下端用φ0.5mm、直径为7mm、长为20mm的拉簧(37)与把手体(32)连接。闸杆(36)上焊有18×16×22闸头(34)。座篮(21)用φ6mm的钢筋焊接而成。


图1、逃生滑轮总装图(1)、壳体(2)、框架(3)、辊筒(4)、变力器(5)、内制动拉簧(6)、轴承座(7)、手制动盘(8)、挂钩(9)、轴承托架(10)、提升摇把(11)、重物油丝绳(12)、手制动油丝绳(13)、右穿绳孔(14)、左穿绳孔(15)、凹形定位轮(16)、右限位筋(17)、左限位筋(18)、手制动拉杆(19)、卡口(20)、定位轮轴
(21)、座篮(22)、手制动把手(23)、提拉把柄(24)、左底板孔(25)、右底板孔图2、辊筒轴主视图(26)、弹性挡圈槽(27)、键槽(28)、凸台图3、辊筒抛面图(29)、挡线板(30)、绕线体(31)、筋板图4、手制动把手抛面图(32)、把手体(33)、闸口(34)、闸头(35)、销钉眼(36)、闸杆(37)、拉簧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逃生滑轮主要由壳体(1)、挂钩(8)、辊筒(3)、油丝绳、手制动盘(7)、内制动盘、座篮(21)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辊筒(3)一侧的内制动盘通过内制动拉簧(5)与变力器(4)相连接,变力器(4)卡在卡口(19)上;辊筒(3)另一侧的,手制动盘(7)的手制动拉杆(18)上系有手制动油丝绳(12),手制动油丝绳(12)穿入手制动把手(22)的左穿绳孔(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滑轮其特征还在于辊筒(3)用钢板或铝合金或铸铁制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滑轮其特征还在于重物油丝绳(11)和手制动油丝绳(12)可根据楼层及空中作业的高度而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滑轮其特征还在于挂钩(8)水平方向长度可根据被挂物体的宽窄而变化。
专利摘要一种逃生滑轮属于楼房救生工具。主要由外壳、挂钩、辊筒、油丝绳、提升摇把和座篮所组成。安装在辊筒一侧的内制动盘,通过内制动拉簧控制座篮下降时的加速度,并通过变力器调节不同体重人员所需的摩擦阻力;安装在辊筒另一侧的手制动盘通过手制动把手进一步控制座篮下降速度,并能随意可停止在所需要的高度上。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楼房居民或高空作业人员遇到火灾或其它意外事故时能安全的依次下降到地面,达到逃生目的。
文档编号B66D3/00GK2169618SQ93216020
公开日1994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5日
发明者庞红伟 申请人:庞红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