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晶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4414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彩晶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彩晶复合膜,依次顺序包括聚偏二氯乙烯层(1)、彩晶印刷层(2)和聚氯乙烯层(3);所述聚偏二氯乙烯层(1)的厚度为6~8μm;所述彩晶印刷层(2)的厚度为0.1~0.2mm;所述聚氯乙烯层(3)的厚度为3~6μm。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膜制作简单、造价便宜,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耐磨性,并且图案和色彩可根据需求进行改变的。
【专利说明】
彩晶复合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复合膜,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板材的彩 晶防水复合膜。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高档家具、橱柜、家电、吊顶等领域对钢板需求的与日倶增,表面喷涂、阳极氧 化、压花等各种处理工艺赋予了钢板丰富的外观。但是,用上述方法处理过的钢板仍比较容 易腐蚀生锈,使用寿命不长,最终影响产品外观。
[0003] 金属效果装饰膜的出现,突破了这一瓶颈,该膜贴附于钢板的表面,既能起到保护 钢板的作用,又能赋予钢板多彩的颜色和图案。现有技术中对于复合膜的组成和和结构均 进行了研究,但对于膜层厚度对于复合膜性能影响的研究公开较少。复合膜层中各个膜层 的厚度对于复合膜的防水性以及耐磨性均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彩晶防水复合膜,依次顺序包括聚偏二 氯乙烯层、彩晶印刷层和聚氯乙烯层;
[0005] 优选地,所述聚偏二氯乙稀层厚度为6~8μηι;
[0006] 优选地,所述彩晶印刷层的厚度为0.1~0.2mm;
[0007] 优选地,所述聚氯乙稀层的厚度为3~6μηι;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留复合膜原有的制作简单、造价便宜的优势,通过合理设 置聚偏二氯乙烯层、彩晶印刷层与聚氯乙烯层的层厚,以获得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耐磨性、 并且图案和色彩可根据需求进行改变的复合膜。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彩晶防水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0] 所有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0011]聚偏二氯乙烯层,2-彩晶印刷层,3-聚氯乙烯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的理解本发明,但下述实施 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3] 可以使用本发明彩晶防水复合膜的金属制品,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铝、钢、各种化 成处理(例如铬处理等)的铝、冷乳钢板、熔融镀锌钢板、电镀锌钢板、镀合金钢板、铝板、不 锈钢板、铜板、镀铜钢板、镀锡钢板等金属制品,或在这些金属板上进行磷酸盐类及铬酸盐 类等表面处理的金属制品、用聚醋等加以层压的钢板、铜、黄铜和不锈钢等。
[0014] 在涂覆领域,聚氯乙烯树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聚氯乙烯板材的用途一般可分为 室内装饰用和室外建筑用。室内装饰用板的膜厚较薄,以不大于?οομπι为主;作为屋顶、墙壁 等室外建筑材料用,其膜厚在200μπι以上。在美国,作外饰用(特别是用在护墙上)的120μπι膜 厚的聚氯乙烯钢板。
[0015] 参见图1,首先,在上述金属制品表面形成固化膜。固化膜的作用在于:提高金属制 品的耐腐蚀以及涂膜的密合性。对固化膜的喷涂方法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在金属制品 上通过人工或机器涂刷、喷涂和印刷等方法,涂饰底漆后,烘烤干燥,得到固化膜。对所用的 底漆不作特别限定,包括但不限于:环氧类、聚酷类、丙烯酸类以及它们的改性底漆等。
[0016] 本发明采用聚氯乙烯层3作为固化膜,具体实施例的配比如下:聚氯乙烯树脂(平 均聚合度为1700) 100份,一次增塑剂A (酸酸脂系)30份,二次增塑剂(TXIB,脂肪醉异丁酸 月旨)25份,稳定剂6份的清漆及磁漆,磁漆优选棕色无机系颜料。另外,用市售涂料(日本油漆 厂造:S/C1100)进行对比实验。基本配比如下:聚氯乙烯100份,一次增塑剂B(酞酸脂系)26 份,二次增塑剂(ΤΧΙΒ,脂肪醉异丁酸脂)9份,稳定剂7份,上述组分配比仅为说明情况,不作 为具体实施例的限定。特别优选的,聚氯乙烯层厚度为3-6μπι。
[0017] 其次,在形成固化膜的金属制品上涂饰彩晶印刷层,彩晶油墨是由连接料、珠光颜 料、溶剂和助剂按比例混合配制而成,常见的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两种型号。使用烘干机对 彩晶油墨进行烧烤,烘干时间3~8分钟或者更长时间,以保证油墨层在基材上的附着效果。 因为双组分油墨需要添加固化剂才能保证在基材上优异的附着力,印刷用不完的油墨会在 8小时外自动凝结固化而失去被印刷的功能,非常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耗,所以使用单组分 油墨可以避免这一弊端。彩晶油墨要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适印性优异、黏度适中的功能, 以保证印刷完毕烘干后,经过光的反射产生似绸缎般柔和的光泽。为了达到彩晶油墨珠光 颜料的反射效果,油墨的连接料多为浅色透明或半透明树脂,因此,网版印刷机优选具有防 滴墨功能,使回墨效果不受刮墨刀上残留油墨的影响。随着珠光颜料颗粒度的增大,墨层光 泽会渐变为闪烁的效果,画面的立体感也会更加强烈,所用丝网的孔径一般为珠光颜料颗 粒的3倍才能保证印刷效果的顺利实现。根据珠光颜料的颗粒大小,丝网目数一般在80~ 250目/英寸。彩晶印刷层,是在表层涂膜和固化膜或金属制品面之间形成的。优选彩晶印刷 层2总厚度为0 · Imm-0 · 2謹。
[0018] 聚偏氯乙烯树脂(PVDC),学名为"聚偏二氯乙烯",是以偏二氯乙烯单体为主要成 分的共聚物,是一种无毒无味、安全可靠的高阻隔性材料。除具有塑料的一般性能外,还具 有耐油性、耐腐蚀性、保味性以及优异的防潮、防霉、可直接与食品进行接触等性能,同时还 具有优良的印刷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军工等领域。PVDC产品包括乳液和树脂。PVDC 乳液是由偏二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物质聚合制得,可直接涂布于基材表面,由于其介质为 水,因而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BOPP、B0PET、PVC片材、一次性环保餐 具、纸包装内层等烟草、食品和医药行业的包装;PVDC树脂是一种在聚合过程中形成的鱼籽 形状粒子,其中含有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剂等多种助剂的共聚树脂,具有粒度适中、在螺杆 炼塑过程中便于捏合和塑化,可避免各种助剂的添加等优点。
[0019] 聚偏二氯乙烯涂覆膜可采用多种涂布方式在预定的基材上进行预定厚度的涂覆, 涂覆方法有美西棒(Moyor Rod)式涂布系统、风刀(Air Knife)式涂布系统、轻触(Kiss Contoct)式涂布系统、反转辑(Reverse Roll)式涂布系统、正转凹版(Normal Gravure)式 涂布系统和反转凹版(Reverse Gravure)式涂布系统。上述系统针对聚偏二氯乙稀制品的 生产原料和产品用途而研制的,总的趋向是高速、涂布均匀、涂布精高。
[0020] 例如,美西棒涂布具有适合于中等粘度的PVDC涂布乳液,有良好的涂布均匀度,操 作简便,风刀式涂布最适合用于纸张涂布PVDC及高涂布研制品的涂布。凹板涂布系统的产 生,使PVDC低量甚至微量涂布可以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其中反转凹版式涂布系统更是近 十年涂布机的常用方式。其涂布精度高,均匀度重视性好,涂布量可控程度大,尤其适宜于 低涂布里PVDC产品的涂布,涂覆厚度Ιμπι左右。在此厚度上要求PVDC分子排列必须整齐无缺 陷,所以对涂布设备精度和配方及加工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0021] 本发明中采用的聚偏二氯乙烯涂覆材料为可以为PVDC乳液和树脂,其主要涂覆方 式如上所示,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涂覆方式。涂覆步骤包括,表面处理、预涂、烘 干、PV⑶主涂覆、红外干燥和烘干等步骤。优选聚偏二氯乙烯层1的厚度为6--8μπι。
[0022] 对上述试样经过盐雾耐久性、透气率和透湿率对比试验表明,膜组成成分为聚偏 二氯乙稀层1、彩晶印刷层2和聚氯乙稀层3;所述聚偏二氯乙稀层1厚度为6~8μηι ;所述彩晶 印刷层2厚度为0.1~0.2mm;所述聚氯乙稀层3厚度为3~6μηι的复合膜综合性能最优。
[0023]实施例1 一种彩晶复合膜,由6μηι的聚偏二氯乙稀层、0.1 mm的彩晶印刷层、3μηι的聚 氯乙烯层构成。
[0024]对比例1 一种彩晶复合膜,由6μπι的聚偏二氯乙烯层、0 · Imm的彩晶印刷层构成。 [0025]实施例2-种彩晶复合膜,由8μηι的聚偏二氯乙稀层、0.2mm的彩晶印刷层、6μηι的聚 氯乙烯层构成。
[0026]对比例2-种彩晶复合膜,由8μπι的聚偏二氯乙烯层、0.2mm的彩晶印刷层构成。 [0027]防水试验:
[0028]采用实施例1、2,对比例1、2的彩晶复合膜包裹木板,置于水中,持续24小时施加 30MPa的压力,测试试验前后木板重量变化,结果图下表所示:
[0029]表1木板试验前后质量变化
[0031]由表1可以看到实施例1、2具有显著的防水效果。
[0032]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其实施例。而这些实施例是包含在本 发明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技术思想里。并且,这些实施例是仅为示例性的,不应用来限定解 释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彩晶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彩晶防水复合膜依次顺序包括聚偏二氯乙烯层 (1)、彩晶印刷层(2)和聚氯乙烯层(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晶防水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偏二氯乙烯层(1)的厚 度为6~8μηι。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彩晶防水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彩晶印刷层(2)厚度为 0·1~0·2mm〇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晶防水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层(3)的厚度为3 ~6μπι〇
【文档编号】B32B27/06GK106042546SQ201610457373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2日
【发明人】李上, 李松丽, 邱彦涛, 傅田
【申请人】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