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撕膜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27665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撕膜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撕膜装置,涉及触控面板制造技术领域,方便离型膜的撕除,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胶带浪费。该撕膜装置包括支撑手柄和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手柄的端部设有用于缠绕胶带的滚轮,所述夹持机构的夹持面与所述滚轮的轮面相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撕膜装置用于触控面板制造中。
【专利说明】
一种撕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面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撕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触控面板在制造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对触控面板的表面贴附保护膜,以防止触控面板在送到客户手中前被划伤。而保护膜在未贴附到触控面板的表面时,其表面具有一层离型膜,以对保护膜进行保护;所以,在贴附保护膜的过程中,需要将保护膜表面的离型膜撕除。
[0003]而现在一般是利用胶带手动反复撕除保护膜表面的离型膜,这种操作方式不但操作不便、作业效率低,而且对胶带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撕膜装置,以方便离型膜的撕除,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胶带浪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撕膜装置,包括支撑手柄和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手柄的端部设有用于缠绕胶带的滚轮,所述夹持机构的夹持面与所述滚轮的轮面相对。
[0007]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活动手柄,以及具有夹持面的卡爪,所述卡爪的夹持面与所述滚轮的轮面相对,所述卡爪与所述活动手柄的前端相连;所述活动手柄与所述支撑手柄奴接。
[0008]较佳的,所述卡爪的夹持面与滚轮具有间隔时,夹持机构中的活动手柄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ι;
[0009]所述卡爪的夹持面夹持滚轮时,夹持机构中的活动手柄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2,αι>α2;
[0010]所述夹持机构在没有控制时,夹持机构的活动手柄与支撑手柄所呈的夹角α小于等于α2。
[0011]较佳的,所述撕膜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夹持面夹持所述滚轮的蓄力结构,所述蓄力结构设在所述支撑手柄上,所述蓄力结构的受力端与所述活动手柄相连,所述蓄力结构位于所述活动手柄与所述支撑手柄之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蓄力结构为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中作为受力端的扭力杆与所述活动手柄相连。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手柄上设有支撑铰接部,所述活动手柄上设有活动铰接部,所述支撑铰接部和所述活动铰接部通过铰接件铰接;所述扭力杆位于所述活动铰接部的一侧,所述卡爪位于所述活动铰接部的另一侧。
[0014]可选的,所述铰接件穿过所述扭力弹簧的弹簧圈。
[0015]可选的,所述活动铰接部包括设在活动手柄上的第一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所述支撑铰接部包括设在支撑手柄上的第一支撑凸耳和第二支撑凸耳,所述第一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均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之间,所述铰接件依次穿过第一夹持凸耳、第一夹持凸耳、第二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扭力弹簧的弹簧圈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之间。
[0016]较佳的,所述卡爪的夹持面为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与所述滚轮同轴。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撕膜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撕膜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机构和支撑手柄,且由于夹持机构的夹持面与滚轮的轮面相对,滚轮上可以缠绕胶带,当需要剥离离型膜时,可通过滚轮上缠绕的胶带与离型膜接触,使得离型膜粘附在胶带上,并控制夹持机构的夹持面夹持滚轮的轮面,以使夹持机构将粘附在胶带上的离型膜夹紧,这样即可在夹持机构夹紧离型膜的状态将离型膜从保护膜的表面顺利的撕去,而无需使用大量的胶带剥离离型膜,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撕膜装置极大的减少了胶带的浪费;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撕膜装置无需手动用胶带一直撕膜,而是通过夹持机构的夹持面夹紧粘附在胶带上的离型膜实现撕除,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撕膜装置能够方便离型膜的撕除,提高了作业效率。
[0019]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撕膜装置不仅可以用于剥离保护膜表面的离型膜,而且还可以剥离其他可以粘附到胶带上的其他薄膜,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撕膜装置的应用性广,提高了撕膜装置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的侧视图;
[0022]图2为图1的正视图;
[0023]图3为图1中支撑手柄与滚轮的连接关系结构图;
[0024]图4为图3的侧视图;
[0025]图5为扭力杆在第一种连接位置状态时,扭力弹簧释放蓄积的力时,活动手柄和卡爪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0026]图6为扭力杆在第二种连接位置状态时,扭力弹簧释放蓄积的力时,活动手柄和卡爪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支撑手柄,11-手柄部;
[0029]110-支撑铰接部,12-支撑部;
[0030]2-夹持机构,20-活动铰接部;
[0031]21-活动手柄,22-卡爪;
[0032]3-滚轮,4-蓄力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34]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包括支撑手柄I和夹持机构2,支撑手柄I的端部设有用于缠绕胶带的滚轮3,夹持机构2的夹持面与滚轮3的轮面相对。
[0035]使用时,将胶带均匀缠绕在滚轮3的轮面,然后将利用支撑手柄I控制滚轮3接触离型膜,使得离型膜粘附在滚轮3轮面上的胶带上,控制夹持机构2的夹持面夹持滚轮3的轮面,以使夹持机构2将粘附在胶带上的离型膜夹紧,最后在夹持机构2夹紧离型膜的状态,将离型膜撕除。另外,为了便于剥离离型膜,利用支撑手柄I控制滚轮3接触离型膜时,可以使滚轮3接触离型膜的一角,实现离型膜粘附到滚轮上的胶带,而通过滚轮的转动,使离型膜能够沿着管轮的周向粘附到滚轮轮面的胶带上。
[0036]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的使用过程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中,由于夹持机构2的夹持面与滚轮的轮面相对,滚轮3可以缠绕胶带,当需要剥离离型膜时,可通过滚轮3上缠绕的胶带与离型膜接触,使得离型膜粘附在胶带上,并控制夹持机构2的夹持面夹持滚轮的轮面,以使夹持机构2将粘附在胶带上的离型膜夹紧,这样即可在夹持机构2夹紧离型膜的状态将离型膜从保护膜的表面顺利的撕去,而无需使用大量的胶带剥离离型膜,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极大的减少了胶带的浪费;而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无需反复手动用胶带一直撕膜,而是通过夹持机构2的夹持面夹紧粘附在胶带上的离型膜实现撕除,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能够方便离型膜的撕除,提高了作业效率。
[0037]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不仅可以用于剥离保护膜表面的离型膜,而且还可以剥离其他可以粘附到胶带上的其他薄膜,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的应用性广,提高了撕膜装置的使用范围。
[0038]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3和图4,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手柄I包括手柄部11和支撑部12,该支撑部12具有开口,滚轮3位于支撑部的开口中,且滚轮3的滚轴安装在支撑部12,从而实现滚轮轮面的胶带粘附离型膜后转动的目的;另外,该开口的形状可以为U型结构或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0039]而上述实施例中的夹持机构多种多样,只要能够实现夹持滚轮3轮面即可,考虑到撕膜装置便于操作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如图1中所示的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2包括活动手柄21,以及具有夹持面的卡爪22,卡爪22的夹持面与滚轮3的轮面相对,卡爪22与活动手柄21的前端相连;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铰接。由于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铰接,使得活动手柄21和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可调,而卡爪22的夹持面与滚轮3的轮面相对,使得需要利用滚轮上的胶带粘附离型膜时,只要调节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0至01,以使卡爪22的夹持面与滚轮3具有间隔,而需要利用卡爪22夹紧滚轮3轮面的胶带所粘附的离型膜时,只需再次调整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0至02,使得卡爪22的夹持面夹持滚轮3即可;另外,滚轮3位于夹持机构2中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对应的夹角区端部。
[0040]下面结合附图描述上述实施例中的夹持机构2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夹持机构2中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的相对大小;为了便于描述,将卡爪22的夹持面与滚轮3具有间隔的状态称作分离状态,卡爪22的夹持面夹持滚轮3的状态称作夹持状态:
[0041]分离状态时夹持机构2中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Ct1,相对夹持状态时夹持机构2中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2较大,即αι>α2。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在于:
[0042]滚轮3位于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对应的夹角区端部,而卡爪22的夹持面与滚轮3的轮面相对;可见,为了使卡爪22的夹持面与滚轮3具有间隔,即呈现分离状态,只需要控制夹持机构2中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增大,而为了使卡爪22的夹持面夹持滚轮3,即呈现夹持状态,只需要控制夹持机构2中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减小即可。因此,分离状态时夹持机构2中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相对夹持状态时夹持机构2中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2较大,g卩αι>
θ2ο
[0043]具体的,在夹持机构2没有控制的情况下,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与夹持状态时夹持机构2中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2的大小关系条件对撕膜装置的使用方法有着一定的影响。
[0044]第一种关系条件:当夹持机构2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大于α2时(α2<α<αι,或α>αι),即卡爪22的夹持面与滚轮3具有间隔,呈现分离状态,这种关系条件下,将胶带缠绕在滚轮3上的时候,无需将控制夹持机构2,也能保证卡爪22的夹持面与滚轮3之间具有间隔,而在夹持状态完成离型膜的撕除后,只需要撤除控制夹持机构2的控制力,即可取出粘附在胶带上且完全撕除的离型膜。
[0045]第二种关系条件,当夹持机构2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小于等于α2时,即卡爪22的夹持面夹持滚轮3,即呈现夹持状态,这种关系条件下,需要控制夹持机构2,使得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增大,直到α大于α2,才能实现卡爪22的夹持面与滚轮3具有间隔,即呈现分离状态,以便将胶带缠绕在滚轮3上,而在胶带粘附了离型膜后,只需要撤除控制夹持机构2的控制力,即可实现卡爪22对滚轮3的夹持。
[0046]另外,当夹持机构2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越小,卡爪22对滚轮3的夹持力越大,而考虑到卡爪22对滚轮3的夹持力过大,会使得缠绕的胶带或粘附在胶带上的离型膜发生断裂,因此,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最好接近α2,至于接近的程度,则可以根据胶带和离型膜的韧性、抗压能力等进行选择,在此不做说明。
[0047]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撕膜装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剥离保护膜表面的离型膜,在第二种关系条件下,在利用撕膜装置撕除离型膜时,并不需要控制夹持机构2的控制力,即可保持卡爪22对滚轮3的夹持,只需要移动整个撕膜装置即可撕除离型膜,而第一种关系条件下,在利用撕膜装置撕除离型膜时,需要持续向夹持机构2提供控制力,以保持卡爪22对滚轮3的夹持,可见,相对第二种关系条件,第一种关系条件下的撕膜装置在撕除离型膜时,如果向夹持机构2提供控制力不稳,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极易发生变化,而使卡爪22对滚轮3的夹持力出现波动,导致夹持过紧或夹持松动的问题。
[0048]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夹持滚轮,上述实施例中的卡爪22的夹持面为弧面结构,优选的,弧面结构与滚轮同轴,这样就能保证卡爪22的夹持面与滚轮3的表面相匹配,以在卡爪22的夹持面夹持滚轮3时,实现无缝夹持,减少了因卡爪22夹持不牢,使粘附在胶带上的离型膜脱落的问题发生。
[0049]请参阅图1,为了方便控制撕膜装置的夹持机构2,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夹持面夹持滚轮3的蓄力结构4,该蓄力结构4设在支撑手柄I上,蓄力结构4的受力端与活动手柄21相连,蓄力结构4位于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之间。由于蓄力结构4的受力端与活动手柄21相连,且蓄力结构4位于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之间,因此,当调整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时,可以通过活动手柄21以使蓄力结构4进行蓄积,而当需要撤除该控制力的时候,蓄力结构4可以将所蓄积的力释放出来,以自动调整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而无需人力协助。
[0050]而上述实施例中的蓄力结构4的种类很多,例如回力弹簧或图1中给出的蓄力结构4具体为扭力弹簧,将扭力弹簧中作为受力端的扭力杆与活动手柄21相连即可。至于扭力弹簧在何时蓄力,在何时释放所蓄积的力,则根据夹持机构2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使扭力弹簧处在初始状态时,卡爪22的夹持面是否夹持滚轮3决定的。
[0051]下面以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二种关系条件为基础,以扭力弹簧为蓄力结构4举例说明撕膜装置进行撕膜的各个阶段所处的状态。
[0052]当胶带需要缠绕在滚轮3上,则活动手柄21需要受到控制力,使得活动手柄21克服扭力弹簧的阻力,逐渐增大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而此时蓄力弹簧处在蓄力状态,以保证卡爪22与滚轮3之间具有间隔,以使胶带缠绕在滚轮3上;
[0053]利用胶带粘附离型膜后,撤去活动手柄21所受到控制力,利用扭力弹簧释放之前蓄积的力,以使得活动手柄21绕铰接件转动,以带动活动手柄21前端的卡爪22靠近滚轮3,以使得滚轮3表面的胶带所粘附的离型膜被卡爪22夹紧;
[0054]如果要从撕膜装置中去除已经被剥离的离型膜,则活动手柄21需要受到控制力,使得活动手柄21克服扭力弹簧的阻力,逐渐增大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以保证卡爪22与滚轮3之间具有间隔,使粘附在胶带上的离型膜可以被取下,而且,如果胶带经过反复粘附离型膜后,其粘性比较差或消失,也可以在此时将缠绕在滚轮3上的胶带拆除,缠绕新的胶带。
[0055]另外,活动手柄21与扭力杆的连接位置可以为以下两种中的一种。下面以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二种关系条件为基础,举例说明。
[0056]为了便于描述活动手柄21与扭力杆的连接位置,可限定活动手柄21上设有活动铰接部20,支撑手柄I上设有支撑铰接部10,支撑铰接部10和活动铰接部20通过铰接件铰接;然后以活动铰接部20为参考位置进行如下说明。
[0057]第一种连接位置:请参阅图1,扭力杆位于活动铰接部20的一侧,卡爪22位于活动铰接部20的另一端。由于扭力弹簧的扭力杆位于该夹角α的对角所对应的区域中,该对角所对应的区域在夹角α逐渐增大时减小,因此,在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逐渐增大时,扭力弹簧在蓄力状态,此时扭力弹簧的扭力杆受到活动手柄21的压制;而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逐渐减小时,扭力弹簧处在释放所蓄积的力的状态,此时扭力弹簧的扭力杆推动活动手柄21与扭力杆对应的部分沿图5所示的箭头A方向移动,而卡爪22沿图5所示的箭头B方向移动。
[0058]第二种连接位置:扭力杆位于卡爪22和活动铰接部20之间。这种连接位置下,由于扭力杆和卡爪22均位于该夹角对应区域端部,因此,在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逐渐增大时,扭力弹簧在蓄力状态,此时扭力弹簧的扭力杆受到活动手柄21的拉动;而夹持机构2的活动手柄21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逐渐减小时,扭力弹簧处在释放所蓄积的力的状态,此时扭力弹簧的扭力杆拉动活动手柄21与扭力杆对应的部分沿图6所示的箭头Α’方向移动,而卡爪22沿图6所示的箭头B’方向移动。
[0059]通过对两种连接位置下,扭力弹簧在蓄力状态和释放所蓄积的力的状态时的工作模式可以看出,第一种连接位置下,只要通过给活动手柄21提供一定的压力作为控制力即可实现扭力弹簧的蓄力,而第二种连接位置下,需要拉动活动手柄21,使得活动手柄21带动扭力弹簧的扭力杆运动,即扭力弹簧的弹簧圈需要被拉开,才能蓄力,这样不仅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而且在反复拉开扭力弹簧的弹簧圈的过程中,会使得扭力弹簧的蓄力作用减弱,因此,第一种连接位置下,撕膜装置能够更好的工作。
[0060]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铰接件可以穿过扭力弹簧的弹簧圈,这样扭力弹簧就能利用支撑手柄I和活动手柄21铰接的铰接件固定扭力弹簧,而无需再在撕膜装置中添加其他固定件,减轻了撕膜装置的重量,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006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活动铰接部20包括设在活动手柄21上的第一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支撑铰接部10包括设在支撑手柄I上的第一支撑凸耳和第二支撑凸耳,第一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均位于第一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之间,铰接件依次穿过第一夹持凸耳、第一夹持凸耳、第二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扭力弹簧的弹簧圈位于第一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之间。
[0062]通过上述结构描述可知,活动铰接部20的第一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位于支撑铰接部10的第一支撑凸耳和第二支撑凸耳之间,而扭力弹簧的弹簧圈又位于第一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之间,因此,扭力弹簧圈实质上受到了支撑铰接部10和活动铰接部20的保护,并且能够调整扭力弹簧因为蓄力所导致的轴向摆动问题。
[006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手柄和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手柄的端部设有用于缠绕胶带的滚轮,所述夹持机构的夹持面与所述滚轮的轮面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活动手柄,以及具有夹持面的卡爪,所述卡爪的夹持面与所述滚轮的轮面相对,所述卡爪与所述活动手柄的前端相连;所述活动手柄与所述支撑手柄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爪的夹持面与滚轮具有间隔时,夹持机构中的活动手柄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ι; 所述卡爪的夹持面夹持滚轮时,夹持机构中的活动手柄与支撑手柄I所呈的夹角α2,αι>α2; 所述夹持机构在没有控制时,夹持机构的活动手柄与支撑手柄所呈的夹角α小于等于θ2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夹持面夹持所述滚轮的蓄力结构,所述蓄力结构设在所述支撑手柄上,所述蓄力结构的受力端与所述活动手柄相连,所述蓄力结构位于所述活动手柄与所述支撑手柄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力结构为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中作为受力端的扭力杆与所述活动手柄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手柄上设有支撑铰接部,所述活动手柄上设有活动铰接部,所述支撑铰接部和所述活动铰接部通过铰接件铰接;所述扭力杆位于所述活动铰接部的一侧,所述卡爪位于所述活动铰接部的另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穿过所述扭力弹簧的弹簧圈。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铰接部包括设在活动手柄上的第一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所述支撑铰接部包括设在支撑手柄上的第一支撑凸耳和第二支撑凸耳,所述第一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均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之间,所述铰接件依次穿过第一夹持凸耳、第一夹持凸耳、第二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扭力弹簧的弹簧圈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凸耳和第二夹持凸耳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的夹持面为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与所述滚轮同轴。
【文档编号】B32B38/10GK205615152SQ201620490622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0日
【发明人】李渊, 张素雅, 杨郭七
【申请人】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