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光伏组件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文档序号:8907440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光伏组件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光伏组件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存环境污染的加剧,清洁能源发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基础部分,也是核心部分,利用其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通过相关输变电设备送入电网,或是利用储能装置将电能暂时储存起来。在光伏电站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的今天,无论是对光伏组件的到货还是安装质量均已有着高标准要求,但组件质量问题依旧频出,特别是组件隐裂对光伏发电系统后期的运行及可靠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0003]现有的技术中,光伏组件的隐裂检测主要使用EL(electroluminescence)测试仪完成,EL (electroluminescence)测试仪是应用晶体娃的电致发光原理,利用高分辨率的CCD相机拍摄组件的近红外图像,获取并判定组件的缺陷,该测试仪必须在暗室、组件通电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目前,用于电站现场检测的便携式EL要达到暗室条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夜间进行测试,但考虑到电站现场自然条件恶劣,测试效率低;另一种是在白天搭设简易暗室进行测试,但暗室的体积大且移动不便,对于电站现场快速检测来说不够便捷。因此现在亟需一种可以在白天电站现场快速检测隐裂的EL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光伏组件测试装置,主要是一种可以在白天光伏电站现场快速检测光伏组件隐裂的EL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移动,可以提尚检测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携式光伏组件测试装置,其包括:一可拆卸地组装的遮光框架,所述遮光框架的顶部设置有一相机固定机构;所述相机固定机构中安装有一 CCD相机;一柔性的遮光罩,覆盖于所述遮光框架上,形成一暗室;一直流电源,用于向待测光伏组件提供测试电压;一计算机控制系统,与所述CCD相机通过无线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CCD相机;其中,在测试时,所述直流电源向待测光伏组件提供测试电压,以使所述待测光伏组件通电,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CCD相机对焦并拍摄图片。
[0007]具体地,所述遮光框架包括框架主体以及一方形的固定框架,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四个立柱,每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相互连接;所述固定框架的四个边角分别设置有一安装孔,所述四个立柱的顶端分别插入到一个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相机固定机构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架上。
[0008]更具体地,每一立柱从底端到顶端依次套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可沿所述立柱上下滑动;每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通过两个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接杆和两个相互交叉的第二连接杆相互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铰接机构铰接于一立柱的底部,另一端通过铰接机构铰接于另一立柱的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铰接机构铰接于一立柱的第一滑块上,另一端通过铰接机构铰接于另一立柱的第二滑块上;两个第一连接杆的交叉处通过铰接机构铰接,两个第二连接杆的交叉处通过铰接机构铰接。
[0009]更具体地,所述两个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接杆,以交叉处为起点,其向一端延伸的长度小于向另一端延伸的长度;所述两个相互交叉的第二连接杆,以交叉处为起点,其向一端延伸的长度小于向另一端延伸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杆的长度,以使所述框架主体在伸展状态时呈梯形台形状的框架结构。
[0010]更具体地,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固定于对应的立柱上。
[0011]具体地,所述相机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两个连接臂;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中心,所述第一横梁中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通过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一滑轨配合,所述两个连接臂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两个连接臂中分别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滑轮,通过第二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轨配合,所述第二横梁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两个连接臂;所述第二横梁上设置有一相机固定孔,所述CCD相机安装于该相机固定孔中。
[0012]更具体地,所述连接臂设置有第一锁定部,用于锁定所述连接臂在所述第一横梁上的位置;所述第二横梁设置有第二锁定部,用于锁定所述第二横梁在所述连接臂上的位置。
[0013]具体地,所述四个立柱的底端分别连接有一橡胶垫,所述四个立柱分别放置于待测光伏组件的四个边角。
[0014]具体地,所述遮光罩包括内层遮光层和外层防水层。
[0015]如上所述的便携式光伏组件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组装形成一遮光框架并将CXD相机安装于相机固定机构中;S102、将遮光罩覆盖于所述遮光框架上形成一暗室;S103、将所述遮光框架扣设在待测光伏组件上,使所述待测光伏组件位于所述暗室中;S104、由直流电源向待测光伏组件提供测试电压,使待测光伏组件通电;S105、由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CCD相机对焦并拍摄图片。
[00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光伏组件测试装置,主要应用对光伏组件进行EL测试,其包括可拆卸地组装的遮光框架以及覆盖于该遮光框架上的柔性遮光罩,可随时随地在白天时光伏电站现场建立暗室,提供进行EL测试的条件,提高光伏组件的检测效率。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遮光框架中的框架主体为可折叠的结构,易于移动和运输,进一步提高了光伏组件的检测效率。进一步地,该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搭建,适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中。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光伏组件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遮光框架的侧视图。
[0019]图3是如图2中A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0020]图4是如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两个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接杆的图示。
[0022]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相机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横梁与连接臂的连接结构图示。
[0024]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横梁与连接臂的连接结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00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光伏组件测试装置,主要应用在光伏电站现场对光伏组件进行EL测试。如图1所示,该测试测试装置包括:遮光框架1、相机固定机构2、CCD相机3、柔性的遮光罩4 (包括内层遮光层41和外层防水层42)、直流电源5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7。其中,所述遮光框架I为可拆卸地组装结构,所述相机固定机构2连接于所述遮光框架I的顶部,所述CCD相机3安装于相机固定机构2中;所述柔性的遮光罩4覆盖于所述遮光框架I上,形成一暗室;所述直流电源5用于向待测光伏组件6提供测试电压;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7 (例如可以是笔记本电脑)与所述CCD相机3通过无线信号(例如WIFI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CCD相机3。在测试时,所述直流电源5向待测光伏组件6提供测试电压,以使所述待测光伏组件6通电,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7控制所述CCD相机3对焦并拍摄图片。
[0027]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的,所述遮光框架I包括框架主体11以及一方形的固定框架12,所述框架主体11包括四个立柱111,每两个相邻的立柱111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112a、112b相互连接。如图3所示的,所述固定框架12的四个边角分别设置有一安装孔121,所述四个立柱111的顶端分别插入到一个所述安装孔121中。其中,所述相机固定机构2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架12上。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主体11具有可折叠的结构。具体地,参阅图2、图4和图5,框架主体11中的每一立柱111从底端到顶端依次套设有第一滑块113和第二滑块114,所述第一滑块113和第二滑块114可沿所述立柱111上下滑动;每两个相邻的立柱111之间通过两个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接杆112a和两个相互交叉的第二连接杆112b相互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112a的一端通过铰接机构13铰接于一立柱111的底部,另一端通过铰接机构13铰接于另一立柱111的第一滑块113上,所述第二连接杆112b的一端通过铰接机构13铰接于一立柱111的第一滑块113上,另一端通过铰接机构13铰接于另一立柱111的第二滑块114上;两个第一连接杆112a的交叉处通过铰接机构13铰接,两个第二连接杆112b的交叉处通过铰接机构13铰接。
[0029]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滑块113上设置有一锁定机构115,当锁定机构115松开时,第一滑块113可沿立柱111滑动,当锁定机构115锁紧时,第一滑块113固定立柱111上。锁定机构115可以是安装在第一滑块113上的螺纹件,通过旋转该螺纹件实现松开或锁紧第一滑块113。同理,所述第二滑块114上也设置有锁定机构115(由于具有相似的结构,在此不再另外提供附图)。当然,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另外结构的锁定机构,只要能够满足松开或锁紧第一滑块113、第二滑块114即可。
[00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所述两个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接杆112a,以交叉处(如图5中的铰接机构13)为起点,其向一端延伸的长度LI小于向另一端延伸的长度L2。同理,所述两个相互交叉的第二连接杆112b,以交叉处为起点,其向一端延伸的长度也小于向另一端延伸的长度(由于具有相似的结构,在此不再另外提供附图)。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杆112a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杆112b的长度,以使所述框架主体11在伸展状态时呈梯形台形状的框架结构。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对于两个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接杆112a,可以设定交叉处为第一连接杆112a的正中间,同样的,对于两个相互交叉的第二连接杆112b,可以设定交叉处为第二连接杆112b的正中间。并且,第一连接杆112a与第二连接杆112b具有相同的长度,此时,所述框架主体11在伸展状态时方形的框架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