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95748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属于绞胎陶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绞胎出现在唐代,兴盛于宋代,其为使用手工制备内外相通,具有纹理装饰效果陶瓷艺术品的技法。通过绞胎技艺获得的纹理结构和颜色变化极大地提高了陶瓷制品的艺术装饰效果。绞胎陶瓷成型方法常见的有拉坯成型、注浆成型及挤压成型,拉坯成型是将多种异色泥揉合在一起;注浆成型是将异色泥浆倒在容器中,适当搅拌后进行注浆操作;挤压成型多采用将异色泥料做好造型后嵌入到坯体中。前两种方法都不具备操作的重复性,而后者虽然重复性好,但是绞胎原有的灵动性就会降低,而且成型过程漫长,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不但保持了绞胎原有的灵动,而且具备操作的重复性,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0004]本发明所述的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加工、成型、施釉和烧成,其中成型时采用滚压成型工艺。
[0005]所述经原料加工得到的泥料本体的表面涂覆着色物质或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浆,或将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料嵌入泥料本体中。
[0006]所述涂覆着色物质或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浆时,涂覆部位分散排布,涂覆3-5处。
[0007]所述着色物质为氧化物、人工合成色剂或天然着色矿物。氧化物优选为氧化铜或氧化钻。
[0008]所述着色物质在使用前加水混匀,水分控制在20?24% ;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浆中水分控制在24?28%。
[0009]所述着色物质或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浆被涂覆后进行干燥,涂覆区域看不到反光后再进行滚压操作。
[0010]所述着色物质在泥浆或泥料中的质量含量为0.1?15%。
[0011 ] 所述泥料本体的水分控制在20?22 %。
[0012]所述的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I)原料经过球磨、除铁、过筛、滤泥、练泥和陈化处理后,得到坯料,然后将坯料制备成所需形状的泥料本体;
[0014](2)将备好的着色物质或者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浆涂覆在泥料本体的局部位置,或者将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料压入泥料本体的局部,得到待滚压泥料,然后对其进行滚压成型,得到生坯;
[0015](3)对步骤(2)所得的生坯进行干燥、修坯,然后施高温透明釉一次烧成或者施中温透明釉两次烧成,得到绞胎陶瓷。
[0016]步骤(3)中,施高温透明釉一次烧成时,烧成温度为1280?1330°C,保温20?30min,烧成时间为8?1h ;施中温透明釉两次烧成时,第一次烧成的温度为1280?1330°C,保温20?30min,烧成时间为8?10h,出窑后经检瓷、抛光和干燥处理,然后施透明釉,第二次烧成的温度为1100?1150°C,保温15?30min,烧成时间为5?6h。
[0017]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发明将滚压成型工艺与绞胎陶瓷产品相结合,在成型过程中,随着滚压头及模型的相对转动,形成系列不规则的纹理,保持了绞胎原有的灵动,在施加透明釉后,呈现更加鲜明的色调对比;另外使用滚压成型工艺,使得绞胎陶瓷产品的生产具备操作的重复性,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其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
[0020]实施例1
[0021](I)原料经过球磨、除铁、过筛、滤泥、练泥等工序处理后,得到坯料,然后将坯料制备成规则圆柱形泥料本体,泥料本体的水分控制在21 %。泥料粒度要求小于10微米的颗粒占85%以上,除铁后含铁量要小于0.1%,泥浆过250目筛,滤泥时真空栗压力小于-1MPa,练泥在练泥机中练两次。
[0022](2)以5寸碟为例,所需泥料为直径6cm左右的圆柱形,高约1cm,将着色物质镨黄加水调制好以后(水分控制在20% ),用毛笔蘸取部分着色物质在圆柱形泥料本体上点3个部位,所涂部位适当分散,且涂覆的面积为0.20平方厘米,待涂覆区域无反光现象时,进行滚压成型,得到生坯。
[0023](3)对步骤(2)所得的生坯进行干燥,以及边角的修坯工作,然后入窑烧成,经9小时烧至1320°C,保温20分钟,出窑后检瓷、抛光、干燥,然后施透明釉1100°C釉烧,保温30分钟,烧成时间为6小时。
[0024]实施例2
[0025](I)原料经过球磨、除铁、过筛、滤泥、练泥等工序处理后,得到坯料,然后将坯料制备成规则圆柱形泥料本体,泥料本体的水分控制在22%。泥料粒度要求小于10微米的颗粒占85%以上,除铁后含铁量要小于0.1%,泥浆过250目筛,滤泥时真空栗压力小于-1MPa,练泥在练泥机中练两次。
[0026](2)以盖杯为例,所需泥料直径为3cm的圆柱形,高约3cm,用毛笔蘸取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浆(水分控制在28%,着色物质为氧化铜,其在泥浆中的质量含量为10% )涂覆在圆柱形泥料本体上点4个部位,所涂部位适当分散,且涂覆的面积小于0.25平方厘米,待涂覆区域无反光现象时,进行滚压成型,得到生坯。
[0027](3)对步骤(2)所得的生坯进行干燥,以及边角的修坯工作,然后施高温透明釉,入窑经10小时,烧至1320°C,保温30分钟。
[0028]实施例3
[0029](I)原料经过球磨、除铁、过筛、滤泥、练泥等工序处理后,得到坯料,然后将坯料制备成规则圆柱形泥料本体,泥料本体的水分控制在20%。泥料粒度要求小于10微米的颗粒占85%以上,除铁后含铁量要小于0.1%,泥浆过250目筛,滤泥时真空栗压力小于-1MPa,练泥在练泥机中练两次。
[0030](2)以12寸盘为例,所需泥料为直径Ilcm的圆柱形,高约1.5cm,取5个小于2克的着色泥料(着色物质为钴矿粉,其在泥料中的质量含量为8% ),压入圆柱形泥料本体中,所涂部位适当分散,然后进行滚压成型,得到生坯。
[0031](3)对步骤(2)所得的生坯进行干燥,以及边角的修坯工作,然后入窑烧成,经8小时烧至1300°C,保温25分钟,出窑后检瓷、抛光、干燥,然后施透明釉1140°C釉烧,保温15分钟,烧成时间为6小时。
【主权项】
1.一种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加工、成型、施釉和烧成,其特征在于:成型时采用滚压成型工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原料加工得到的泥料本体的表面涂覆着色物质或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浆,或将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料嵌入泥料本体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涂覆着色物质或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浆时,涂覆部位分散排布,涂覆3-5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着色物质为氧化物、人工合成色剂或天然着色矿物。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着色物质在使用前加水混匀,水分控制在20?24% ;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浆中水分控制在24?28%。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着色物质或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浆被涂覆后进行干燥,涂覆区域看不到反光后再进行滚压操作。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着色物质在泥浆或泥料中的质量含量为0.1?15%。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泥料本体的水分控制在20 ?2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经过球磨、除铁、过筛、滤泥、练泥和陈化处理后,得到坯料,然后将坯料制备成所需形状的泥料本体; (2)将备好的着色物质或者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浆涂覆在泥料本体的局部位置,或者将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料压入泥料本体的局部,得到待滚压泥料,然后对其进行滚压成型,得到生坯; (3)对步骤(2)所得的生坯进行干燥、修坯,然后施高温透明釉一次烧成或者施中温透明釉两次烧成,得到绞胎陶瓷。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施高温透明釉一次烧成时,烧成温度为1280?1330°C,保温20?30min,烧成时间为8?1h ;施中温透明釉两次烧成时,第一次烧成的温度为1280?1330°C,保温20?30min,烧成时间为8?10h,出窑后经检瓷、抛光和干燥处理,然后施透明釉,第二次烧成的温度为1100?1150°C,保温15?30min,烧成时间为5?6h。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属于绞胎陶瓷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绞胎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加工、成型、施釉和烧成,其中成型时采用滚压成型工艺;所述经原料加工得到的泥料本体的表面涂覆着色物质或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浆,或将含有着色物质的泥料嵌入泥料本体中。本发明不但保持了绞胎原有的灵动,而且具备操作的重复性,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IPC分类】C04B35/64, C04B35/622
【公开号】CN105174971
【申请号】
【发明人】岳剑, 梁文凤, 任允鹏, 孙立香, 张金钊, 单婷
【申请人】山东硅元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