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895918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资源环境废弃物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压敏胶俗称不干胶,因其结合力强、方便快捷而被广泛地使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国生产的胶带面积已达到40X 10s m2,且其中20~30 %属于压敏胶贴纸)。目前,商家为了提高胶带质量,都朝着增强胶带结合力、提升耐水性的方向努力。
[0003]然而,正是由于压敏胶的强粘结力和高耐水性,使城市建筑物上到处张贴的办证、文凭等废旧小广告(常被称为城市牛皮癣)难以清理。国内外对建筑物墙面小广告清理的手段通常有:利用高压水变温冲洗,使用汽油洗涤,以及人工铲除法、有机溶剂法、碱液腐蚀法等等。实际上,高压水变温冲洗法对水资源浪费严重,汽油洗涤安全隐患大,人工铲除法不彻底,有机溶剂法和碱液腐蚀法不环保等。环保、安全、实用性好的清洁剂还较为少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剂,所述清洁剂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各原料及质量百分比为表面活性剂2~8%、酸碱度调节剂1~10%、保湿剂2~6%、溶剂5~25%,余量为水;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的酸碱度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钡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的保湿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乙醇、丙二醇甲醚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清洁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
(2)在步骤(I)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酸碱度调节剂充分混合;
(3)在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保湿剂搅拌后静置20~40min ;
(4)在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溶剂随后搅拌5~10min,静置45~ 60min后得到墙面清洁剂。
[0006]本发明所述清洁剂可以用于固体物质表面的压敏胶痕迹以及其粘贴物(如建筑物墙面上的小广告、废旧纸张),此外还可以用来清除油墨印记及马克笔字迹等(由于本发明溶剂配比可控、溶解效果好,故对油墨印记及马克笔字迹等也有良好地清除效果)。
[0007]本发明所述清洁剂的使用过程:将清洁剂喷射至固体物质表面上,渗透溶解5~10min,之后用抹布涂抹能彻底并快速地除去固体物质表面的广告贴纸、油墨印记、压敏胶痕迹以及马克笔字迹等。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通过改变溶剂配比和组成,适应固体物质上的各种压敏胶及其粘贴物。能彻底并快速地除去固体物质表面的广告贴纸、油墨印记、压敏胶痕迹以及马克笔字迹等。本发明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无任何伤害和副作用,适合市政清洁、广告栏、展览牌和家庭日常等各种场合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0010]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各原料及质量百分比为表面活性剂2%、酸碱度调节剂10%、保湿剂2%、溶剂5%,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的酸碱度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所述的保湿剂为乙二醇、丙二醇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
[0011]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
(2)在步骤(I)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酸碱度调节剂充分混合;
(3)在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保湿剂搅拌后静置20min ;
(4)在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溶剂随后搅拌10min,静置45min后得到墙面清洁剂。
[0012]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用于清除固体物质表面的小广告贴纸;将清洁剂喷射至固体物质表面上,渗透溶解5~10 min,之后用抹布涂抹能彻底并快速地除去表面的小广告贴纸。
[0013]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各原料及质量百分比为表面活性剂3%、酸碱度调节剂1%、保湿剂2%、溶剂10%,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的酸碱度调节剂为氢氧化钾;所述的保湿剂为乙二醇;所述的溶剂为乙醇。
[0014]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
(2)在步骤(I)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酸碱度调节剂充分混合;
(3)在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保湿剂搅拌后静置25min ;
(4)在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溶剂随后搅拌9min,静置50min后得到墙面清洁剂。
[0015]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用于清除固体物质表面的压敏胶痕迹;将清洁剂喷射至固体物质表面上,渗透溶解1~2 min,之后用钢丝球涂抹能彻底地除去表面的压敏胶痕迹。
[0016]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各原料及质量百分比为表面活性剂4%、酸碱度调节剂4%、保湿剂4%、溶剂15%,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所述的酸碱度调节剂为氢氧化钡;所述的保湿剂为丙二醇;丙二醇甲醚。
[0017]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
(2)在步骤(I)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酸碱度调节剂充分混合; (3)在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保湿剂搅拌后静置30min ;
(4)在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溶剂随后搅拌8min,静置55min后得到墙面清洁剂。
[0018]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用于清除固体物质表面的油墨字迹;将清洁剂喷射至固体物质表面上,渗透溶解5~8 min,之后用钢丝球涂抹能彻底地除去表面喷涂的油墨印记。
[0019]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各原料及质量百分比为表面活性剂6%、酸碱度调节剂6%、保湿剂5%、溶剂20%,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按质量比为1:3混合得到;所述的酸碱度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钡按质量比为1:3:2混合得到;所述的保湿剂为乙二醇、丙二醇按体积比为1:3混合得到;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乙醇按体积比为1:3混合得到。
[0020]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
(2)在步骤(I)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酸碱度调节剂充分混合;
(3)在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保湿剂搅拌后静置35min;
(4)在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溶剂随后搅拌7min,静置60min后得到墙面清洁剂。
[0021]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用于清除固体物质表面的马克笔字迹;将清洁剂喷射至固体物质表面上,渗透溶解2~3 min,之后用水冲洗能彻底地除去表面喷涂的马克笔字迹。
[0022]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各原料及质量百分比为表面活性剂8%、酸碱度调节剂8%、保湿剂6%、溶剂25%,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按质量比为1:1混合得到;所述的酸碱度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按质量比为1:2混合得到;所述的保湿剂为乙二醇、丙二醇按体积比为1:4混合得到;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乙醇、丙二醇甲醚按体积比为1:1:1混合得到。
[0023]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
(2)在步骤(I)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酸碱度调节剂充分混合;
(3)在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保湿剂搅拌后静置40min ;
(4)在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溶剂随后搅拌5min,静置48min后得到墙面清洁剂。
[0024]本实施例所述清洁剂用于清除广告墙、宣传栏上的大面积广告贴纸;将清洁剂快速喷射至广告墙、宣传栏上,渗透溶解8~10 min,之后用水和刷子洗刷能彻底地除去广告墙、宣传栏上的大面积广告贴纸。
【主权项】
1.一种清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剂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各原料及质量百分比为表面活性剂2~8%、酸碱度调节剂1~10%、保湿剂2~6%、溶剂5~25%,余量为水;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的酸碱度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钡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的保湿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乙醇、丙二醇甲醚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按任意比例混合。2.权利要求1所述清洁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 (2)在步骤(I)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酸碱度调节剂充分混合; (3)在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保湿剂搅拌后静置20~40min ; (4)在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溶剂随后搅拌5~10min,静置45~ 60 min后得到所述清洁剂。3.权利要求1或2所用清洁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剂用于清除压敏胶痕迹以及其粘贴物。4.权利要求1或2所用清洁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剂用于清除油墨印记及马克笔字迹。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资源环境废弃物处理领域。本发明的特点是选用具有渗透、发泡、乳化作用的表面活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具有调节酸碱度作用的酸碱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钡,具保持湿度作用的保湿剂:乙二醇、丙二醇,以及具有溶解作用的溶剂:异丙醇、乙醇、丙二醇甲醚等依次混合配置而成。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将清洁剂喷射至固体物质上,渗透溶解5~10?min,之后用抹布涂抹,能够快速、便捷的清除表面的广告贴纸、油墨印记、压敏胶痕迹以及马克笔字迹等。
【IPC分类】C11D1/72, C11D3/60, C11D1/831, C11D1/14, C11D3/04, C11D3/20
【公开号】CN105176699
【申请号】
【发明人】于晓华, 李如燕, 董祥, 张靠民, 赵焱, 刘树和, 葛洁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