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153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液压马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以内曲线马达为代表的低速大扭矩马达,具有较好的的低速稳定性,良好的启动特性,效率高和外形尺寸小,在工程机械,船舶等行业应用广泛。内曲线液压马达的发展朝着端面配流形式、柱塞传力式结构方向前进。端面配流形式的产生改变了轴配流形式在“热冲击”方面难以解决的局面,并且使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能够进行自动补偿,提升了液压马达长期使用后的容积效率。柱塞传力式结构可以优化零件的受力模型,提高功率密度,减小马达外形尺寸。其结构紧凑,模块化强,但加工及工艺成本也较高,价格昂贵。在内曲线液压马达设计、制造方面,国内起步较晚,可借鉴资料、成功经验很少,与国外产品差距较大,尤其在新产品开发研究方面效果很不显著,有待更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机械行业,船舶,港口,矿山以及新的领域对液压马达的工况、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液压马达不断提升性能,改变结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打破常规的曲线马达结构,将内曲线变为外曲线,使液压马达加工及装配简化、可靠性提升、维修方便和成本降低。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包括由通油盘、机壳、柱塞套和端盖组成的液压马达壳体,通油盘和端盖固定在机壳的前后两端,柱塞套固定在机壳对应的位置上,其中所述的液压马达壳体内从通油盘到端盖依次安装有配流体、传动轴和安装在传动轴上的转子,所述的传动轴通过双头键穿过壳体上对应的孔与配流体连接、并带动配流体转动,所述的转子为外曲线结构、且曲线段均匀分布,所述的转子通过传动轴的轴肩和轴承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的转子周面上沿圆周间隔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径向设置的柱塞孔、且各个柱塞孔内安装有柱塞组件,所述的柱塞套上设有与柱塞孔和机壳上的流道相通的流道,所述的配流体与通油盘贴合、形成高压和低压区,配流体的另一端与机壳贴合,所述的配流体上设有与机壳上的流道相通的流道,所述的通油盘上设有与配流体上的流道相通的进油流道和出油流道,所述的端盖上安装防尘圈和骨架油封。
[0005]所述的柱塞套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的缸孔上。
[0006]所述的柱塞组件包括柱塞、柱塞环、滚柱和滑动轴承,所述的柱塞环套在柱塞上,所述的滚柱一端通过滑动轴承与柱塞连接,滚柱的另一端与转子接触。
[0007]所述的配流体与通油盘贴合处通过密封圈和密封卡环实现密封。
[0008]所述的端盖根据马达轴向间隙与调整垫片配合、通过螺钉安装在4壳体上。
[0009]所述的柱塞孔和柱塞组件数为8个。
[0010]所述的转子外曲线段为6段。
[0011]所述的流道分为高压流道和低压流道2组,且每组6个孔数为6个。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有:
[0014]1、液压马达结构上更紧凑,装配简化,维修方便,且成本低;
[0015]2、拥有同类型马达的优秀性能甚至改善;
[0016]3、马达采用端面配流和径向柱塞传力方式,压力等级高,功率密度大,低速稳定性好,抗冲击能力强;
[0017]4、同排量马达相比,曲线保证性好,外曲线结构使加工误差缩小,降低了转子的曲线加工难度;
[0018]5、滚柱受力小且均匀,具有良好的滚柱副配合特征性,确保马达运转的稳定性。
[0019]6、本发明是曲线马达领域的补充,在拓展使用工况和性能提升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0021]图2为实施例1使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和2所不,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包括由通油盘1、机壳4、柱塞套6和端盖9组成的液压马达壳体,通油盘I和端盖3固定在机壳4的前后两端,柱塞套6固定在机壳4对应的位置上,其中所述的液压马达壳体内从通油盘I到端盖9依次安装有配流体2、传动轴10和安装在传动轴10上的转子14,所述的传动轴10通过双头键3穿过壳体4上对应的孔与配流体2连接、并带动配流体2转动,所述的转子14为外曲线结构、且曲线段均匀分布,所述的转子14通过传动轴10的轴肩和轴承5固定在传动轴10上,所述的转子14周面上沿圆周间隔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径向设置的柱塞孔、且各个柱塞孔内安装有柱塞组件17,所述的柱塞套6上设有与柱塞孔和机壳4上的流道24相通的流道23,所述的配流体2与通油盘I贴合、形成高压和低压区,配流体2的另一端与机壳4贴合,所述的配流体2上设有与机壳4上的流道24相通的流道20,所述的通油盘I上设有与配流体2上的流道20相通的进油流道21和出油流道22,所述的端盖9上安装防尘圈11和骨架油封12,防止液压马达被灰尘污染和漏油。
[0025]所述的柱塞套6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4的缸孔上,使柱塞套6固定在壳体4上。
[0026]所述的柱塞组件17包括柱塞7、柱塞环8、滚柱15和滑动轴承16,所述的柱塞环8套在柱塞7上,所述的滚柱15 —端通过滑动轴承16与柱塞7连接,滚柱15的另一端与转子14接触。
[0027]所述的配流体2与通油盘I贴合处通过密封圈8和密封卡环19实现密封,防止液压油泄漏。
[0028]所述的端盖9根据马达轴向间隙与调整垫片13配合、通过螺钉安装在4壳体上,实现壳体的密封。
[0029]所述的柱塞孔和柱塞组件17数为8个。
[0030]所述的转子14外曲线段为6段,外曲线结构使加工误差缩小,降低转子的曲线加工难度。
[0031]所述的流道20分为高压流道和低压流道2组,分别进入高压油和流出低压油,且每组6个孔数为6个。
[0032]本发明在实际应用时,由通油盘I的进油流道21和出油流道22进、出油,形成高、低压区,高压油和低压油通过配流体2分别进入对应的油道,其中与高压区相通的配流孔的油进入壳体4的①②⑤⑥高压油道,与低压区相通的配流孔的油进入壳体4的③④⑦⑧低压油道,壳体4的柱塞腔由于高压油的存在通过推动柱塞组做往复运动,转子14由于外曲线轮廓在15滚柱的作用下转动,并带动传动轴10转动,传动轴10通过双头键3使配流体2转动,实现壳体4油道内高压油和低压油的循环切换。
【主权项】
1.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包括由通油盘(1)、机壳(4)、柱塞套(6)和端盖(9)组成的液压马达壳体,通油盘(I)和端盖(9)分别固定在机壳(4)的前后两端,柱塞套(6)固定在机壳(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马达壳体内从通油盘(I)到端盖(9)依次安装有配流体(2)、传动轴(10)和安装在传动轴(10)上的转子(14),所述的传动轴(10)通过双头键(3)穿过壳体(4)上对应的孔与配流体(2)连接、并带动配流体(2)转动,所述的转子(14)为外曲线结构、且曲线段均匀分布,所述的转子(14)通过传动轴(10)的轴肩和轴承(5)固定在传动轴(10)上,所述的转子(14)周面上沿圆周间隔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径向设置的柱塞孔、且各个柱塞孔内安装有柱塞组件(17),所述的柱塞套(6)上设有与柱塞孔和机壳⑷上的流道(24)相通的流道(23),所述的配流体⑵与通油盘⑴贴合、形成高压和低压区,配流体(2)的另一端与机壳(4)贴合,所述的配流体(2)上设有与机壳(4)上的流道(24)相通的流道(20),所述的通油盘⑴上设有与配流体(2)上的流道(20)相通的进油流道(21)和出油流道(22),所述的端盖(9)上安装防尘圈(11)和骨架油封(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套(6)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4)的缸孔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组件(17)包括柱塞(7)、柱塞环(8)、滚柱(15)和滑动轴承(16),所述的柱塞环(8)套在柱塞(7)上,所述的滚柱(15) —端通过滑动轴承(16)与柱塞(7)连接,滚柱(15)的另一端与转子(14)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流体(2)与通油盘(I)贴合处通过密封圈(18)和密封卡环(19)实现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9)根据马达轴向间隙与调整垫片(13)配合、通过螺钉安装在4壳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孔和柱塞组件(17)数为8个。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14)外曲线段为6段。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20)分为高压流道和低压流道2组,且每组6个孔数为6个。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包括由通油盘、机壳、柱塞套和端盖组成的液压马达壳体,通油盘和端盖固定在机壳的前后两端,柱塞套固定在机壳对应的位置上,液压马达壳体内从通油盘到端盖的依次安装有配流体、传动轴和安装在传动轴上的转子,传动轴通过双头键穿过壳体上对应的孔与配流体连接、并带动配流体转动,转子为外曲线结构、且曲线段均匀分布,转子固定在传动轴上,转子周面上沿圆周间隔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径向设置的柱塞孔、且各个柱塞孔内安装有柱塞组件,配流体上设有与机壳上的流道相通的流道。本发明采用外曲线结构使加工误差缩小,降低了转子的曲线加工难度,使马达的生产和性能上有了很大提高。
【IPC分类】F03C1/34, F03C1/28, F03C1/053
【公开号】CN105179157
【申请号】
【发明人】潘祥, 赵崇碧, 许一齐, 应杰, 李成志, 柴小波, 董益挺, 胡品容, 张红娟, 李宁
【申请人】宁波斯达弗液压传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