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红鱼免疫力的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7402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提高红鱼免疫力的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提高红鱼免疫力的配合饲料。
【背景技术】
[0002] 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简称为红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产经 济鱼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功能,现已成为迄今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鱼 种之一,也是国际上高档的热销水产品中的一员。近年来,美国红鱼疾病频繁爆发,造成了 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内外学者对鱼类的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机制及其病害防治方法已 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一般的血清学方法深入到机体免疫器官、组织的细胞水平、亚细胞水 平以及分子水平的研究,而美国红鱼免疫防治的研究报道较少。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提高红鱼免疫力的配合饲料,该饲料可以大大提 高红鱼成活率。
[0004]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高红鱼免疫力的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 成:鱼虾饲料80~100份、壳聚糖2~4份、羧甲基壳聚糖0.5~1份和马尿泡0.1~0.5份。
[0005] 本发明所述的鱼虾饲料可以是沉性鱼糜,也可以是颗粒状、块状鱼肉和虾肉。
[0006] 羧甲基壳聚糖可以吸附和聚沉细菌,同时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扰乱细菌的新 陈代谢及合成而具有极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提高红鱼成活率。壳聚糖具有很强的抑菌性能, 还具有吸附和排泄重金属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红鱼的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同时还可降低 红鱼的重金属指标。
[0007] 同时,壳聚糖可与Fe3+络合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鱼体内Fe3+浓度,而Fe3+是脂肪氧 化酶不可或缺的电子传递体,进而通过降低Fe 3+浓度达到抑制脂肪氧化酶活力的目的。脂肪 氧化酶的活力受到抑制,就可以抑制红鱼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其脂肪酸酯生成氢过氧 化物,进而转化成低级醛、酮及环状氧化物等物质,从而大大降低了红鱼腥臭味的产生。
[0008] 马尿泡(Przewalskia tangutica Maxim.)可提高红鱼免疫力和消化能力,可促进 红鱼进食并提尚红鱼成活率。
[0009] 另外,马尿泡中可以将脂肪氧化酶催化产生的醛类物质进一步氧化生成饱和醇 类,由于饱和醇类物质的阈值较高,腥臭味较小,大大降低了红鱼的腥臭味。
[0010] 作为优选,各原料的重量份为:鱼虾饲料100份、壳聚糖3份、羧甲基壳聚糖0.8份和 马尿泡0.3份。
[0011] 本发明的饲料的使用方法为:当鱼种体长<10cm时,每日投喂3~5次,每日总投喂 量为鱼种总重的3~5%,此阶段鱼种体型较小,鱼虾饲料以选用沉性鱼糜为宜;当鱼种体长 2 IOcm时,每日投喂2次,每日总投喂量鱼种总重的3~5%,这个阶段鱼种体型较大,鱼虾饲 料可以是颗粒状、块状鱼肉和虾肉。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 1)在常规鱼虾饲料的基础上添加了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可以提高红鱼的抗病 能力和免疫力,从而提高红鱼成活率。
[0014] 2)马尿泡还可提高红鱼免疫力和消化能力,可促进红鱼进食并提高红鱼成活率。
[0015] 3)马尿泡可以将脂肪氧化酶催化产生的醛类物质进一步氧化生成饱和醇类,由于 饱和醇类物质的阈值较高,腥臭味较小,大大降低了红鱼的腥臭味。
[0016] 4)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可以很好的络合Fe3+浓度达到抑制脂肪氧化酶活力的目 的,从而抑制红鱼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其脂肪酸酯生成氢过氧化物,进而转化成低级 醛、酮及环状氧化物等物质,大大降低了红鱼腥臭味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8] 实施例1
[0019] 1)选择防城港有岛礁屏障,海底地势平缓,坡度小,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水深IOm 以上,海水流向平直而稳定,流速0.5~2m/s,盐度20~30,pH7.8~8.6,水质透明度30cm以 上,溶解氧5mg/L,无污染的开放性海域,海水水质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无公害 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在近海区距离岸边150m以上投放IOOm 3网箱,网箱的网目为 5mm;
[0020] 2)选择体长为8~10cm,平均体重为50g/尾,且体质健壮,体型匀称,体表光洁,鳞 片完整,无伤残的美国红鱼鱼种,起运前停食1~2天,选择在低平潮时投放到网箱中,投放 水温为15°C以上,饲养密度为60尾/m 3;
[0021 ] 3)配制配合饲料:将鱼奸饲料80kg、壳聚糖2kg、羧甲基壳聚糖0.5kg和马尿泡 0.1kg混勾,即得;
[0022] 4)饲养:当鱼种体长<10cm时,每日投喂3次配合饲料,每日总投喂量为鱼种总重 的3%;当鱼种体长2 IOcm时,每日投喂2次配合饲料,每日总投喂量鱼种总重的3%;
[0023] 5)分苗:当鱼种体长< IOcm时,每12天分苗1次,当鱼种体长长至10~15cm,每15天 分苗一次并更换网目为15mm的网箱,当鱼种体长>15cm时,每30天分苗一次并更换网目为 20mm的网箱。并定期清洗网箱上的附着物。
[0024] 养殖4个月后,红鱼成活率为93.5%,平均体重为0.73kg/尾,饵料系数为1.25。 [0025] 实施例2
[0026] 1)选择防城港有岛礁屏障,海底地势平缓,坡度小,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水深IOm 以上,海水流向平直而稳定,流速0.5~2m/s,盐度20~30,pH7.8~8.6,水质透明度30cm以 上,溶解氧5mg/L,无污染的开放性海域,海水水质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无公害 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在近海区距离岸边150m以上投放IOOm 3网箱,网箱的网目为 10mm;
[0027] 2)选择体长为8~10cm,平均体重为50g/尾,且体质健壮,体型匀称,体表光洁,鳞 片完整,无伤残的美国红鱼鱼种,起运前停食1~2天,选择在低平潮时投放到网箱中,投放 水温为15°C以上,饲养密度为100尾/m 3;
[0028] 3)配制配合饲料:将鱼奸饲料100kg、壳聚糖4kg、羧甲基壳聚糖Ikg和马尿泡0.5kg 混匀,即得;
[0029] 4)饲养:当鱼种体长<10cm时,每日投喂配合饲料5次,每日总投喂量为鱼种总重 的5%;当鱼种体长2 IOcm时,每日投喂配合饲料2次,每日总投喂量鱼种总重的5%;
[0030] 5)分苗:当鱼种体长< IOcm时,每18天分苗1次,当鱼种体长长至10~15cm,每25天 分苗一次并更换网目为20mm的网箱,当鱼种体长>15cm时,每40天分苗一次并更换网目为 2 5 mm的网箱。并定期清洗网箱上的附着物。
[0031] 养殖4个月后,红鱼成活率为93.4%,平均体重为0.77kg/尾,t耳料系数为1.29。 [0032] 实施例3
[0033] 1)选择防城港有岛礁屏障,海底地势平缓,坡度小,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水深IOm 以上,海水流向平直而稳定,流速0.5~2m/s,盐度20~30,pH7.8~8.6,水质透明度30cm以 上,溶解氧5mg/L,无污染的开放性海域,海水水质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无公害 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在近海区距离岸边150m以上投放IOOm 3网箱,网箱的网目为 10mm;
[0034] 2)选择体长为8~10cm,平均体重为50g/尾,且体质健壮,体型匀称,体表光洁,鳞 片完整,无伤残的美国红鱼鱼种,起运前停食1~2天,选择在低平潮时投放到网箱中,投放 水温为15°C以上,饲养密度为80尾/m 3;
[0035] 3)配制配合饲料:将鱼虾饲料100kg、壳聚糖3kg、羧甲基壳聚糖0.8kg、马尿泡 0.3kg混勾,即得;
[0036] 4)饲养:当鱼种体长<10cm时,每日投喂配合饲料4次,每日总投喂量为鱼种总重 的4%;当鱼种体长2 IOcm时,每日投喂配合饲料2次,每日总投喂量鱼种总重的4%;
[0037] 5)分苗:当鱼种体长< IOcm时,每15天分苗1次,当鱼种体长长至10~15cm,每20天 分苗一次并更换网目为20mm的网箱,当鱼种体长>15cm时,每35天分苗一次并更换网目为 2 5 mm的网箱。并定期清洗网箱上的附着物。
[0038] 养殖4个月后,红鱼成活率为96.1%,平均体重为0.81kg/尾,t耳料系数为1.18。 [0039] 对照例1
[0040] 1)选择防城港有岛礁屏障,海底地势平缓,坡度小,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水深IOm 以上,海水流向平直而稳定,流速0.5~2m/s,盐度20~30,pH7.8~8.6,水质透明度30cm以 上,溶解氧5mg/L,无污染的开放性海域,海水水质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无公害 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在近海区距离岸边150m以上投放IOOm 3网箱,网箱的网目为 5mm;
[0041] 2)选择体长为8~10cm,平均体重为50g/尾,且体质健壮,体型匀称,体表光洁,鳞 片完整,无伤残的美国红鱼鱼种,起运前停食1~2天,选择在低平潮时投放到网箱中,投放 水温为15°C以上,饲养密度为60尾/m 3;
[0042] 3)饲养:当鱼种体长<10cm时,投喂沉性鱼糜,每日投喂3次,每日总投喂量为鱼种 总重的3%;当鱼种体长2 IOcm时,投喂鱼虾,每日投喂2次,每日总投喂量鱼种总重的3%;
[0043] 4)分苗:当鱼种体长ClOcm时,每12天分苗1次,当鱼种体长长至10~15cm,每15天 分苗一次并更换网目为15mm的网箱,当鱼种体长>15cm时,每30天分苗一次并更换网目为 20mm的网箱。并定期清洗网箱上的附着物。
[0044] 养殖4个月后,红鱼成活率为79.5%,平均体重为0.53kg/尾,饵料系数为1.68。
[0045] 取实施例1~3和对照例1养殖的红鱼各1条,用榔头敲击鱼头,去除鱼鳞、内脏、腮 部,将血污和杂质清洗干净,取鱼脊背骨两旁肉和鱼肚处的白色腹肉分别置于冰水浴中匀 浆,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肉液比例为1:1,并搅拌均匀。然后通过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仪 对鱼背肉和鱼腹肉中的挥发成分进行萃取和分离鉴定,其中主要醛类成分的重量含量(%) 见下:
【主权项】
1. 提高红鱼免疫力的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鱼虾饲料80 ~100份、壳聚糖2~4份、羧甲基壳聚糖0.5~1份和马尿泡0.1~0.5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红鱼免疫力的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 为:鱼虾饲料100份、壳聚糖3份、羧甲基壳聚糖0.8份和马尿泡0.3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红鱼免疫力的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鱼虾饲料80~100份、壳聚糖2~4份、羧甲基壳聚糖0.5~1份和马尿泡0.1~0.5份。本发明在常规鱼虾饲料的基础上添加了壳聚糖可以提高红鱼的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而羧甲基壳聚糖以及马尿泡液的添加可提高红鱼免疫力和消化能力,可促进红鱼进食并提高红鱼成活率。
【IPC分类】A23K50/80, A23K10/22, A23K10/20, A23K10/30, A23K20/163
【公开号】CN105639193
【申请号】
【发明人】韦金德
【申请人】钦州市钦州港七十二泾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