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7465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鞋子具有一个大底1、一个与该大底I连接的鞋面2,及一个黏固于该大底I的顶面并环绕该鞋面2的底部的沿条3。虽然,此种鞋子能利用该沿条3来形成固特异鞋类的外观,然而,此种鞋子在实际使用,特别是在工作场合时,工作场合地面上的化学药剂常会在用户走动的过程中,从该大底I的侧边处,溅入或侵入该大底I的顶面与该沿条3的底面间的胶合处,造成该沿条3发生脱胶的问题;此外,外界的污水也会发生从同样的路径侵入该大底I的顶面与该沿条3的底面间的情形。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外界流体从侧边侵入的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
[0004]本发明的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包含一个鞋底单元、一个鞋面单元,及一个沿条。该鞋底单元具有一个顶面,及一个形成于该顶面的包覆凹槽。该鞋面单元具有一个顶开口端部,及一个与该鞋底单元连接的底开口端部,该底开口端部位于该包覆凹槽内。该沿条设置于该鞋底单元,该沿条位于该包覆凹槽内并围绕该底开口端部,该沿条具有一个顶侧面,该顶侧面不低于该顶面。
[0005]较佳地,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还包含一个外缝线,该外缝线缝固于该沿条。
[0006]较佳地,该鞋底单元还具有一个大底,及一个中底,该顶面形成于该大底的顶侧,该中底设置于该包覆凹槽内,该鞋面单元的底开口端部与该中底连接,该沿条设置于该中底顶面。
[0007]较佳地,该外缝线将该沿条与该中底缝固在一起。
[0008]较佳地,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还包含一个中底板,及一个内缝线,该中底板与该中底连接,并位于该鞋面单元内,该内缝线将该鞋面单元的底开口端部、该沿条与该中底板缝固在一起。
[0009]较佳地,该鞋底单元的顶面具有一个界定出该包覆凹槽底部的槽底面部、一个由该槽底面部周缘朝上延伸并界定出该包覆凹槽周缘的槽周面部,及一个围绕该包覆凹槽并与该槽周面部连接的环面部,该中底连接于该槽底面部与该槽周面部,该沿条连接于该中底顶面与该槽周面部,该沿条的顶侧面不低于该环面部。
[0010]较佳地,该沿条的顶侧面齐平于该环面部。
[0011]较佳地,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鞋面单元内的内衬里。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该沿条设置于该鞋底单元的包覆凹槽内,以利用该鞋底单元的外侧面遮蔽住该沿条与该鞋底单元间的胶合处,防止化学药剂从该鞋底单元的侧边处侵入胶合处。
【附图说明】
[0013]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0014]图1是现有一种鞋子的剖视不意图;
[0015]图2是本发明的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16]图3是该实施例的一个鞋底单元的一个大底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4是图2中IV -1V剖切线的剖视图;
[0018]图5是该实施例的另一个态样的侧视示意图,说明该大底的外侧面具有纹路设计;及
[0019]图6是图5中V1- VI剖切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阅图2、3、4,为本发明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的一个实施例,该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包含:一个鞋底单元10、一个中底板20、一个鞋面单元30、一个沿条40、一个外缝线50、一个内缝线60,及一个内衬里70。
[0021]该鞋底单元10具有一个大底11,及一个中底12。
[0022]该大底11具有一个形成于顶侧的顶面111、一个形成于该顶面111的包覆凹槽112,及一个外侧面113。
[0023]在本实施例中,该顶面111具有一个界定出该包覆凹槽112底部的槽底面部114、一个由该槽底面部114周缘朝上延伸并界定出该包覆凹槽112周缘的槽周面部115,及一个围绕该包覆凹槽112并与该槽周面部115连接的环面部116。
[0024]该中底12设置于该包覆凹槽112内,并连接于该槽底面部114与该槽周面部115。
[0025]该中底板20与该中底12连接,并位于该鞋面单元30内。
[0026]该鞋面单元30具有一个顶开口端部31,及一个与该鞋底单元10连接的底开口端部32,该底开口端部32位于该包覆凹槽112内。
[0027]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开口端部32被拉帮至该中底板20的底侧,并与该中底12连接。
[0028]该沿条40设置于该鞋底单元10,该沿条40位于该包覆凹槽112内并围绕该底开口端部32,该沿条40具有一个顶侧面41,该顶侧面41不低于该顶面111。
[0029]在本实施例中,该沿条40设置于该中底12的顶面,并连接于该中底12的顶面与该槽周面部115,该沿条40的顶侧面41不低于该环面部116,较佳地,该沿条40的顶侧面41齐平于该环面部116。
[0030]该外缝线50缝固于该沿条40。在本实施例中,该外缝线50将该沿条40与该中底12缝固在一起。
[0031]该内缝线60将该鞋面单元30的底开口端部32、该沿条40、该内衬里70的底端部与该中底板20缝固在一起。
[0032]该内衬里70设置于该鞋面单元30内。
[0033]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以大底11侧包覆该沿条40的设计,能免去现有固特异鞋类在沿条与大底缝合后,需进行沿条与大底外侧面研磨整边的手续,因此,参阅图5及图6,本发明的大底11能选用外侧面具有各式纹路设计的大底,从而在鞋子整体组合外观上增加更多选择性。
[0034]经由以上的说明,再将本发明的优点归纳如下:
[0035]本发明的沿条40是设置于该包覆凹槽112内,并介于该大底11的槽周面部115与该鞋面单元30的底开口端部32间,该大底11的外侧面113会完全遮蔽住该沿条40的底面与该中底12的顶面间的胶合处,能有效防止化学药剂从该大底11的侧边处,溅入或侵入该沿条40的底面与该中底12的顶面间的胶合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不仅同样能形成固特异鞋类的外观,更可以有效防止该沿条40发生脱胶的问题;同理,本发明当然也能有效防止外界的污水或油汗从该大底11的侧边处,溅入或侵入该沿条40与该中底12间。
[0036]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不仅能形成固特异鞋类的外观,且能有效防止沿条发生脱胶的问题,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0037]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包含: 一个鞋底单元,具有一个顶面,及一个形成于该顶面的包覆凹槽; 一个鞋面单元,具有一个顶开口端部,及一个与该鞋底单元连接的底开口端部,该底开口端部位于该包覆凹槽内;及 一个沿条,设置于该鞋底单元,该沿条位于该包覆凹槽内并围绕该底开口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沿条具有一个顶侧面,该顶侧面不低于该顶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外缝线,该外缝线缝固于该沿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鞋底单元还具有一个大底,及一个中底,该顶面形成于该大底的顶侧,该中底设置于该包覆凹槽内,该鞋面单元的底开口端部与该中底连接,该沿条设置于该中底顶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外缝线将该沿条与该中底缝固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中底板,及一个内缝线,该中底板与该中底连接,并位于该鞋面单元内,该内缝线将该鞋面单元的底开口端部、该沿条与该中底板缝固在一起。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鞋底单元的顶面具有一个界定出该包覆凹槽底部的槽底面部、一个由该槽底面部周缘朝上延伸并界定出该包覆凹槽周缘的槽周面部,及一个围绕该包覆凹槽并与该槽周面部连接的环面部,该中底连接于该槽底面部与该槽周面部,该沿条连接于该中底顶面与该槽周面部,该沿条的顶侧面不低于该环面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沿条的顶侧面齐平于该环面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鞋面单元内的内衬里。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包含一个具有一个顶面与一个形成于该顶面的包覆凹槽的鞋底单元、一个具有一个顶开口端部与一个连接于该鞋底单元的底开口端部的鞋面单元,及一个设置于该鞋底单元的沿条,该底开口端部位于该包覆凹槽内,该沿条位于该包覆凹槽内并围绕该底开口端部,该沿条具有一个顶侧面,该顶侧面不低于该顶面。本发明的具有侧包覆式沿条的鞋子,不仅能形成固特异鞋类的外观,且能有效防止沿条发生脱胶的问题。
【IPC分类】A43B13/02, A43B13/14
【公开号】CN105639838
【申请号】
【发明人】陈彦如
【申请人】英属维京群岛商高阶鞋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