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材组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7770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材组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材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钢材组装工艺存在工序安排不合理、工序繁多,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各工艺参数搭配不合理,且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使得生产成本偏高、产品质量偏低、成品率不闻。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的钢材组装工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材组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⑴、组装前,零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_范围内的铁锈、毛刺、冰雪等应清除干净;
⑵、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⑶、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型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
⑷、构件的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完全密闭的构件内表面可不涂装;
(5)、衍架结构杆件轴线交点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0mm ;
(6)、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磨平整;
⑵、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应小于25%,边缘间隙不应大于0.8mm。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各参数搭配合理协调,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钢材组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⑴、组装前,零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_范围内的铁锈、毛刺、冰雪等应清除干净;
⑵、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⑶、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型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
⑷、构件的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完全密闭的构件内表面可不涂装;
(5)、衍架结构杆件轴线交点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0mm ;
(6)、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磨平整;
⑵、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应小于25%,边缘间隙不应大于0.8mm。
【主权项】
1.一种钢材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⑴、组装前,零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_范围内的铁锈、毛刺、冰雪等应清除干净; ⑵、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⑶、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型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 ⑷、构件的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完全密闭的构件内表面可不涂装; (5)、衍架结构杆件轴线交点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0mm ; (6)、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磨平整; ⑵、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应小于25%,边缘间隙不应大于0.8mm。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材组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⑴、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冰雪等应清除干净;⑵、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⑶、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型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⑷、构件的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完全密闭的构件内表面可不涂装;⑸、衍架结构杆件轴线交点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0mm;⑹、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磨平整;⑺、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应小于25%,边缘间隙不应大于0.8mm。本发明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
【IPC分类】B23K31/02, B23K37/00
【公开号】CN105643124
【申请号】
【发明人】张刚
【申请人】重庆聆益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