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9880132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碱性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碱性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
[0002]燃煤发电厂在发电过程中,燃烧大量的煤炭,同时产生相当量的粉煤灰。发电企业一般采用水力输送的方法,将粉煤灰与水制成一定浓度的料浆(也即是灰水),通过灰浆栗,将其栗送至储灰场,灰水在灰场经自然沉降,完成了粉煤灰与水的分离,澄清的水由灰场的溢流口排入自然水体。由于粉煤灰中存在一定量的碱性物质,比如游离态的氧化钙,使得排放的溢流水呈碱性而污染自然水体。目前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有以下二种:(I)酸碱中和法:采用工业酸(硫酸或盐酸)对贮灰场的外排水进行中和,使外排水的PH值达到国家规定的PH值为9以下;(2)炉烟灰水处理法:在粉煤灰与冲灰水的混合状态下,利用锅炉烟气进行处理,从而达到降低灰水PH值的效果。随着环境保护不断的提上国际日程,酸碱中和法使用的大量工业酸属于高危险品,存在一定的使用风险,同时投入较大;采用炉烟灰水处理法处理的灰水水质不稳定,不能完全满足国家的达标排放标准。
[0003]目前生活污水的PH值一般为7-8,碱度大致在200?250mg/LNa20),此外生活污水中有机物高(C0Dcr200?300mg/L),氨氮(20?6011^凡)、悬浮物(30?5011^凡)、池度(120?200),还含有Al3+(10mg/L左右)、Si02(10?20mg/L)、Ca2+(少量)。生活污水主要采用生化法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的流程复杂、建造费用高,需要加入水处理剂(含铝的较多),处理成本高。

【发明内容】

:
[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处理效率高的碱性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5]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0006]—种碱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曝气池、滤清池、厌氧微生物处理池、好氧微生物处理池,其中曝气池底部设有曝气管,曝气管包括与外部二氧化碳气瓶相连接的曝气盘管,曝气盘管上设有曝气孔,曝气池的进水口处设有用于滤除废水中漂浮杂物的过滤格栅,曝气池上还设有出液口,滤清池的内壁设有缓降斜坡,滤清池的进水口经管道与曝气池的出液口相连接,滤清池的出水口与厌氧微生物处理池的入水口相连接,所述厌氧微生物处理池设有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的壳体自上而下分别为废气收集区、三相分离区和厌氧反应区,废气收集区设有排气管,厌氧反应区中填充厌氧污泥颗粒,厌氧反应区底部设有循环布水器,循环布水器与壳体下部的进水管相连接,三相分离区设有用于沉淀杂质的斜板分离模块以及位于斜板分离模块下部的污泥斗,三相分离区的壳体侧壁上开设出水口,出水口经水管与好氧微生物处理池相连接。
[0007]本发明所述厌氧反应器中斜板分离模块采用两两间距为IlOmm的斜板组成,斜板倾斜角度为30-45°。
[0008]本发明所述好氧微生物处理池底部设有曝气盘管,曝气盘管上设有曝气孔,曝气盘管与外部的气栗相连接。
[0009]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碱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1:碱性废水送入曝气池,曝气池底部的曝气盘通过外部二氧化碳气瓶大量送入二氧化碳,持续曝气20-40h,使二氧化碳气体与废水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沉淀或溶于水的中性物质;
[0011 ]步骤2:曝气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滤清池,进行沉淀过滤,过滤后的废水被送入厌氧反应器;
[0012]步骤3:厌氧反应器中的厌氧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废物进行分解,分解产生的气体沿废气收集区中与壳体外部相连通的排气管排出,处理后的废水经三相分离区中的出水口送出,在排水排气的过程中,气液混合物所携带的厌氧污泥颗粒经斜板沉降,流入污泥斗后送入厌氧反应区;
[0013]步骤4:经厌氧反应器排出的废水被再次送入好氧微生物处理池,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一步被分解,使其最终符合排放标准。
[00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二氧化碳完成传统的酸碱中和步骤,在处理过程中不向废水中添加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的有毒害化学物质,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
[0015]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曝气池1、滤清池2、厌氧微生物处理池3、好氧微生物处理池4、二氧化碳气瓶5、废气收集区6、三相分离区7、厌氧反应区8。
【具体实施方式】
: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碱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曝气池1、滤清池2、厌氧微生物处理池3、好氧微生物处理池4,其中曝气池I底部设有曝气管,曝气管包括与外部二氧化碳气相连接的曝气盘管,曝气盘管上设有曝气孔,曝气池I的进水口处设有用于滤除废水中漂浮杂物的过滤格栅,曝气池I上还设有出液口,滤清池2的内壁设有缓降斜坡,滤清池2的进水口经管道与曝气池的出液口相连接,滤清池2的出水口与厌氧微生物处理池的入水口相连接,所述厌氧微生物处理池3设有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的壳体自上而下分别为废气收集区6、三相分离区7和厌氧反应区8,废气收集区6设有排气管,厌氧反应区8中填充厌氧污泥颗粒,厌氧反应区底部设有循环布水器,循环布水器与壳体下部的进水管相连接,三相分离区7设有用于沉淀杂质的斜板分离模块以及位于斜板分离模块下部的污泥斗,三相分离区7的壳体侧壁上开设出水口,出水口经水管与好氧微生物处理池相连接。
[0019]本发明所述厌氧反应器中斜板分离模块采用两两间距为IlOmm的斜板组成,斜板倾斜角度为30-45°。
[0020]本发明所述好氧微生物处理池4底部设有曝气盘管,曝气盘管上设有曝气孔,曝气盘管与外部的气栗相连接。
[0021]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碱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1:碱性废水送入曝气池,曝气池底部的曝气盘通过外部二氧化碳气瓶大量送入二氧化碳,持续曝气20-40h,使二氧化碳气体与废水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沉淀或溶于水的中性物质;
[0023]步骤2:曝气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滤清池,进行沉淀过滤,过滤后的废水被送入厌氧反应器;
[0024]步骤3:厌氧反应器中的厌氧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废物进行分解,分解产生的气体沿废气收集区中与壳体外部相连通的排气管排出,处理后的废水经三相分离区中的出水口送出,在排水排气的过程中,气液混合物所携带的厌氧污泥颗粒经斜板沉降,流入污泥斗后送入厌氧反应区;
[0025]步骤4:经厌氧反应器排出的废水被再次送入好氧微生物处理池,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一步被分解,使其最终符合排放标准。
[002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二氧化碳完成传统的酸碱中和步骤,在处理过程中不向废水中添加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的有毒害化学物质,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等显著的优点。
【主权项】
1.一种碱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曝气池、滤清池、厌氧微生物处理池、好氧微生物处理池,其中曝气池底部设有曝气管,曝气管包括与外部二氧化碳气瓶相连接的曝气盘管,曝气盘管上设有曝气孔,曝气池的进水口处设有用于滤除废水中漂浮杂物的过滤格栅,曝气池上还设有出液口,滤清池的内壁设有缓降斜坡,滤清池的进水口经管道与曝气池的出液口相连接,滤清池的出水口与厌氧微生物处理池的入水口相连接,所述厌氧微生物处理池设有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的壳体自上而下分别为废气收集区、三相分离区和厌氧反应区,废气收集区设有排气管,厌氧反应区中填充厌氧污泥颗粒,厌氧反应区底部设有循环布水器,循环布水器与壳体下部的进水管相连接,三相分离区设有用于沉淀杂质的斜板分离模块以及位于斜板分离模块下部的污泥斗,三相分离区的壳体侧壁上开设出水口,出水口经水管与好氧微生物处理池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器中斜板分离模块采用两两间距为IlOmm的斜板组成,斜板倾斜角度为30-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微生物处理池底部设有曝气盘管,曝气盘管上设有曝气孔,曝气盘管与外部的气栗相连接。4.一种碱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碱性废水送入曝气池,曝气池底部的曝气盘通过外部二氧化碳气瓶大量送入二氧化碳,持续曝气20 -40h,使二氧化碳气体与废水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沉淀或溶于水的中性物质; 步骤2:曝气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滤清池,进行沉淀过滤,过滤后的废水被送入厌氧反应器; 步骤3:厌氧反应器中的厌氧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废物进行分解,分解产生的气体沿废气收集区中与壳体外部相连通的排气管排出,处理后的废水经三相分离区中的出水口送出,在排水排气的过程中,气液混合物所携带的厌氧污泥颗粒经斜板沉降,流入污泥斗后送入厌氧反应区; 步骤4:经厌氧反应器排出的废水被再次送入好氧微生物处理池,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一步被分解,使其最终符合排放标准。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碱性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曝气池、滤清池、厌氧微生物处理池、好氧微生物处理池,其中曝气池底部设有曝气管,曝气管包括与外部二氧化碳气瓶相连接的曝气盘管,曝气盘管上设有曝气孔,曝气池的进水口处设有用于滤除废水中漂浮杂物的过滤格栅,曝气池上还设有出液口,滤清池的内壁设有缓降斜坡,滤清池的进水口经管道与曝气池的出液口相连接,滤清池的出水口与厌氧微生物处理池的入水口相连接,所述厌氧微生物处理池设有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的壳体自上而下分别为废气收集区、三相分离区和厌氧反应区,废气收集区设有排气管,厌氧反应区中填充厌氧污泥颗粒。
【IPC分类】C02F9/14
【公开号】CN105645672
【申请号】
【发明人】姚明, 胡召堂, 李双建, 赵晓刚
【申请人】安徽省绿巨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