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转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95022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光纤转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与光电转换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光纤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光纤通讯系统将信息转换为光讯号输送传递,具有传输容量大、保密性好、迅速便利等许多优点,需由一发送端、一光纤转换器以及一接收端的设备达到传递目的,其中,所述光纤转接器用以转换及传递讯号。
[0003]目前的光纤收发装置常见两种型态,分别为尾纤型(pigtail)双向光学次模块(B1-direct1nal Optical Sub Assembly,B0SA)与承座型(receptacle)双向光学次模块,主要差别在于制作成本,若以角度实体接触(Angled Physical Contact,APC)型态而于传递过程中实现减少反射作为优先考虑,尾纤型双向光学次模块的制作成本因为其制造良率较高而较为便宜,而承座型双向光学次模块则因为实现APC接触时,其特定的接触斜面容易发生偏差使光轴偏离,进而使传递讯号衰减降低光纤通讯质量,制造良率较低,使得制作成本较为昂贵。
[0004]但考虑相关组件与装置的体积与空间限制,即使成本较高,一般大多是以承座型双向光学次模块作为光电转换的主要构成组件,以节省空间,实现可插拔小型化(SmallForm Factor Pluggable,SFP)的收发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转接装置,以较低的制作成本,还降低校正讯号时的相互干扰,而可快速且准确地完成组装及校正。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转接装置,连接一光讯号网络的光连接端子以及一电讯号网络的电连接端子,光纤转接装置包含有一外壳、一光纤包覆件、一光电转换器以及一光纤。外壳具有一光连接侧以及一电连接侧;光连接侧用以与光讯号网络连接,而电连接侧用以供与电讯号网连接;光纤包覆件呈现角度实体接触(Angled PhysicalContact, APC)的结构,设置于外壳内部接近光连接侧处,并用以讯号连接光连接端子;光电转换器设置于外壳内部接近电连接侧处,且光电转换器具有一电传输端以及一光传输端,电传输端讯号连接电连接端子;以及光纤设置于外壳内部,光纤一端连接光电转换器的光传输端,另一端连接光纤包覆件。
[0007]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部设有一固定杆,光纤绕设于固定杆上。
[0008]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电传输端具有一电讯号接收端子以及一电讯号发送端子,电讯号接收端子接收电讯号网络的电讯号;电讯号输出端子输出电讯号至电讯号网络。
[0009]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部还包含有一导轨,光纤绕设于导轨上。
[0010]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部具有一第一容室以及一第二容室,光纤设置于所述第一容室与所述第二容室间,所述第一容室设置于接近光连接侧,第二容室设置于接近电连接侧,光纤包覆件设置于第一容室中,而光电转换器设置于第二容室中。
[0011]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包覆件具有角度实体接触(Angled Physical Contact,APC)结构。
[0012]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是于外壳内部环绕光纤转接装置设置。
[0013]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光连接侧兼容于一承座型(receptacle)双向光学次模块的连接接口。
[0014]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外壳还具有一接头架,接头架设置于外壳内部,且光纤包覆件结合于接头架上而固定于外壳内部。
[0015]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采用的规格为ITU G.657B型号或是选用康宁耐弯绕光纤(Corning Clear Curve fiber)所制作而成。
[0016]由此,光电转换器通过电传输端接收电讯号网络的电讯号后,将其转换成光讯号,并自光传输端输出至光纤,并通过光纤包覆件输出至光讯号网络;另外,当光纤包覆件接收光讯号网络的光讯号后,经由光纤传输至光传输端,且光传输端接收到光讯号后,光电转换器将其转换成电讯号,并自电传输端输出至电讯号网络。
[0017]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以较低的制作成本外,还能降低校正讯号时的相互干扰,而可快速且准确地完成组装及校正,进而使组装人员可快速且准确地完成组装及校正。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光纤转接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2是图1的分解图。
[0020]图3是图1于仰视视角的内部结构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光纤转接装置的立体图。
[0022]图5是图4的分解图。
[0023]图6是图4于仰视视角的内部结构图。
[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光纤转接装置的立体图。
[0025]图8是图7的分解图。
[0026]图9是图7于仰视视角的内部结构图。
[0027]附图中符号说明:
[0028]100光纤转接装置,10外壳,1a光连接侧,1b电连接侧1c连接口,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第三壳体,14腔室,15第一容室,16第二容室,17接头架,17a卡槽,18固定杆,20光纤包覆件,30光电转换器,32光传输端,34电传输端,34a电讯号接收端子,34b电讯号发送端子,40光纤,200光纤转接装置,50光纤包覆件,51壳体,52光电转换器,54光纤,56腔室,58导轨,300光纤转接装置,60腔室,61壳体,62光纤,64光电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0030]请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纤转接装置100,用以连接一光讯号网络的光连接端子(图未示)以及一电讯号网络的电连接端子(图未示),以使两者产生的电讯号以及光讯号进行相互转换的传输媒体转换器。
[0031]光线转接装置100包含有一外壳10、一光纤包覆件20 (Furrule)、一光电转换器30以及一光纤40。
[0032]外壳10包含有一第一壳体11、一第二壳体12、一第三壳体13、一接头架17以及一固定杆18。第二壳体12与第三壳体13组接第一壳体11后构成两端相通的中空内部,夕卜壳10的一端为一光连接侧10a,光连接侧1a具有一连接口 1c提供光连接端子穿入,换言之,连接口 1c为母头的结构设计。光纤转接装置100的光连接侧1a兼容一可连结至承座型(receptacle)双向光学次模块的接口,而使得外壳10光连接侧1a的接口规格与公知承座型(receptacle)双向光学次模块的接口规格相同,以使外壳10的光连接侧1a可直接适用于原本连接至公知承座型双向光学次模块的光连接端子。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转接装置100可适用于使用公知承座型双向光学次模块的网络装置,而可直接替换公知的承座型双向光学次模块。另外,外壳10的另一端为一电连接侧10b,用以连接电讯号网络的电连接端子。
[0033]除上述设计外,本实用新型与公知承座型双向光学次模块于结构上的不同的地方,在于外壳10的一部分壁面隆起而额外形成一包覆式的腔室14,腔室14位于光连接侧1a与电连接侧1b间,且将外壳10的其它内部空间分隔出一第一容室15邻近光连接侧10a,以及一第二容室16邻近电连接侧10b。固定杆18是呈中空管状且一体成型于第一壳体11上,且当壳体11?13组装后,固定杆18位于腔室14中,接头架17设置于第一容室15与腔室14的交接处,而使接头架17 —部分位于第一容室15且另一部分位于腔室14。
[0034]在本实施例中,光纤包覆件20为角度实体接触(Angled Physical Contact,APC)型态或者是角度研磨连接(Angle Polished Connect)的结构,光纤包覆件20炭接于接头架17上的一卡槽17a,且一端朝向连接口 10c,另一端连接于光纤40的一端。其中,光纤包覆件20设置于光纤40的末端,用意是让光纤40在不需要熔接的情况下即可进行接续,使得接续及组装的作业能更快速方便。
[0035]光电转换器30设于第二容室16中而位于腔室14与电连接侧1b间,其功能是将电讯号转换成对应的光讯号、或是将光讯号转换成对应的电讯号,并具有一光传输端32以及一电传输端34,且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