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结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30150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结晶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结晶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结晶器。
【背景技术】
[0002]在结晶技术领域,现有的专业结晶设备主要有FC结晶器、Oslo结晶器、DTB结晶器、流化床结晶器,这些设备投资成本高、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所以多数厂家选用简单的立式搅拌槽作为结晶器。现有的立式搅拌槽结晶器存在如下缺点:(1)出料口设在搅拌槽下部,析出的晶体沉降到底部后易造成出料口堵塞,生产中需用蒸汽或热水溶解出料口晶体后方能放料,严重时造成槽体底部晶体过多,导致搅拌桨抱死烧坏电机;(2)搅拌桨采用框式或丁字型,容易使晶浆形成层流,晶核和溶液接触不充分,新析出的晶体不能在现有晶核的基础上生长,造成广品晶粒细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卧式结晶器,使晶浆混合充分均匀,避免破晶体颗粒,出料口不易堵塞。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卧式结晶器,包括呈卧式放置的晶浆槽体、冷却水装置、驱动系统及支撑系统;晶浆槽体上设置进出料口和观察口 ;冷却水装置与晶浆槽体焊接固定,冷却水装置包括冷却水夹套及分别设置在冷却水夹套两端的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 ;冷却水装置的外部设置驱动轮毂和支撑轮毂,驱动轮毂上设置驱动系统,支撑轮毂上设置支撑系统。
[0006]较佳地,所述进出料口上设置阀门,通过阀门与进出料口管道连接。
[0007]较佳地,所述晶浆槽体为圆柱型,进出料口设置在晶浆槽体的圆柱柱面底端。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晶浆槽体为圆柱型,进出料口设置在晶浆槽体的圆柱侧面与柱面交界处。
[0009]较佳地,所述进出料口和观察口分设在晶浆槽体的两端,径向角度大于等于30°。
[0010]较佳地,所述观察口上设置有盖板和密封垫,密封垫设置在盖板与观察口之间。
[0011]较佳地,所述驱动轮毂上设有齿轮,通过与驱动系统连接。
[0012]较佳地,所述驱动轮毂与用于改变驱动轮毂的速度的驱动电机连接。
[0013]较佳地,所述晶浆槽体靠近观察口一端的支撑轮毂为可调升降轮毂,通过调整支撑轮毂与水平面形成一倾斜角。
[0014]较佳地,所述结晶器还包括连接在冷却水出口的冷却水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晶浆混合充分,出料口不易被晶体堵塞,且能有效保证晶体颗粒大小,结构简单,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1、晶浆槽体;2、晶浆;3、进出料口 ;4、观察口 ;5、冷却水夹套;6、冷却水进口 ;7、冷却水;8、冷却水出口 ;9、冷却水槽;10、驱动轮毂;11、支撑轮毂;12、驱动系统;13、支撑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卧式结晶器,能有效解决立式搅拌槽结晶存在的晶浆混合不充分、出料口易被晶体堵塞、晶体颗粒小等问题。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0021]实施例1
[002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结晶器,包括晶浆槽体1、冷却水装置、驱动系统12及支撑系统13。结晶槽体I为圆柱型,卧式放置,晶浆槽体I上设置进出料口 3和观察口 4。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进出料口 3可以为进料口和出料口共用,也可以进一步分为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晶浆槽体I为圆柱型,进出料口 3设置在晶浆槽体I的圆柱柱面底端。所述进出料口 3和观察口 4分设在晶浆槽体I的两端,径向角度大于等于30°。当进出料口 3设置在晶浆槽体I的圆柱柱面底端时,径向角度为180°时为最佳。所述进出料口 3上设置阀门,通过阀门与进出料口管道连接。所述观察口 4上设置有盖板和密封垫,密封垫设置在盖板与观察口 4之间。
[0023]冷却水装置与晶浆槽体I焊接固定,冷却水装置包括冷却水夹套5及分别设置在冷却水夹套5两端的冷却水进口 6和冷却水出口 8。冷却水装置以外夹套的形式加装冷却水夹套。冷却水进口 6和冷却水出口 8开在晶浆槽的轴线两端,且出水口直径大于进水口直径的50%。所述结晶器还包括连接在冷却水出口 8的冷却水槽9。
[0024]冷却水装置的外部设置驱动轮毂10和支撑轮毂11,驱动轮毂10上设置驱动系统12,支撑轮毂11上设置支撑系统13。所述驱动轮毂10上设有齿轮,通过与驱动系统12连接,所述驱动轮毂10与用于改变驱动轮毂的速度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晶浆槽体I靠近观察口一端的支撑轮毂11为可调升降轮毂,通过调整支撑轮毂11与水平面形成一倾斜角。
[0025]如图1所示,冷却水夹套5外部分布最少两个轮毂,其中一个轮毂带有齿轮。驱动系统12和支撑系统13作用于冷却水夹套5外的轮毂,驱动轮毂10带有齿轮,旋转速度通过驱动电机的变频可调;支撑轮毂11表面光滑。晶浆槽体I的观察口 4 一端可以通过支撑系统,撑起一定的坡度(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利于出料时能将晶浆槽内的物料全部倒出。
[00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进出料口 3和观察口 4均通过焊接突出在冷却水夹套5-10cm。且出水口直径大于进水口直径的50%。驱动系统12和支撑系统13作用于冷却夹套外5的轮毂,驱动轮毂10带有齿轮,位于结晶槽体I的中部;2个支撑轮毂11对称分布在驱动轮毂10的两侧,其中冷却水7进水端的支撑轮毂11可以升降。
[0027]将刚浓缩好的硫酸钴浓缩液(晶浆2)通过进出料口 3泵入此结晶槽体1,开启驱动系统12,以一定速度旋转结晶器。自然冷却0.5-1小时,再从冷却水进口 6通入冷却水冷却,待水冷8-10小时降温至25-40摄氏度后停止通冷却水,关闭驱动系统12 (假设出料口在结晶器的正上方,若进出料口为公用,那么就通过进出料口 3放出晶体)。将出料口与接料软管相连,开动驱动系统12,使出料口缓慢旋转至结晶槽体I的正下方,旋转至正下方时晶浆2基本放空。提升冷却水7进水端,使结晶槽倾斜5-15度,再用母液从观察口 4冲洗晶浆槽体I。
[0028]实施例2
[0029]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2所述晶浆槽体I为圆柱型,进出料口 3设置在晶浆槽体I的圆柱侧面与柱面交界处。所述进出料口 3和观察口 4分设在晶浆槽体I的两端,径向角度大于等于30°。当进出料口 3设置在晶浆槽体I的圆柱侧面与柱面交界处时,径向角度为90°时最佳。其他结构和工作流程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0030]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施例1与实施例2所记载的整个卧式结晶器的旋转既能使晶浆混合均匀,又不会破坏其颗粒,还能使沉降在出料口内的晶体因重力作用进入溶液而不在出料口聚集;出料口口径大,出料口和受液槽之间可以通过大通道的下料斗连接,在出料结束时通过观察口用母液清洗晶浆槽体。
[0031]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卧式结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卧式放置的晶浆槽体(1)、冷却水装置、驱动系统(12)及支撑系统(13);晶浆槽体(I)上设置进出料口(3)和观察口(4);冷却水装置与晶浆槽体(I)焊接固定,冷却水装置包括冷却水夹套(5)及分别设置在冷却水夹套(5)两端的冷却水进口(6)和冷却水出口(8);冷却水装置的外部设置驱动轮毂(10)和支撑轮毂(11),驱动轮毂(10 )上设置驱动系统(12 ),支撑轮毂(11)上设置支撑系统(1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料口(3)上设置阀门,通过阀门与进出料口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浆槽体(I)为圆柱型,进出料口( 3 )设置在晶浆槽体(I)的圆柱柱面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浆槽体(I)为圆柱型,进出料口(3)设置在晶浆槽体(I)的圆柱侧面与柱面交界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料口(3)和观察口(4)分设在晶浆槽体(I)的两端,径向角度大于等于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口(4)上设置有盖板和密封垫,密封垫设置在盖板与观察口(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毂(10)上设有齿轮,通过与驱动系统(1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毂(10)与用于改变驱动轮毂的速度的驱动电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浆槽体(I)靠近观察口一端的支撑轮毂(11)为可调升降轮毂,通过调整支撑轮毂(11)与水平面形成一倾斜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卧式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还包括连接在冷却水出口( 8 )的冷却水槽(9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结晶器,包括呈卧式放置的晶浆槽体、冷却水装置、驱动系统及支撑系统;晶浆槽体上设置进出料口和观察口;冷却水装置与晶浆槽体焊接固定,冷却水装置包括冷却水夹套及分别设置在冷却水夹套两端的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冷却水装置的外部设置驱动轮毂和支撑轮毂,驱动轮毂上设置驱动系统,支撑轮毂上设置支撑系统。所述驱动轮毂与用于改变驱动轮毂的速度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晶浆槽体靠近观察口一端的支撑轮毂为可调升降轮毂,通过调整支撑轮毂与水平面形成一倾斜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晶浆混合充分,出料口不易被晶体堵塞,且能有效保证晶体颗粒大小,结构简单,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IPC分类】B01D9-02
【公开号】CN204337817
【申请号】CN201420755067
【发明人】付海阔, 秦汝勇, 林春明, 黄铁熙
【申请人】英德佳纳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