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6792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雷火灸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品,尤其涉及一种雷火灸具。
【背景技术】
[0002]艾条是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形长卷,艾条主要用于艾灸。艾灸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药外治法,可温经散寒,行气血,逐寒湿,适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等症。
[0003]而艾灸施于穴位,通过热和能量输入,引起人体“应激反应”,调动经脉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从而疏通脏腑,加速皮肤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艾灸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合患者在家中使用,配合医师治疗,以巩固疗效,也适合百姓居家保健。
[0004]而传统的艾灸,普通人难以驾驭,但是使用灸具,传统结构的灸具又因为其结构原因,存在以下问题:1,操作繁琐,安装固定艾灸比较困难;2,因为其结构原因,不能够随时调整艾灸距离皮肤的位置,温度难以控制,所以使用者的舒适感不强;3,艾灸的灰不容易收纳,及其容易烫伤用户的皮肤。均不利于家庭用户自己进行艾灸。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用简单方便,能够控温、患者舒适感强,同时安全性好的的雷火灸具,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0006]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雷火灸具,包括手握支架,艾灸盒组,艾灸盒组通过连接杆与手握支架连接,连接杆与手握支架铰接,艾灸盒组通过连接杆实现与手握支架的转动连接,艾灸盒组之间还具有伸缩杆,艾灸盒组包括中空外管与套管,中空外管端部腔体内具有环形止挡,套管插套在中空外管的腔体内,并通过环形止挡固定,套管的内腔具有艾灸架,中空外管的端部具有可拆卸的接灰网。
[0008]所述连接杆与艾灸盒组之间通过万向球头组实现转动连接。
[0009]所述中空外管与套管上均开有固定通孔,套管可在中空外管的腔体内上下移动,并通过固定栓固定。
[0010]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盒分为中空外管与套管,而艾条放置在套管内,所以中空外管是不会发烫的,不容易烫伤使用者的皮肤。
[0011]而艾灸盒组通过连接杆与手握支架连接,连接杆与手握支架铰接,艾灸盒组通过连接杆实现与手握支架的转动连接,艾灸盒组之间还具有伸缩杆,且连接杆与艾灸盒组之间具有万向球头组,这样艾灸盒组的位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而进行各种调整,首先人体穴位很多都是对称的,例如在人体背部进行治疗时,可以通过调整伸缩杆以及连接杆,实现两个艾灸盒组之间的距离调整,方便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对应到其背部的对称穴位,而由于艾灸盒组上都装有万向球头组,通过其与连接杆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得艾灸盒组自身能够向各个方向转动,不需要患者费力得通过调整自身手腕,只需要转动艾灸盒组便可以方便对应患者身体上的各个穴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利于对各种穴位的艾灸。
[0012]而套管的内腔具有艾灸架,中空外管的端部具有可拆卸的接灰网,这样的结构使得艾条能够很容易得放置固定,同时烟灰不会与患者皮肤接触,不会烫伤患者。
[0013]又中空外管与套管上均开有固定通孔,套管可在中空外管的腔体内上下移动,并通过固定栓固定,这样使用者就能够通过控制套管在中空外管内的上下位移,来带动套管内的艾条的位置,达到控制温度的作用。
[0014]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全面实施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使用简单,舒适感强、安全性好,容易控温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艾灸盒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手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如附图1~3所示,。
[0020]如图1~3所示,一种雷火灸具,包括手握支架1,艾灸盒组2,艾灸盒组2通过连接杆3与手握支架I连接,连接杆3与手握支架I铰接,艾灸盒组2通过连接杆3实现与手握支架I的转动连接,艾灸盒组2之间还具有伸缩杆4,艾灸盒组2包括中空外管5与套管6,中空外管5端部腔体内具有环形止挡5-1,套管6插套在中空外管5的腔体内,并通过环形止挡5-1固定,套管6的内腔具有艾灸架7,中空外管5的端部具有可拆卸的接灰网8。
[0021]如图1~3所示,所述连接杆3与艾灸盒组2之间通过万向球头组9实现转动连接。
[0022]如图1~3所示,所述中空外管5与套管6上均开有固定通孔10,套管6可在中空外管5的腔体内上下移动,并通过固定栓11固定。
[002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要将雷火灸放入套管6内的艾灸架7上,将套管6放置在中空外管5的内腔,如需改变雷火灸治疗时的温度,可将套管6在中空外管5的腔体内上下移动,到达合适位置时,通过固定栓11固定,此时,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要求,调整艾灸盒组2之间的距离,并转动艾灸盒组2,使其对应自身的穴位,即可进行治疗。
【主权项】
1.一种雷火灸具,包括手握支架(1),艾灸盒组(2),艾灸盒组(2)通过连接杆(3)与手握支架(I)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杆(3)与手握支架(I)铰接,艾灸盒组(2)通过连接杆(3)实现与手握支架(I)的转动连接,艾灸盒组(2)之间还具有伸缩杆(4),艾灸盒组(2)包括中空外管(5)与套管(6),中空外管(5)端部腔体内具有环形止挡(5-1),套管(6)插套在中空外管(5)的腔体内,并通过环形止挡(5-1)固定,套管(6)的内腔具有艾灸架(7),中空外管(5)的端部具有可拆卸的接灰网(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火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与艾灸盒组(2)之间通过万向球头组(9 )实现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火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外管(5)与套管(6)上均开有固定通孔(10),套管(6)可在中空外管(5)的腔体内上下移动,并通过固定栓(11)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是一种雷火灸具,包括手握支架,艾灸盒组,艾灸盒组通过连接杆与手握支架连接,连接杆与手握支架铰接,艾灸盒组通过连接杆实现与手握支架的转动连接,艾灸盒组之间还具有伸缩杆,艾灸盒组包括中空外管与套管,中空外管端部腔体内具有环形止挡,套管插套在中空外管的腔体内,并通过环形止挡固定,套管的内腔具有艾灸架,中空外管的端部具有可拆卸的接灰网为主要特征,具有整体使用简单方便,能够控温、患者舒适感强,同时安全性好等特点。
【IPC分类】A61H39/06
【公开号】CN204709376
【申请号】CN201520363897
【发明人】朱红波, 张霞明
【申请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