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彩沙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5705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然彩沙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水砖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具有I形结构的一种天然彩沙透水砖。
【背景技术】
[0002]砖作为一种地面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家庭以及公共设施。目前,在公园铺设了使用大量的透水砖,达到了美观、整洁等效果。但是,透水砖采用用水泥进行连接,不透气,对土壤的活性、土壤中的生物和微生物以及一些植物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据专家论证,透水砖或者水泥的密实和不透气将会导致其下的土壤失去活性,成为死区。因此,尽量保证土壤能够透气,充满活性,目前常用的透水砖结构形状比较单一规则,铺设时直接与地面接触,透水砖和地面的粘结性比较差,时间久了会松动翘起,下雨的积水会在行人踩踏时从连接处溅出给行人带来不便,给行人的安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I形结构的一种天然彩沙透水砖,该透气砖采用自身特殊结构连接,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在该透水砖内部增设储水装置,并且在透水砖表面增加凸起和透水砖两头增设相互对应的凹槽,达到透水和安全方便的目的。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种天然彩沙透水砖,包括透水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砖本体为I形结构,所述的透水砖本体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菱形防滑凸起,下表面设置有锥形凸起,所述的透水砖本体按照长度从上到下依次分为上段、中段、下段三部分,所述的上段设置有L形凹槽,对应的下段上设置有倒L形凹槽,所述的中段两侧均设置为梯形槽结构。
[0006]上述一种天然彩沙透水砖,所述的菱形防滑凸交汇处均设置有进水孔。
[0007]上述一种天然彩沙透水砖,所述的梯形槽为等腰梯形槽。
[0008]上述一种天然彩沙透水砖,所述的上段和下段的宽度相等。
[0009]上述一种天然彩沙透水砖,所述的等腰梯形槽上底的长度等于上段和下段宽度的和。
[0010]上述一种天然彩沙透水砖,所述的透水砖本体内部设置有矩形水盘,所述的进水孔与矩形水盘相连通。
[0011]上述一种天然彩沙透水砖,所述的矩形水盘两端对应设置有贯穿透水砖本体的圆形排水孔。
[001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形透水砖通过增加排水通道和储水装置,提高砖本身的透水性能,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廉,设计新颖,安全可靠,实用性较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沿长度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性的实施例铺设简图;
[0016]图中:1-菱形防滑凸起,2-锥形凸起,3-上段,4-中段,5-下段,6-L形凹槽,7_倒L形凹槽,8-梯形槽,9-进水孔,10-矩形水盘,11-圆形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天然彩沙透水砖,使用彩沙作为原料,制作出来的透水砖颜色均匀,不会出现掉色现象,包括透水砖本体,所述的透水砖本体为I形结构,所述的透水砖本体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菱形防滑凸起1,设置菱形防滑凸起I可以增加鞋底与透水砖的摩擦性,人走在上面不容易滑倒,并且菱形防滑凸起I的面积相对较大,与鞋底的接触面积大,并且呈对角线整齐排列,人走在上面不会出现硌脚或者是被姅倒等现象,下表面设置有锥形凸起2,现在的公园人行道上的透水砖底部为平面,砖面直接与土壤接触,透水砖之间的连接处用水泥粘接,时间长连接处的水泥就会自行脱落,遇到下雨的天气,去公园游玩的行人踩上去就会使透水砖翘起溅起一身的脏水,在所述的透水砖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锥形凸起2,在铺设的时候锥形凸起2会插入到地面中,起到地粧的作用,使得透水砖和地面之间的连接更加坚固紧密,透水砖不容易松动,所述的透水砖本体按照长度从上到下依次分为上段3、中段4、下段5三部分,所述的上段3设置有L形凹槽6,对应的下段5上设置有倒L形凹槽7,当透水砖铺设的时候正好前一块透水砖的下段5的倒L形凹槽可以卡接在后一块透水砖上段3的L形凹槽6上,按照这样的方式铺设的透水砖不容易出现翘起的现象,所述的中段4两侧均设置为梯形槽8结构。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菱形防滑凸I交汇处均设置有进水孔9,遇到大雨天气,如果路面雨水不能及时排走的话就会造成积水,透水砖的湿滑度增加,并且会使得行人的鞋子进水,给行人带来潜在的危险和不便,在透水砖上表面的菱形防滑凸I交汇处均设置有进水孔9,当雨水比较多的时候一部分通过菱形防滑凸起I之间的缝隙排出,一部分可以通过进水孔9排入透水砖内部,然后通过透水砖之间的缝隙直接渗透到地面,解决了透水砖路面积水的冋题。
[0019]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的梯形槽8为等腰梯形槽8,所述的上段3和下段5的宽度相等,所述的等腰梯形槽上底的长度等于上段3和下段5宽度的和,所属的透水砖本体为I形结构,并且透水砖本体两端宽度相等,中间宽度是两端宽度的和,并且中段4的形状为等腰梯形槽8,当透水砖铺设的时候两块透水砖的两端对接正好可以卡接在一块透水砖的等腰梯形槽8中间,实现无缝对接,本实施例中的透水砖铺设之后可以不用水泥粘接,很好的保护了土壤的透气性,不会使得透水砖下部土壤变为“死区”。
[0020]如图2所示,所述的透水砖本体内部设置有矩形水盘10,所述的进水孔9与矩形水盘10相连通,所述的矩形水盘10两端对应设置有贯穿透水砖本体的圆形排水孔11,当水通过进水孔9流入透水砖本体的时候,在透水砖本体内部设置一个矩形水盘10,并且在矩形水盘10沿透水砖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各开设一个圆形排水孔11,水流如矩形水盘10之后达到一定的水平面之后会通过圆形排水孔11排出透水砖本体之外,通过缝隙流入地下,圆形排水孔11设置在矩形水盘10靠上的位置,当矩形水盘10内部的水平面达不到圆形排水孔11的位置时,水流就会储存在矩形水盘10的内部,当天气干燥的时候就会通过进水孔9蒸发,降低透水砖表面的温度,可以得到很好的资源利用。
[0021]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天然红沙透水砖,它包括透水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砖本体为I形结构,所述的透水砖本体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菱形防滑凸起,下表面设置有锥形凸起,所述的透水砖本体按照长度从上到下依次分为上段、中段、下段三部分,所述的上段设置有L形凹槽,对应的下段上设置有倒L形凹槽,所述的中段两侧均设置为梯形槽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红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菱形防滑凸交汇处均设置有进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红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形槽为等腰梯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红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段和下段的宽度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天然红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腰梯形槽上底的长度等于上段和下段宽度的和。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然红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砖本体内部设置有矩形水盘,所述的进水孔与水盘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天然红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盘两端对应设置有贯穿透水砖本体的圆形排水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彩沙透水砖,包括透水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砖本体为I形结构,所述的透水砖本体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菱形防滑凸起,下表面设置有锥形凸起,所述的透水砖本体按照长度从上到下依次分为上段、中段、下段三部分,所述的上段设置有L形凹槽,对应的下段上设置有倒L形凹槽,所述的中段两侧均设置为梯形槽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形透水砖通过增加排水通道和储水装置,提高砖本身的透水性能,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廉,设计新颖,安全可靠,实用性较大。
【IPC分类】E01C11/24, E01C15/00
【公开号】CN204780524
【申请号】CN201520448669
【发明人】马健骊, 谢利超, 王会朋, 杨黎明, 张伯淼
【申请人】马健骊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