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方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56319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方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异形绝缘材料的专用生产设备,尤其是关于一种卷制方形绝缘管用的方管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方形绝缘管广泛用于变压器行业中非晶合金等节能变压器绝缘产品中,属高端新型变压器所使用的绝缘材料,是我公司近年来研发的一种新型产品,要求模具品种多,工期短,一客户一设计,具体做法是将玻纤布经过胶槽直接卷制在方管模具上一次成型,经过80度?200度高温烘烤后,整修即可。
[0003]传统模具的制作工艺是:1、选择厚度为16mm的Q235钢板,2、根据尺寸要求,用半自动气割下四个规定尺寸的钢板,3、取其中两个相同尺寸的钢板,用铣床在钢板两端打破口,
4、四个钢板方形设置,且打破口的两个钢板相对设置,在打破口处满焊方法连接相邻两个钢板,边焊边校正,然后打磨焊口,5、用铣床进行精加工,6、用磨床进行锥度加工,7、焊接堵头和托头,打磨焊点。传统模具的加工工艺繁琐,生产周期长,一般要7天左右,成本高,费用一般在4000元以上,制作出的模具不仅太重,操作不方便,而且是一次性产品,造成浪费。后改用木头材质,虽然工期有所缩短,成本也降到1000元左右,但在卷制过程中,高温烘焙会造成模具碳化,无法继续使用,而且很难满足模具四个圆弧角为半径2mm以上的精度要求,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公开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的方管模具,缩短模具的制作周期,提高模具的品质。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方管模具,由两个折弯成槽形的钢板对接构成,所述两个钢板均具有水平段和位于水平段两端的两个L型段,L型段分为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两部分,第一支板的一端连接水平段且连接部位的圆弧角半径是2_以上,两个钢板通过第二支板焊接组成方管,两个水平段通过位于方管内的加强撑板支撑固定。
[0006]所述方管模具还包括设在两端并与其截面尺寸相同的两个堵头、以及分别焊接在两个堵头中心的两个托头。
[0007]所述加强撑板由两个相同的槽型板组成,该两个槽型板对接设置形成工形的截面或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0008]所述加强撑板由一个连接板和焊接在该连接板两端的两个第三支板组成工形,并连接所述两个钢板中水平段的中部。
[0009]所述钢板为2mm?4mm厚的Q235冷钢板。
[0010]优选的,所述钢板为2.5mm厚的Q235冷钢板。
[00?1 ] 所述加强撑板为2mm?4mm厚的Q235冷钢板。
[0012]优选的,所述加强撑板为2.5mm厚的Q235冷钢板。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4]1、结构简单实用,由两个弯折成槽形的钢板对接构成,用加强撑板对内部进行有效加强,更好的保证了模具的平整度和稳定性,操作轻便不变形,连接部采用点焊焊接,制作周期短,只需0.5天,成本低廉,约300元?400元;
[0015]2、根据圆弧角的要求,在折弯成槽形的钢板时,折弯机可以做出半径为2mm以上范围内的圆弧角,使槽形的钢板的水平段与第一支板连接部位具有精度符合要求的圆弧角;
[0016]3、优选厚度是2mm?4mm的Q235材质冷钢板,平面度和粗糙度均能达到模具精度的要求;
[00? 7] 4、本实用新型方管模具的公差在土 0.5mm?土 I.0mm之间,脱模锥度在土 0.5mm?±1.0mm之间,公差无误,质量有保证。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图4是图1沿A-A的四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0]1:钢板,2:水平段,3:L型段,31:第一支板,32:第二支板,4:加强撑板,41:槽型板,42:连接板,43:第三支板,5:堵头,6:托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用新型的方管模具用于卷制方形绝缘管,可制作出改进的方管模具,该方管模具优选厚度是2mm?4mm的Q235材质冷钢板,平面度和粗糙度均能达到模具精度的要求。
[0022]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方管模具由两个折弯成槽形的钢板I对接构成,所述两个钢板I均具有水平段2和位于水平段2两端的两个L型段3,L型段3分为第一支板31和第二支板32两部分,第一支板31的一端连接水平段2且连接部位的圆弧角半径是2mm以上,两个钢板I通过第二支板32焊接组成方管,两个水平段2通过位于方管内的加强撑板4支撑固定。
[0023]在方管模具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堵头5,堵头5与方管模具的截面尺寸相同,两个堵头5中心分别焊接有托头6,两个托头6的中心轴线与方管模具的中心轴线重合,便于使用。
[0024]如图3?图4,所述加强撑板4由两个相同的槽型板41组成,该两个槽型板41对接设置形成工形的截面(图4)或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图3)。
[0025]或者,如图2,所述加强撑板4由一个连接板42和焊接在该连接板42两端的两个第三支板43组成工形,并连接所述两个钢板I中水平段2的中部。
[0026]所述钢板1(水平段2和L型段3)为2mm?4mm厚的Q235冷钢板,优选厚度是2.5mm。加强撑板4也为2mm?4mm厚的Q235冷钢板,优选厚度是2.5mm。
[0027]方管模具的制作工艺是:
[0028]步骤1、用剪板机剪出规定尺寸的两个钢板、两个撑板;
[0029]步骤2、用折弯机将每个钢板的两边分别对称折弯成直角,构成水平段2和两个第一支板31,折弯机可以做出半径为2mm以上的圆弧角,使钢板折弯成的水平段2与第一支板31连接部位具有精度符合要求的圆弧角,将第一支板31再次向内折弯成直角,构成L型段3;
[0030]步骤3、将两个撑板两边分别折弯成直角,使之成为槽型板41,两个槽型板41对称设置,点焊两个槽型板41的接触面使之成为工形的加强撑板4;
[0031]步骤4、将两个槽形的钢板I的第二支板32焊接,使两个钢板I组成方管,边点焊边校正,再将加强撑板4焊接在相对设置的水平段2的中部,对两个槽形的钢板I起固定支撑的作用;
[0032]步骤5、方管模具两端分别焊接堵头5,两个托头6分别焊接在两个堵头5中心,托头6的中心轴线与方管模具的中心轴线重合,打磨焊点。
[0033]所述两个槽形的钢板I之间、加强撑板4与钢板I之间的焊接方法,以及将强撑板4的焊接方法均为点焊。
[0034]需要说明的是,组成加强撑板4的两个槽型板41的接触面可以不用点焊在一起,例如,可以贴紧放置成工形并焊接好与钢板接触的面即可(如图4),也可以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如图3),只要能对方管模具内部起到稳定的支撑加强作用即可。另外,加强撑板4也可是一个连接板42和两个第三支板43组成,将两个第三支板43的中部分别焊接在连接板42的两端组成工形的加强撑板4(如图2),然后焊接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水平段2中部。
[0035]本实用新型的方管模具能满足四个圆弧角半径为2mm以上的结构要求,与传统模具相比,该方管模具优选厚度是2_?4_的Q235材质冷钢板,结构简单实用,由两个折弯成槽形的钢板I对接构成,用加强撑板4对内部进行有效加强,更好的保证了模具的平整度和稳定性,操作轻便不变形,连接部采用点焊焊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降低了制作成本。
【主权项】
1.一种改进的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由两个折弯成槽形的钢板(I)对接构成,所述两个钢板(I)均具有水平段(2)和位于水平段(2)两端的两个L型段(3),L型段(3)分为第一支板(31)和第二支板(32)两部分,第一支板(31)的一端连接水平段(2)且连接部位的圆弧角半径是2mm以上,两个钢板(I)通过第二支板(32)焊接组成方管,两个水平段(2)通过位于方管内的加强撑板(4)支撑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的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模具还包括设在两端并与其截面尺寸相同的两个堵头(5)、以及分别焊接在两个堵头(5)中心的两个托头(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撑板(4)由两个相同的槽型板(41)组成,该两个槽型板(41)对接设置形成工形的截面或间隔一定距离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撑板(4)由一个连接板(42)和焊接在该连接板(42)两端的两个第三支板(43)组成工形,并连接所述两个钢板(I)中水平段的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I)为2mm?4mm厚的Q235冷钢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I)为2.5mm厚的Q235冷钢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撑板(4)为2mm?4mm的Q235冷钢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撑板(4)为2.5mm厚的Q235冷钢板。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方管模具,由两个折弯成槽形的钢板对接构成,所述两个钢板均具有水平段和位于水平段两端的两个L型段,L型段分为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两部分,第一支板的一端连接水平段且连接部位的圆弧角半径是2mm以上,两个钢板通过第二支板焊接组成方管,两个水平段通过位于方管内的加强撑板支撑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可以做出半径为2mm以上范围内的圆弧角,操作轻便不变形,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廉,质量有保证。
【IPC分类】B29C53/82
【公开号】CN205167533
【申请号】CN201520936351
【发明人】杨胜华, 张红垒, 袁小平, 盖皓, 刘韶军
【申请人】许绝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