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0840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一概念,体现了城市对雨水一一这一主要的淡水资源的科学化处理和再利用,不仅解决城市积水的问题,同时还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
[0003]现有技术中对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有所体现的技术方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1746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的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集水井和收集城市雨水的收集装置,所述的收集装置包括与集水井相连接的道路雨水收集管、与道路雨水收集管相连接的屋面雨水收集管和绿地雨水收集装置,所述的集水井内设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下端插入到集水井的底部,所述抽水管上串装有水栗,道路雨水收集管、屋面雨水收集管将来自道路和屋面的雨水汇流后,经过过滤器过滤,绿地雨水收集装置收集的雨水,通过碎石层和渗透层的双重过滤,再流入集水井中,水栗将水从集水井抽出用于绿地浇灌。
[0004]虽然上述方案对收集的雨水进行了过滤,但如果希望得到更清洁的水质,势必需要将过滤器的过滤孔设置的更小,但过小的过滤孔又可能导致通水效率太低或更容易造成堵塞,而绿地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到的雨水也难以滤除其中较小的细沙等杂质,因为绿地本身就含有大量小颗粒细沙,因此该方案仅能对水进行滤去大颗粒杂质的粗过滤,而不能细过滤,这也是该方案中集水井收集到的水只能用于绿地的浇灌的原因,因为水中含有较多的小颗粒杂质。
[0005]为得到更清洁的雨水,能更广泛地应用于诸如冲厕、景观用水及其他适应中水水质标准的用水,申请号为20131026768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水处理过程中加入了沉淀池,能对粗过滤的雨水进行进一步的沉淀,去除水中悬浮的小颗粒,但对于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而言,其前身一一排水系统的最主要功能仍旧要保证城市道路、绿地等设施的可靠排水,特别在沿海地区如浙沪一带,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时,对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更是严峻的考验,而现有技术的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实质上仅给收集到的雨水一滞留空间,在较大的降雨量的情况下,势必导致提供该滞留空间的集水井及沉淀池等装置的积水空间饱和,难以保证可靠排水。因此提供一种既能保证城市道路的可靠排水,又能提供较清洁的回收雨水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既能保证城市道路的可靠排水,又能提供较清洁的回收雨水。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道路雨水收集装置和绿地雨水收集装置,道路雨水收集装置和绿地雨水收集装置均连通至集水池,集水池连通沉淀池,沉淀池连通蓄水池,还包括虹吸排水装置,该虹吸排水装置具有一排水管路,该排水管路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位于集水池或沉淀池内,出水口用于连通排水空间,所述虹吸排水装置用以在集水池或沉淀池内的积水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自行发生虹吸现象将积水排向排水空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经道路雨水收集装置和绿地雨水收集装置汇流至集水池内,集水池用于积存雨水并进一步将积水输送至沉淀池,沉淀池对雨水进行沉淀,去除细小的悬浮颗粒杂质,再进一步将上层较清洁的积水向蓄水池方向溢流,由此蓄水池内得到中水水质的积水,具有更广泛的再利用范围,同时,在遇到强降水,积水很大时,由于集水池或沉淀池提供的雨水的滞留空间几乎被填满,此时即达到需要利用虹吸排水装置迅速排水的预设水位,虹吸排水装置排水管路内产生负压,积水由进水口被吸入,穿过排水管路由出水口排入排水空间,直至集水池或沉淀池内积水水位下降至进水口以下,由于虹吸现象的作用,排水速度快,排水能力可靠,同时低于沉淀池溢流高度以下的蓄水池内的较为清洁的积水又得以续存,既保证城市道路的可靠排水,又提供较清洁的回收雨水。
[0010]进一步,所述虹吸排水装置为一呈U形的虹吸管,该虹吸管的弯曲部分的于竖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所在水平面为所述预设水位。
[0011]U形的虹吸管为用于产生虹吸现象的最精简设置,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安装,当积水水位达到虹吸管弯曲部分的于竖直方向的中间位置所在平面时,即积水向出水口所在侧流出,使排水管路内产生负压,引发虹吸管产生虹吸现象。
[0012]进一步,所述虹吸排水装置还设有辅助虹吸发生组件,该辅助虹吸发生组件用于在集水池或沉淀池内的积水水位未达到预设水位时,人为可控地使排水管路内产生引发虹吸现象的负压。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辅助虹吸发生组件,人为可控使排水管路内产生引发虹吸现象的负压,使虹吸排水装置发生虹吸现象,能控预测地对集水池或沉淀池进行预排水,同时集水池或沉淀池底部长期使用存在较多淤泥杂质,虹吸排水能将底部淤泥杂质一同带出,起到清理的作用,主动地进行虹吸排水可作为定期清理手段。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其一具体设置,所述辅助虹吸发生组件为设置于排水管路出水口一侧上方的存水桶,该存水桶连接排水管路并于两者连接处设置一人为可控的阀门,存水桶内用于积存液体,存水桶内还设有可漂浮于液体之上的浮板,在阀门开启时,存水桶内液体注入排水管路并流向出水口,存水桶内液体流尽,失去浮力的浮板即刻封闭阀门,使排水管路内产生足以引发虹吸现象的负压。
[0015]需要通过辅助虹吸组件主动虹吸排水时,预先在存水桶内积存足够多的液体,SP使在进水口一侧水位较低时,预存的液体注入排水管路内并流向出水口,这一阶段由体液封闭开启的阀门的阀口,当液体流进,浮板封闭阀口,使排水管路始终保持密封状态,满足虹吸现象发生的其一必要条件,同时液体的流动使排水管路内产生负压,在大气压作用下,进水口一侧排水管路内的液位上升,越过预设水位并继续向出水口流动,引发虹吸现象。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具体设置,所述辅助虹吸发生组件为一设置于进水口一侧的排水管路的提升栗。
[0017]需要通过辅助虹吸组件主动虹吸排水时,即使沉淀池或集水池内实际水位较低,通过提升栗将进水口一侧排水管路内的积水抬升至预设水位,积水向出水口进一步流入,最终产生负压,引发虹吸排水。
[0018]进一步,所述出水口设有自排水管路向排水空间方向导通的单向阀,该单向阀自然状态下封闭。
[0019]排水空间一侧的环境条件多样,采用上述设置,使出水口仅在虹吸排水时打开,而常态下关闭,避免排水空间与集水池或沉淀池持续保持连通,可能带来的污染问题。
[0020]进一步,所述道路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道路两侧的排水沟道,所述排水沟道连通至集水池。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路的雨水通过排水沟道收集,并回流至集水池内。
[0022]进一步,所述道路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透水路面。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透过透水路面并汇流至集水池内,透水混凝土路面具有透水性,下雨时能较快消除道路的积水现象。
[0024]进一步,所述集水池包括一立体空间,该立体空间由雨水收集模块填充。
[0025]雨水收集模块是一种PP塑料模块化单元,可埋于地下,用以收集雨水,不仅施工方便,并且承载能力大,能为集水池的立体空间提供很好的支撑。
[0026]进一步,所述绿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铺设于绿地下层的渗透层,该渗透层位于集水池上方。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绿地的雨水经过其自身所在土壤向下渗透,在经过渗透层渗透至集水池内,渗透层直接位于集水池上方,下渗的雨水直接汇流至集水池内,不仅快速,还省去了不必要的管道,施工方便,且雨水收集模块构筑的集水池为绿地提供了极好的支撑,不影响绿地的栽植。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虹吸排水装置,在积水量较大时自行引发虹吸排水,排水可靠,同时沉淀池和蓄水池续存有清洁的雨水,亦可由辅助虹吸组件主动引发虹吸排水,为较大降水进行预排水或定期清理集水池或沉淀池底部淤泥杂质。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0031 ]图3为虹吸排水过程示意图;
[0032]图4为辅助虹吸发生组件为提升栗时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0033]图5至图12为辅助虹吸发生组件为存水桶时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al、道路;a2、人行道;a3、绿化带;a4、绿地植被;a5、喷灌装置;a6、原土;a7、排水空间;1、道路雨水收集装置;11、排水沟道;12、透水路面;121、过滤层;122、透水层;
2、绿地雨水收集装置;21、渗透层;3、集水池;31、通水管;32、雨水收集模块;4、沉淀池;41、溢流管;411、止回阀;5、蓄水池;6、虹吸排水装置;61、虹吸管;611、排水管路;612、进水口 ;613、出水口; 6131、单向阀;62、辅助虹吸发生组件;621、提升栗;622、存水桶;623、阀门;624、环形凸缘;625、注水管;6251、控制阀;626、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参照I,模拟了城市道路的实际场景,以清楚阐释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在该场景中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实际场景中可见道路al,道路al两侧为人行道a2,人行道a2上铺设有绿化带a3,人行道a2的外侧有绿地植被a4,本实施例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道路雨水收集装置1、绿地雨水收集装置2、集水池3、沉淀池4以及蓄水池5,道路雨水收集装置I将道路al部分的雨水收集并汇流至集水池3内,绿地雨水收集装置2用于将绿化带a3的雨水收集并汇流至集水池3内,集水池3靠近底部的部分通过通水管31和沉淀池4连通,沉淀池4的中部通过溢流管41与蓄水池5连通。雨水先收集至集水池3内,再流至沉淀池4内进行沉淀,去除水中存在的较小的悬浮颗粒杂质,沉淀池4中偏高水位的,较为清洁的积水通过溢流管41溢流至蓄水池5内,使蓄水池5得到较为清洁的积水,基本达到中水水质或以上,提供如绿地灌溉(图中喷灌装置a5)、冲厕、喷泉供水等更为广泛的再利用方式。
[0036]但集水池3和沉淀池4以及蓄水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