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能玩具安全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6740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儿童智能玩具安全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儿童智能玩具安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生产的儿童电动玩具大多以电池作为能源动力,为了环保和节约能源,一般所配备的电池可以用充电器反复充电,由于儿童单独操作充电过程会有触电危险,所以大多都是由家长帮助孩子完成电池充电过程。儿童的好奇心很强,特别是4-9岁阶段的孩子,常常趁家长不注意的时候想偷偷尝试一下家长平时所禁止的范围,包括用充电器为玩具充电的过程,因为他们想知道为什么插上电源一段时间后玩具汽车又能跑得飞快呢,这种好奇心增添了家长的担忧,如果儿童在家长未能监护的情况下,自己动手通过强电电源完成充电过程,危险系数太高,一旦发生触电或充电器爆炸着火等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充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儿童智能电动玩具当前最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0003]无线充电技术可将电源从充电发射器无线传输到充电接收器,运用这种技术可以将充电接收器放置于智能玩具中,充电时,只需将智能玩具的充电设备直接放置在充电板上即可完成充电过程。
[0004]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不能很好地屏蔽掉对外界的电磁辐射,而由于无线充电伴随着电磁辐射,因此会对儿童的成长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智能玩具安全充电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0006]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种儿童智能玩具安全充电装置,包括底壳,底壳为上部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底壳的一侧安装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安装上盖,上盖为下部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上盖的下部能与底壳的上部配合,底壳的内部安装支撑架,支撑架的上部安装无线充电模块,底壳的上部安装固定板,无线充电模块的上部与固定板的底部接触,底壳的内壁设置第二金属膜,上盖的上部安装透明板,透明板的下部安装透明导电膜,上盖的内壁安装第一金属膜,第一金属膜与透明导电膜配合,固定板的上部安装限位板,底壳的上部外侧安装金属环,金属环能与上盖配合。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底壳的底部安装数个连接块,连接块的中部开设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螺杆,螺杆的下端安装垫块。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垫块的底部安装防滑垫。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0011](I)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明导电膜、第一金属膜、第二金属膜和金属环的配合,使无线充电模块和被充电玩具处在一个封闭的金属包围环境下充电,从而大大减小了无线充电装置对外界的电磁辐射,避免了对儿童的成长造成较大的危害;
[0012](2)本实用新型的透明板和透明导电膜可以在方便充电操作人员观测儿童玩具充电状态的同时屏蔽掉电磁辐射;
[0013](3)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可以使无线充电模块紧贴固定板,方便无线充电模块更接近被充电装置,提高充电效率;
[0014](4)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板可以方便使用人员快速找到无线充电模块所在的位置;
[0015](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铰接,可以方便充电操作人员开启和关闭上盖;
[0016](6)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8]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标注部件:1_透明板2-透明导电膜3-上盖4-第一金属膜5-限位板6_固定板7-金属环,8-无线充电模块,9支撑架,10-第二金属膜,11底壳,12-第一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26-连接块,27-螺纹孔,28-螺杆,29-垫块,30-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一种儿童智能玩具安全充电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壳11。
[0023]底壳11为上部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底壳11的一侧安装第二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13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板12,第一连接板12的一端安装上盖3,上盖3为下部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上盖3的下部能与底壳11的上部配合,底壳11的内部安装支撑架9,支撑架9的上部安装无线充电模块8,底壳11的上部安装固定板6,无线充电模块8的上部与固定板6的底部接触,底壳11的内壁设置第二金属膜10,上盖3的上部安装透明板I,透明板I的下部安装透明导电膜2,上盖3的内壁安装第一金属膜4,第一金属膜4与透明导电膜2配合,固定板6的上部安装限位板5,底壳11的上部外侧安装金属环7,金属环7能与上盖3配合。
[0024]本实施例通过透明导电膜2、第一金属膜4、第二金属膜10和金属环7的配合,使无线充电模块8和被充电玩具处在一个封闭的金属包围环境下充电,从而大大减小了无线充电装置对外界的电磁辐射,避免了对儿童的成长造成较大的危害。
[0025]本实施例的透明板I和透明导电膜2可以在方便充电操作人员观测儿童玩具充电状态的同时屏蔽掉电磁辐射。
[0026]本实施例的支撑架9可以使无线充电模块8紧贴固定板6,方便无线充电模块8更接近被充电装置,提高充电效率。
[0027]本实施例的限位板5可以方便使用人员快速找到无线充电模块8所在的位置。
[0028]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3铰接,可以方便充电操作人员开启和关闭上盖3。
[0029]底壳11的底部安装数个连接块26,连接块26的中部开设螺纹孔27,螺纹孔27内安装螺杆28,螺杆28的下端安装垫块29。本实施例的螺杆28可以通过旋转调整露出螺纹孔27的长度,从而调整儿童智能玩具安全充电装置的整体高度,方便儿童智能玩具安全充电装置操作人员使用。
[0030]垫块29的底部安装防滑垫30。本实施例的防滑垫30可以增大儿童智能玩具安全充电装置与放置平台的摩擦力,避免儿童智能玩具安全充电装置在放置平台上滑动。
[00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儿童智能玩具安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壳(11),底壳(11)为上部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底壳(11)的一侧安装第二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13)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板(12),第一连接板(12)的一端安装上盖(3),上盖(3)为下部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上盖(3)的下部能与底壳(11)的上部配合,底壳(11)的内部安装支撑架(9),支撑架(9)的上部安装无线充电模块(8),底壳(11)的上部安装固定板(6),无线充电模块(8)的上部与固定板(6)的底部接触,底壳(11)的内壁设置第二金属膜(10),上盖(3)的上部安装透明板(I),透明板(I)的下部安装透明导电膜(2),上盖(3)的内壁安装第一金属膜(4),第一金属膜(4)与透明导电膜(2)配合,固定板(6)的上部安装限位板(5),底壳(11)的上部外侧安装金属环(7),金属环(7)能与上盖(3)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智能玩具安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1)的底部安装数个连接块(26),连接块(26)的中部开设螺纹孔(27),螺纹孔(27)内安装螺杆(28),螺杆(28)的下端安装垫块(2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智能玩具安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29)的底部安装防滑垫(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智能玩具安全充电装置,底壳的内壁设置第二金属膜,上盖的上部安装透明板,透明板的下部安装透明导电膜,上盖的内壁安装第一金属膜,第一金属膜与透明导电膜配合,固定板的上部安装限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明导电膜、第一金属膜、第二金属膜和金属环的配合,使无线充电模块和被充电玩具处在一个封闭的金属包围环境下充电,从而大大减小了无线充电装置对外界的电磁辐射,避免了对儿童的成长造成较大的危害。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为儿童智能玩具进行安全充电。
【IPC分类】H02J7/00
【公开号】CN205178576
【申请号】CN201520959879
【发明人】张天翼
【申请人】张天翼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