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493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设计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插电式电动车安装有两套动力系统,因而发动机舱内的零部件种类众多、且零部件的体积较大、零部件占用空间较多,导致发动机舱内各系统零部件的空间利用产生矛盾。
[0003]插电式电动车上的两套动力系统都需布置在车身上,由于发动机舱的空间有限,在增加了电机、电池控制系统等零部件之后,这些零部件占用了发动机舱的较大空间。现有技术方案是发动机盖在闭合状态时,机盖支撑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水箱上横梁上,另一端利用塑料卡口卡接在水箱上横梁上,当发动机盖在开启状态时,机盖支撑杆与水箱上横梁连接的一端按转动轴线旋转,机盖支撑杆的卡扣固定在水箱上横梁上的一端抬起,当旋转到一定角度后机盖支撑杆支撑在发动机盖内板上。此种方案有以下几点缺陷:一、机盖支撑杆的空间占用较大,因其固定在水箱上横梁上,在Y向上需与水箱上横梁平行,在Z向上的高度需与水箱上横梁的长度度相当,发动机盖打开时机盖支撑该在X向上为保证机盖支撑杆能够卡接固定在水箱上横梁上也需占有一定空间,所以机盖支撑杆在发动机舱的X、Y、Z方向上都占用较大空间;二、在电动汽车后期维修、保养的人机操作时,该机盖支撑杆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方便性,水箱上横梁已靠近电动汽车的X向最前方,因支机盖支撑杆对发动机盖的撑点越靠前,在机盖支撑杆的支撑角度相同时,机盖支撑杆的长度越长,则在电动汽车后期维修、保养时,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方便性越严重。
[0004]并且,按总布置方案将重点零部件布置完成后,若按照将机盖支撑杆布置在水箱上横梁上(机盖支撑杆与水箱上横梁平行且可相对于水箱上横梁转动)的传统装配方案对机盖支撑杆进行装配,机盖支撑杆会与电机控制器、发动机进气歧管、水箱加注口等零部件产生干涉。
[0005]由于将机盖支撑杆布置及安装在发动机机舱内的横、纵梁上的传统方案都对发动机舱的空间需求较大,因而无法实施,无法解决发动机盖支撑杆的装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机盖支撑杆难以装配在发动机舱的有限空间内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包括:车架;发动机盖,发动机盖与车架连接以形成发动机舱;机盖支撑杆;机盖支撑杆的第一端与发动机盖可转动地连接,在发动机盖相对于车架关闭时,机盖支撑杆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装配在发动机盖的内侧,在发动机盖相对于车架打开时,机盖支撑杆的第二端支撑在车架的纵梁上。
[0008]进一步地,车身结构还包括: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发动机盖上,连接支架与机盖支撑杆的第一端连接。
[0009]进一步地,机盖支撑杆与连接支架之间设置有转动辅助结构,转动辅助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支架上,转动辅助结构具有安装孔,机盖支撑杆的第一端设置在安装孔内。
[0010]进一步地,转动辅助结构为轴承结构。
[0011]进一步地,安装孔的孔壁与机盖支撑杆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自润滑涂层。
[0012]进一步地,车身结构还包括:卡扣,卡扣可拆卸地安装在发动机盖上,卡扣具有卡口,在发动机盖相对于车架关闭时,机盖支撑杆的第二端放置在卡口内。
[0013]进一步地,机盖支撑杆的第二端上设置有辅助支撑件,辅助支撑件包裹在机盖支撑杆的第二端上;车架的纵梁上开设有配合孔,在发动机盖相对于车架关闭时,辅助支撑件配合安装在配合孔内。
[0014]进一步地,辅助支撑件上设置有与配合孔的边沿配合的凹口以及与配合孔的边缘相抵接的倾斜壁。
[0015]进一步地,机盖支撑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段、第二杆段以及第三杆段,第一杆段与发动机盖连接,第二杆段为弯曲杆段,且第二杆段靠近发动机盖。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包括前述的车身结构。
[0017]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车身结构包括车架、发动机盖和机盖支撑杆,发动机盖与车架连接,机盖支撑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发动机盖的内侧,并且,在发动机盖关闭时,机盖支撑杆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装配在发动机盖的内侧,在发动机盖打开时,机盖支撑杆的第二端支撑在车架的纵梁上。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通过将机盖支撑杆连接在发动机盖的内侧,并在发动机盖关闭时,机盖支撑杆完全放置在发动机盖所限定的空间内,从而避免了将机盖支撑杆设置在发动机舱的空间内而导致机盖支撑杆与发动机舱内的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情况,解决了电动汽车的机盖支撑杆难以装配在发动机舱的有限空间内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图1的机盖支撑杆收起并放置在卡口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图2的机盖支撑杆转动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示出了图2的机盖支撑杆、转动辅助结构以及辅助支撑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5示出了图2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示出了图2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示出了图2的辅助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示出了图2的转动辅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8]10、车架;20、发动机盖;
[0029]31、机盖支撑杆;311、第一杆段;
[0030]312、第二杆段;313、第三杆段;
[0031]32、连接支架;321、第一加强筋;
[0032]322、第二加强筋;323、第三加强筋;
[0033]324、第四加强筋;33、转动辅助结构;
[0034]331、自润滑涂层;34、卡扣;
[0035]341、卡口;35、辅助支撑件;
[0036]351、凹口;352、倾斜壁;
[0037]325、安装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9]本实用新型规定X向为汽车前进方向,规定Y向为为水平方向且Y向与X向垂直,规定Z向为竖直方向。
[004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包括车架10、发动机盖20和机盖支撑杆31,发动机盖20与车架10连接以形成发动机舱,在本实施例中,机盖支撑杆31的第一端与发动机盖20可转动地连接,在发动机盖20相对于车架10关闭时,机盖支撑杆31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装配在发动机盖20的内侧,在发动机盖20相对于车架10打开时,机盖支撑杆31的第二端可拆卸地支撑在车架10的纵梁上(在对发动机舱内的零部件维护、修理完毕之后,工作人员可将机盖支撑杆31的第二端从车架10的纵梁上拆卸下来,然后将机盖支撑杆31的第二端装配在发动机盖20的内侧,并将发动机盖20关闭)。
[0041]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通过将机盖支撑杆31连接在发动机盖20的内侧,并在发动机盖20关闭时,机盖支撑杆31完全放置在发动机盖20所限定的空间内,从而避免了将机盖支撑杆31设置在发动机舱的空间内而导致机盖支撑杆31与发动机舱内的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情况,解决了电动汽车的机盖支撑杆31难以装配在发动机舱的有限空间内的问题。
[0042]在连接装配机盖支撑杆31时,需要将机盖支撑杆31与发动机舱内的其他零部件留有合理的间隙,当发动机盖20关闭后,机盖支撑杆31收容放置在发动机盖20的内侧处,因而不会与发动机舱内的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现象。
[0043]在本实施例中,车身结构还包括连接支架32,连接支架3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发动机盖20上,连接支架32与机盖支撑杆31的第一端连接。通过连接支架32将机盖支撑杆31连接在发动机盖20的内侧。工作人员通过连接支架32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将机盖支撑杆31安装在发动机盖20的内侧,然后,机盖支撑杆31可以绕着转动中心轴转动,从而实现在发动机盖20关闭时放置好机盖支撑杆31,并在发动机盖20打开时放下机盖支撑杆31以实现支撑功能。发动机盖20的内侧设置有加强内板,以提高发动机盖20的结构强度。如图2、图3和图5所示,连接支架32的两端均焊接在发动机盖20的内侧的加强内板上,并且在连接支架32的两端与加强内板连接的两个第一弯折处分别设置了第一加强筋321和第四加强筋324,以避免在机盖支撑杆31处于支撑位置受力时连接支架32在该第一弯折处变形或折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