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76926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接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品储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接油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石油化工行业,油品在转运过程的装卸,主要是由陆用流体装卸臂(俗称鹤管)来完成的;垂管是鹤管的组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主管道与火车或汽车的罐槽连接,从而将主管道中的液体注入到罐车槽中,或将罐车槽中的液体抽入到主管道中。
[0003]在装车和卸车时,需要将垂管插入到罐槽的低部,当装车和卸车完毕时,要将垂管抽出罐槽,整个鹤管复位,固定在工作台上,等待下一次装卸;当垂管抽出灌口时,由于垂管中和管壁上的残液短时间很难流尽,在鹤管复位过程中,垂管中和管壁上的残液,就会漏滴在罐车、工作台和地面上,造成工作环境污染,及流体介质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将垂管中的残夜封在垂管中,将垂管壁上的残夜收集到集油斗中的接油器。
[000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06]—种接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管、连杆机构和接油斗;所述垂管的对应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杆机构,垂管的底端套有接油斗;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杆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接油斗相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垂管上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位于连杆机构的下方,环形凸台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套有O形密封圈。
[0008]优选地,所述接油斗包括第一圆柱管、第二圆柱管和底端封闭的第三圆柱管,第一圆柱管依次连接第二圆柱管、第三圆柱管,第一圆柱管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管的直径,第二圆柱管的直径大于第三圆柱管的直径。
[0009]优选地,所述接油斗的第二圆柱管上均匀的设有3个或4个方孔,接油斗的第三圆柱管上均匀的设有2个或3个通孔。
[0010]优选地,所述接油斗的第一圆柱管、第二圆柱管和第三圆柱管采用铸造一体成型。
[0011]优选地,所述接油斗的第一圆柱管通过螺纹与第二圆柱管相连接,第二圆柱管通过螺纹与第三圆柱管相连接。
[0012 ]优选地,所述接油斗的顶部设有连接孔,接油斗的底部设有橡胶垫。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接油器通过连杆机构驱动接油斗沿垂管作上下运动,方便油品在转运过程的装卸;且本实用新型接油器的接油斗可将垂管端口封住不让管中残夜流出,同时,接油斗可将垂管壁上的残夜收集到斗内,避免了工作环境的污染和流体介质的浪费。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油器当接油斗向下运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油器当接油斗向下运动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油器当接油斗向上运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油器当接油斗向上运动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接油器,包括垂管1、连杆机构2和接油斗3;所述垂管I的对应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杆机构2,垂管I的底端套有接油斗3;所述连杆机构2包括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第二连杆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杆4上,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与接油斗3顶部的连接孔13相连接;所述垂管I上设有环形凸台6,环形凸台6位于连杆机构2的下方,环形凸台6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套有O形密封圈7;所述接油斗3包括第一圆柱管8、第二圆柱管9和底端封闭的第三圆柱管10,第一圆柱管8依次连接第二圆柱管9、第三圆柱管10,第一圆柱管8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管9的直径,第二圆柱管9的直径大于第三圆柱管10的直径;所述接油斗3的第二圆柱管9上均匀的设有3个方孔11,接油斗3的第三圆柱管10上均匀的设有2个通孔12;所述接油斗3的第一圆柱管8、第二圆柱管9和第三圆柱管10采用铸造一体成型;所述接油斗3的底部设有橡胶垫14。
[0020]实施例2:—种接油器,包括垂管1、连杆机构2和接油斗3;所述垂管I的对应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杆机构2,垂管I的底端套有接油斗3;所述连杆机构2包括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第二连杆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杆4上,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与接油斗3顶部的连接孔13相连接;所述垂管I上设有环形凸台6,环形凸台6位于连杆机构2的下方,环形凸台6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套有O形密封圈7;所述接油斗3包括第一圆柱管8、第二圆柱管9和底端封闭的第三圆柱管10,第一圆柱管8依次连接第二圆柱管9、第三圆柱管10,第一圆柱管8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管9的直径,第二圆柱管9的直径大于第三圆柱管10的直径;所述接油斗3的第二圆柱管9上均匀的设有4个方孔11,接油斗3的第三圆柱管10上均匀的设有3个通孔12;所述接油斗3的第一圆柱管8通过螺纹与第二圆柱管9相连接,第二圆柱管9通过螺纹与第三圆柱管10相连接;所述接油斗3的底部设有橡胶垫14。
[0021 ]本实用新型接油器的工作原理:
[0022]本实用新型接油器的接油斗3套在垂管I的外壁上,在连杆机构2的驱动下,沿着垂管I作上下运动;如图1和图2所示,当第一连杆4向下拉时,接油斗3相对垂管I作向下运动,接油器处于打开状态;将垂管I插入槽车罐槽底部,这时就可以进行装卸操作,加注的介质,如图1上箭头方向流入罐槽内;当槽罐加满后,将接油器随垂管I提到灌口,接油斗3内的油顺着接油斗3周边方孔11和通孔12快速流尽,同时垂管内的残液还在流,这时将第一连杆4向上提起,如图3和图4所示,接油斗3相对于垂管I作向上运动,当第一连杆4竖直时,连杆自锁,垂管I的底面压在接油斗3底部的橡胶垫14上,垂管I内的液体被封住,同时由于O形密封圈7封住了接油斗3的内壁,接油斗3周边方孔11也被堵住,垂管I外壁上的残液就被收集在接油斗3内,垂管I在作业移动过程中,避免了工作环境的污染和流体介质的浪费。
【主权项】
1.一种接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管(I)、连杆机构(2)和接油斗(3);所述垂管(I)的对应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杆机构(2),垂管(I)的底端套有接油斗(3);所述连杆机构(2)包括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第二连杆(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杆(4)上,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与接油斗(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管(I)上设有环形凸台(6),环形凸台(6)位于连杆机构(2)的下方,环形凸台(6)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套有O形密封圈(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斗(3)包括第一圆柱管(8)、第二圆柱管(9)和底端封闭的第三圆柱管(10),第一圆柱管(8)依次连接第二圆柱管(9)、第三圆柱管(10),第一圆柱管(8)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管(9)的直径,第二圆柱管(9)的直径大于第三圆柱管(10)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斗(3)的第二圆柱管(9)上均匀的设有3个或4个方孔(11),接油斗(3)的第三圆柱管(10)上均匀的设有2个或3个通孔(1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斗(3)的第一圆柱管(8)、第二圆柱管(9)和第三圆柱管(10)采用铸造一体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斗(3)的第一圆柱管(8)通过螺纹与第二圆柱管(9)相连接,第二圆柱管(9)通过螺纹与第三圆柱管(10)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接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斗(3)的顶部设有连接孔(13),接油斗(3)的底部设有橡胶垫(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油器,包括垂管、连杆机构和接油斗;所述垂管的对应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杆机构,垂管的底端套有接油斗;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杆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接油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接油器通过连杆机构驱动接油斗沿垂管作上下运动,方便油品在转运过程的装卸;且本实用新型接油器的接油斗可将垂管端口封住不让管中残夜流出,同时,接油斗可将垂管壁上的残夜收集到斗内,避免了工作环境的污染和流体介质的浪费。
【IPC分类】B67D7/54
【公开号】CN205187837
【申请号】CN201520715394
【发明人】蔡丽清, 耿忠, 钱进, 赵华苏, 徐洪立, 吴立峰, 尚庆付, 陈普宽
【申请人】连云港天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