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带有双侧航空插头电缆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82075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检测带有双侧航空插头电缆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检测带有双侧航空插头电缆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力设备生产领域,经常会用到带有航空插头的电缆。因电缆两侧航空插头的型号,航空插头的定义不同,航插焊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焊接出的电缆与实际对应不符的错误。在电缆两侧航插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是主要使用万用表按照航插的定义一一检查相应的电缆线是否导通。
[0003]这种依靠万用表逐一接触测试的检测方法,不仅仅浪费了人力。而且完成每条电缆检查的时间比较长,工作人员在长期这种工作状态下也极易产生错误。这样就导致了带有航空插头的电缆线生产效率低下,且出错率非常的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带有双侧航空插头电缆的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电缆的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用于检测带有双侧航空插头电缆的装置,包括开入端检测电路和开出端检测电路,开出端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开出端插头连接,开出端插头通过待测电缆与开入端插头连接,开入端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开入端插头连接至显示机构;开入端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阳极,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阴极通过第一电阻接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并联有第二电阻,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阳极通过第一电容接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高电平,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第一输出端;开出端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光电耦合器的阳极,第二光电耦合器的阴极接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连接至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第二高电平,二极管的两端并联有继电器线圈,第二输出端通过继电器常开触点连接至第二高电平,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接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输出端。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开入端检测电路和开出端检测电路的通断,可以在显示机构上直观显示电缆两端航空插头的针脚是否连接正确。对于不同针脚数量的电缆,可以灵活使用多组开入端检测电路和开出端检测电路进行快速检测。检测过程中,电缆连接在开出端插头和开入端插头上,通过使用不同组的开入端检测电路和开出端检测电路实现不同针脚的检测,无需使用万用表对各个针脚进行逐一的接触时测量,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减少了人为误差。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实施例1中开入端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0009 ]图2是实施例1中开出端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0010]图3是实施例2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0011 ]图4是实施例2中CPU模块与第二光电耦合器连接的电路图。
[0012]图5是实施例2的原理图。
[0013]图6是实施例2的检测流程图。
[0014]图中:IN1、第一输入端;IN2、第二输入端;0UT1、第一输出端;0UT2、第二输出端;Rl、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Cl、第一电容;OCl、第一光电親合器;OCl、第二光电親合器;J、继电器线圈;H、继电器常开触点;VCCl、第一高电平;VCC2、第二高电平;D、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开入端检测电路和开出端检测电路,开出端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0UT2与开出端插头连接,开出端插头通过待测电缆与开入端插头连接,开入端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OUTl与开入端插头连接至显示机构;开入端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INl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一光电耦合器OCl的阳极,第一光电耦合器OCl的阴极通过第一电阻Rl接地,第一光电耦合器OCl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并联有第二电阻R2,第一光电耦合器OCl的阳极通过第一电容Cl接地,第一光电耦合器OCl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高电平VCCl,第一光电耦合器OCl的发射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至第一输出端OUTl;开出端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IN2连接至第二光电耦合器0C2的阳极,第二光电耦合器0C2的阴极接地,第二光电耦合器0C2的集电极连接至二极管D的正极,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至第二高电平VCC2,二极管D的两端并联有继电器线圈J,第二输出端0UT2通过继电器常开触点H连接至第二高电平VCC2,第二光电耦合器0C2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第二光电耦合器0C2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输出端0UT2。
[0017]其中,第一电阻Rl为560Ω,第二电阻R2为560Ω,第三电阻R3为62kQ,第四电阻R4为5.1kQ,第五电阻R5为51Ω。第一电容Cl为0.lyF,第一高电平VCCl为5V,第二高电平VCC2为 24V。
[0018]显示机构可以使用传统的卤素灯泡作为各个输出端是否导通的显示部件,也可以使用类似于电子显示屏等其它现有技术的设备。光电耦合器采用PC817。
[0019]实施例2
[002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发明人进行了进一步的技术升级改进,通过使用CPU模块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全自动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解放了劳动力。
[0021 ]参照图3,由外部输入的交流电通过PI电源模块转化成直流输出的24V和5V,5V输出通过AP7361-33ER-13芯片产生3.3V的电压。给电路板的各个模块供电。
[0022]参照图4和图5,CPU采集相应的开入信号,输出的开出信号,通过74LS04取反器至光电耦合器,开出信号控制光电耦合器的关断和导通,实现光电耦合器另一侧的24V继电器的关断与导通,将+5V的开出信号转变成了+24V的开出信号。开出信号通过外接电缆又接到了电路板的开入端。面板上的控制器侧航插和开关侧航插分别连接主机板上开出端和开入端。开入与开出部分通过外部电缆实现连接。处理器选择的是STM32F103ZC,通过电路板的开入开出部分,接收和发出信号。并将相应的信号处理结果,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的LCD显示屏显示出来。
[0023]参照图6,操作人员通过按键输入控制器侧航插和开关侧航插的对应关系并保存。开出侧逐一发出信号,每一个开出侧发出信号。程序完成一次对开入侧全部I/o 口的扫描。判断出哪一路开出对应哪一路开入,并与键入数据进行对比。最终判断出开关侧航插和控制器侧航插实际是否按定义的连接,若是显示全部正确,若不是显示出错误的位号。
[0024]该检测器通过软硬件的设计将电缆两侧航空插头的对应关系逐一判断,并直观的反馈给操作人员。将纯粹的人工劳动、人工判断交给了检测器。不仅仅省时省力,且大大降低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电缆焊接出错的问题。在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检测带有双侧航空插头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入端检测电路和开出端检测电路,开出端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0UT2)与开出端插头连接,开出端插头通过待测电缆与开入端插头连接,开入端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OUTl)与开入端插头连接至显示机构;开入端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INl)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一光电耦合器(OCl)的阳极,第一光电耦合器(OCl)的阴极通过第一电阻(Rl)接地,第一光电耦合器(OCl)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并联有第二电阻(R2),第一光电耦合器(OCl)的阳极通过第一电容(Cl)接地,第一光电耦合器(OCl)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高电平(VCCl),第一光电耦合器(OCl)的发射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至第一输出端(OUTl);开出端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IN2)连接至第二光电耦合器(0C2)的阳极,第二光电耦合器(0C2)的阴极接地,第二光电耦合器(0C2)的集电极连接至二极管(D)的正极,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至第二高电平(VCC2),二极管(D)的两端并联有继电器线圈(J),第二输出端(0UT2)通过继电器常开触点(H)连接至第二高电平(VCC2),第二光电耦合器(0C2)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第二光电耦合器(0C2)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输出端(0UT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带有双侧航空插头电缆的装置,包括开入端检测电路和开出端检测电路,开出端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开出端插头连接,开出端插头通过待测电缆与开入端插头连接,开入端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开入端插头连接至显示机构;开入端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阳极,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阴极通过第一电阻接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并联有第二电阻,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阳极通过第一电容接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高电平,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第一输出端。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电缆的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IPC分类】G01R31/02
【公开号】CN205193204
【申请号】CN201521053571
【发明人】许军营, 秦少青
【申请人】保定市冀能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