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装置及含其的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334737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0043]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44]本实用新型中的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利用所述调节装置,能够较为准确、方便地测量艉轴管内轴承的中心线相对于艉轴管的中心线的抬高值和斜度值,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4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2为图1中沿A向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3为图1中沿B向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4为图1中连接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5为图1中支撑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6为图2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7为图6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8为图7中D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9为图8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4]附图标记说明:
[0055]1:调节装置
[0056]11:连接元件
[0057]111:第一连接部
[0058]112:第二连接部
[0059]12:支撑元件
[0060]121:腰型孔
[0061]122:连接部
[0062]123:第一通孔
[0063]124:螺纹孔
[0064]125:凸出部
[0065]126:加强板
[0066]127:耳板
[0067]13:固定组件
[0068]131:固定元件
[0069]132:腰型孔
[0070]133:第二通孔
[0071]134:凸出块
[0072]135:绝缘套
[0073]136:金属环
[0074]14:丝杆
[0075]2:调节装置
[0076]21:连接元件
[0077]22:支撑元件
[0078]221:耳板
[0079]225:凸出部
[0080]226:加强板[0081 ]23:固定组件
[0082]231:固定元件
[0083]232:宽度方向
[0084]233:支撑部
[0085]234:凸出块
[0086]235:圆销
[0087]236:滑轮
[0088]237:绝缘轴承
[0089]238:开口销
[0090]239:绝缘垫片
[0091]24:丝杆
[0092]3:钢丝
[0093]4:悬挂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94]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009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96]艉轴管包括嵌设于所述艉轴管两端的前轴承和后轴承,其中,所述前轴承的轴线相对于所述艉轴管的中心线具有第一抬高值,所述后轴承的轴线相对于所述艉轴管的中心线具有斜度值和第二抬高值。如图1所示,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抬高值、第二抬高值和斜度值的测量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艉轴管右端面的调节装置I和位于所述艉轴管左端面的调节装置2;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一钢丝3和一悬挂物4。其中,调节装置2和调节装置I分别连接于所述艉轴管的左端面、右端面,钢丝3位于所述艉轴管的中心线,钢丝3的一端固定于位于右端面的调节装置I,另一端悬设有悬挂物4,且钢丝3滑动连接于位于左端面的调节装置2。
[0097]悬挂物4主要是给钢丝3施加拉力,对于已知直径的钢丝3,当钢丝3受到已知拉力时,能够计算出钢丝3上任意一点的挠度;而所述艉轴管内轴承内壁面上每一点的上、下半径值能够通过测量获得。通过在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的内壁面选取多个点进行测量,以及计算多个所述点对应到钢丝3上的相应点的烧度,通过换算,能够较为方便地计算出所述第一抬高值、第二抬高值和斜度值。不需借助高精度激光检测仪器便能较为准确地测量出所述抬高值和斜度值,成本较低。
[0098]如图1和图2所示,调节装置I包括两相对设置的连接元件11、一支撑元件12和一固定组件13。两连接元件11连接于所述艉轴管的右端面,支撑元件12可拆卸连接于两连接元件11之间,固定组件13包括一固定元件131,固定元件131可拆卸连接于支撑元件12的中部。
[0099]如图3所示,每一连接元件11具有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其中,第一连接部111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部111通过所述螺纹孔可拆卸连接于图1中的支撑元件12;第二连接部112的两端设有两腰型孔,所述第二连接部112通过两所述腰型孔连接于所述艉轴管右端面上的油封安装螺孔。将第二连接部112上与所述艉轴管的右端面的连接位置处设计成腰型孔,可以适合不同规格的所述艉轴管。
[0100]如图2和图4所示,支撑元件12的两端设有腰型孔121,支撑元件12的中部具有一连接部122,连接部122的中心具有第一通孔123,连接部122上设有两螺纹孔124,两螺纹孔位于第一通孔123的两侧。固定元件131的两端设有腰型孔132,固定元件131通过两腰型孔132、两螺纹孔124可拆卸连接于支撑元件12的连接部122。固定元件131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133,第一通孔123和第二通孔133相连通。
[0101]支撑元件12通过腰型孔121可拆卸连接于图1中两连接元件11之间,由于调节连接螺栓在腰型孔121的位置便能够调节支撑元件12与两连接元件121的连接位置,使得支撑元件12可以相对于连接元件121沿支撑元件12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同理,固定元件131与支撑元件12的连接位置也是可调的。
[0102]如图1和4所示,支撑元件12的一端部具有一凸出部125,凸出部125位于支撑元件12的一侧面,凸出部125上设有一螺纹孔,一螺栓通过所述螺纹孔穿设于凸出部125并抵接于其中一连接元件11的外表面。
[0103]需要调节支撑元件12与两连接元件11的连接位置时,旋松凸出部125上的螺栓,调节支撑元件12与两连接元件11的连接螺栓在支撑元件12上的腰型孔121中的位置,便能够实现。另外,凸出部125上的螺栓穿设于凸出部125并抵接于连接元件11的外表面,也增强了支撑元件12与相应的连接元件1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10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支撑元件12上设置凸出部125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两加强板126,两加强板126主要用于增加支撑元件12的强度。
[0105]如图5所示,调节装置I还包括一丝杆14,连接部122上设有两耳板127,固定元件131上设有一凸出块134,凸出块134上设有螺纹孔,凸出块134位于两耳板127之间,丝杆14依次穿设于两耳板127和凸出块134的螺纹孔,丝杆14的末端旋设有两螺母。
[0106]一方面,拧紧两所述螺母后,两所述螺母之间产生轴向力,该轴向力增大了两所述螺母与丝杆14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防止所述螺母从丝杆14上自动松脱,并可调整丝杆14与两耳板127的轴向间隙。另一方面,当需要调节固定元件131与支撑元件12间的连接位置时,也可以通过旋动丝杆14,调节凸出块134相对于支撑元件12的连接位置,从而调节固定元件131相对于支撑元件12的连接位置。
[0107]如图6所示,固定组件13还包括一绝缘套135和一夹紧块。其中,绝缘套135的一端嵌设于图5中固定元件131上的第二通孔133,另一端伸出固定元件131,绝缘套135的中部设有一第三通孔,图1中钢丝3的另一端通过图4中第一通孔123、图5中第二通孔133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夹紧块贴设于绝缘套135的另一端、且盖合于第二通孔133。
[0108]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夹紧块为金属环136。金属环136贴设于绝缘套135、且盖合于第二通孔133,金属环136的壁面上设置一螺纹孔,一螺栓穿设于金属环136的螺纹孔,图1中钢丝3的一端拴设于金属环136上的螺栓。
[0109]金属环136的主要作用为夹紧、固定钢丝3的一端。
[0110]如图7和图8所示,调节装置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连接元件21、一支撑元件22、固定组件23和丝杆24,固定组件23也包括固定元件231。调节装置2与调节装置I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固定组件的结构不同。连接元件21、支撑元件22的结构与调节装置I中的连接元件11、支撑元件1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