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7448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特别是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
【背景技术】
[0002]火锅一般而言,是以锅为器具,通过热源对锅底进行加热,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世界各地均有类似的料理,但主要在东亚地方特别盛行。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暴汗淋漓,酣畅之极,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
[0003]但是传统的火锅锅具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4]传统火锅的食物与汤料混于一个锅具中,烹煮过程中一些食物分解成渣或者一些小体积食物,混于汤料中不便于捕获,最后沉于锅中,造成食物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传统火锅烹煮过程中一些食物分解成渣或者一些小体积食物,混于汤料中不便于捕获,最后沉于锅中,造成食物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食物与汤料分离的新型可调式火锅锅具。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种可调式火锅锅具,包括外锅、内锅,所述内锅能够套入所述外锅中,所述外锅内设有能够升降所述内锅的升降部件,所述内锅锅体上有孔;所述内锅用于放置食物,所述外锅用于放置汤料,所述内锅套入所述外锅后,所述汤料通过所述孔流入所述内锅与所述食物接触。
[0008]将食物放置于内锅,汤料放置于外锅,内锅沉入外锅后汤料通过内锅表面的孔与食物接触烹煮,烹煮结束后将内锅升起使汤料与食物分离;一些烹煮过程中分解成渣的食物或者小体积食物便不会随汤逐流从而方便捕获,不会最后沉于锅中,造成食物浪费。
[0009]优选地,所述升降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外锅底部的至少一个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端连接所述内锅。
[0010]优选地,所述升降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外锅底部中心的一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为螺杆。
[0011]外锅与螺杆可一体成型。
[0012]优选地,所述螺杆上端设有上螺纹段,所述内锅底部中心设有能够穿过所述螺杆并且与所述上螺纹段适配的螺帽。
[0013]内锅与螺帽可一体成型。
[0014]优选地,所述螺杆下端还设有与所述内锅底部中心设有的螺帽适配的下螺纹段。
[0015]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之间为光滑杆,其中螺杆下端的下螺纹段用于内锅下降到外锅锅底时锁紧内锅,便于外锅汤料进入内锅进行煮食;螺杆上端的上螺纹段用于内锅上升到外锅上方时锁紧外锅,便于内锅汤料流出外锅,夹持熟食。
[0016]优选地,所述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内锅锅体的底部。
[0017]优选地,所述内锅锅体的侧壁包括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所述孔。
[0018]优选地,所述内锅底部外表面连接有棱条。
[0019]内锅与棱条可一体成型。
[0020]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适用于火锅,还适用于汤锅等其他类型的锅;可用于家用,也可用于商用;可以有锅盖,也可没有锅盖。
[002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通过内外两个锅的设置,将食物放置于内锅,汤料放置于外锅,内锅沉入外锅后汤料通过内锅表面的孔与食物接触烹煮,烹煮结束后将内锅升起使汤料与食物分离;一些烹煮过程中分解成渣的食物或者小体积食物便不会随汤逐流从而方便捕获,不会最后沉于锅中,造成食物浪费;
[0023]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其限位杆包括位于上端的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其中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之间为光滑杆,该螺杆下端的下螺纹段用于内锅下降到外锅锅底时锁紧内锅,便于外锅汤料进入内锅进行煮食;螺杆上端的上螺纹段用于内锅上升到外锅上方时锁紧外锅,便于内锅汤料流出外锅,夹持熟食,限位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调节可靠;
[0024]3、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通过在内锅锅底设置棱条,转动内锅时棱条擦刮外锅内底,防止在糊锅。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锅的结构不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锅的结构不意图;
[0027]图3为烹煮食物时内锅外锅位置示意图;
[0028]图4为烹煮结束后将食物与汤料分离的内锅外锅位置示意图。
[0029]图中标记:1_外锅,2-内锅,3-限位杆,31-上螺纹段,32-下螺纹段,4-复位弹簧,5-螺帽,6-孔,7-棱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003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2]实施例
[003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的内锅结构,包括内锅2、螺帽
5、孔6和棱条7。
[0034]内锅2底部中心钻一通孔,该孔直径大于螺帽5螺纹大径,螺帽5焊接在内锅2底部中心,内锅2底部中心通孔圆心与螺帽5的螺纹圆心重合;内锅2表面多处开有孔6;内锅2夕卜底部表面设置有三条棱条7,棱条7避开内锅2底部中心通孔呈120°等分设置,棱条7能刮动外锅I内底部防止糊锅。
[0035]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的外锅结构,包括外锅1、限位杆3、上螺纹段31、下螺纹段32、复位弹簧4。
[0036]外锅I内底部中心焊接有限位杆3,限位杆3两端有上螺纹段31和下螺纹段32,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之间为光滑杆,限位杆3套有复位弹簧4,限位杆3螺纹与螺帽5螺纹适配。
[0037]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烹煮食物时内锅外锅位置关系O
[0038]将食物放置于内锅2中,将汤料放置于外锅I中,将内锅2通过螺帽5与限位杆3的适配旋入外锅I中,外锅I中汤料通过内锅2表面的孔6流入内锅2与食物接触;复位弹簧4被压缩,内锅2通过螺帽5与限位杆3的下螺纹段32的配合固定在外锅I中。
[0039]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烹煮结束后将食物与汤料分离的内锅外锅位置关系。
[0040]食物烹煮结束后,转动内锅2使螺帽5与限位杆3解除适配,内锅2在复位弹簧4的回复力与汤料的浮力作用下上升,内锅2通过螺帽5与限位杆3的上螺纹段31的配合固定在外锅I中,汤料通过孔6流出内锅2。
[00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锅(I)、内锅(2),所述内锅(2)能够套入所述外锅(I)中,所述外锅(I)内设有能够升降所述内锅(2)的升降部件,所述内锅(2)锅体上有孔(6);所述内锅(2)用于放置食物,所述外锅(I)用于放置汤料,所述内锅(2)套入所述外锅(I)后,所述汤料通过所述孔(6)流入所述内锅(2)与所述食物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外锅(I)底部的至少一个限位杆(3),每个所述限位杆(3)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上端连接所述内锅(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外锅(I)底部中心的一个限位杆(3),所述限位杆(3)为螺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端设有上螺纹段(31),所述内锅(2)底部中心设有能够穿过所述螺杆并且与所述上螺纹段(31)适配的螺帽(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下端还设有与所述内锅(2)底部中心设有的螺帽(5)适配的下螺纹段(32)。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孔(6)均匀分布在所述内锅(2)锅体的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2)锅体的侧壁包括有均勾分布的若干个所述孔(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2)底部外表面连接有棱条(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火锅锅具,包括外锅、内锅,所述内锅能够套入所述外锅中,所述内锅锅体上有孔,所述内锅用于放置食物,所述外锅用于放置汤料,所述内锅套入所述外锅后,所述汤料通过所述孔流入所述内锅与所述食物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外两个锅的设置,将食物放置于内锅,汤料放置于外锅,内锅沉入外锅后汤料通过内锅表面的孔与食物接触烹煮,烹煮结束后将内锅升起使汤料与食物分离;一些烹煮过程中分解成渣的食物或者小体积食物便不会随汤逐流从而方便捕获,不会最后沉于锅中,造成食物浪费。
【IPC分类】A47J27/12, A47J36/00
【公开号】CN205286015
【申请号】
【发明人】周小波, 刘涛
【申请人】周小波, 刘涛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