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椎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7500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椎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椎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人工椎体。
【背景技术】
[0002]人体的脊椎属于易受伤部位,因此,会出现大量的脊椎手术。然而,因为人体的很多神经穿在脊椎的锥孔中,一旦在手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到神经,目前的脊椎替换手术,也大多是将坏体拿掉后,加入钛网等锥间植入物,待人体自身的脊椎自行生长融合。这种方式在手术时容易伤害神经,提高了手术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人工椎体,有效降低手术难度。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椎体,具有椎体本体、椎体附件,所述椎体本体一端具有横突,所述横突与椎体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椎体附件具有椎弓,所述椎弓具有椎弓板,所述横突与椎弓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椎体本体、横突与椎弓围有锥孔,所述横突开设有带螺纹的凹槽,所述椎弓板开设有螺钉孔,螺钉穿过椎弓板的螺钉孔至横突的凹槽固定。
[0005]所述椎体本体的内部具有多个空孔,所述椎弓的内部具有多个空孔,所述椎体本体的空孔的平均直径大于椎弓的空孔的平均直径。
[0006]所述椎体本体的空孔的孔径为300?900微米,孔隙率50?80%;所述椎弓的空孔的孔径为300?900微米;孔隙率50?80%。
[OOO7 ]所述椎体本体与横突由3D打印一体形成,所述椎体附件由3D打印一体形成。
[0008]所述螺钉顶部具有带螺纹的锥形头,所述椎弓板的螺钉孔顶部设有与锥形头配合的带螺纹的锥形槽。
[0009]—种人工椎体的手术方法,采用上述人工椎体。
[0010]—种人工椎体的手术方法,具有如下步骤:(I)将人体内的病体椎体切除后,放入椎体本体,椎体本体与人体自身的上、下椎体接触,(2)再放入椎弓,螺钉穿过椎弓板的螺钉孔至横突的凹槽固定。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设计的人工椎体,可使得医生在进行外科手术时,操作更安全,先放置锥形本体,再放置椎弓,置于锥孔内的神经不易受损,也无需其他的椎弓根钉和钛网的设置,有效降低手术难度。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4]其中,1、椎体本体,2、横突,3、椎弓,4、椎弓板,5、锥孔,6、凹槽,7、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6]如图1,一种人工椎体,具有椎体本体1、椎体附件,所述椎体本体I一端具有横突2,所述横突2与椎体本体I为一体结构,所述椎体附件具有椎弓3,所述椎弓3具有椎弓板4,所述横突2与椎弓板4可拆卸连接,所述椎体本体1、横突2与椎弓3围有锥孔5,所述横突2开设有带螺纹的凹槽6,所述椎弓板4开设有螺钉孔7,螺钉穿过椎弓板4的螺钉孔7至横突2的凹槽6固定。
[0017]所述椎体本体I的内部具有多个空孔,所述椎弓3的内部具有多个空孔,所述椎体本体I的空孔的平均直径大于椎弓3的空孔的平均直径。
[0018]所述椎体本体I的空孔的孔径为300?900微米,孔隙率50?80% ;所述椎弓3的空孔的孔径为300?900微米;孔隙率50?80%。
[00?9]所述椎体本体I与横突2由3D打印一体形成,所述椎体附件由3D打印一体形成。
[0020]椎体本体I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生长骨头,椎体本体I内设置空孔,可利于骨髓生长,椎弓3的空孔的作用主要是用于生长韧带和肌肉,因为在生产时,锥形本体I与椎弓2分别制成,可以实现锥形本体I和椎弓3的空孔的平均直径不同,而现有的一体化的人工椎体,锥形本体I与椎弓3—体制成,很难实现空孔平均直径不同,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简单高效。
[0021]所述螺钉顶部具有带螺纹的锥形头,所述椎弓板的螺钉孔顶部设有与锥形头配合的带螺纹的锥形槽。锥形头的设置可使得螺钉更牢固的安置在椎弓板与横突之间,不易于运动时向外滑落。
[0022]—种人工椎体的手术方法,采用上述人工椎体。
[0023]—种人工椎体的手术方法,具有如下步骤:(I)将人体内的病体椎体切除后,放入椎体本体I,椎体本体I与人体自身的上、下椎体接触,(2)再放入椎弓3,螺钉穿过椎弓板4的螺钉孔至横突2的凹槽固定。
[002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设计人工椎体,可使得医生在进行外科手术时,操作更安全,先放置锥形本体,再放置椎弓,置于锥孔内的神经不易受损,也无需其他的椎弓根钉和钛网的设置,有效降低手术难度。
[0025]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椎体本体、椎体附件,所述椎体本体一端具有横突,所述横突与椎体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椎体附件具有椎弓,所述椎弓具有椎弓板,所述横突与椎弓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椎体本体、横突与椎弓围有锥孔,所述横突开设有带螺纹的凹槽,所述椎弓板开设有螺钉孔,螺钉穿过椎弓板的螺钉孔至横突的凹槽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本体的内部具有多个空孔,所述椎弓的内部具有多个空孔,所述椎体本体的空孔的平均直径大于椎弓的空孔的平均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本体的空孔的孔径为300?900微米,孔隙率50?80%;所述椎弓的空孔的孔径为300?900微米;孔隙率5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本体与横突由3D打印一体形成,所述椎体附件由3D打印一体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顶部具有带螺纹的锥形头,所述椎弓板的螺钉孔顶部设有与锥形头配合的带螺纹的锥形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椎体,具有椎体本体、椎体附件,椎体本体一端具有横突,横突与椎体本体为一体结构,椎体附件具有椎弓,椎弓具有椎弓板,横突与椎弓板可拆卸连接,椎体本体、横突与椎弓围有锥孔,横突开设有带螺纹的凹槽,椎弓板开设有螺钉孔,螺钉穿过椎弓板的螺钉孔至横突的凹槽固定。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设计的人工椎体,可使得医生在进行外科手术时,操作更安全,先放置锥形本体,再放置椎弓,置于锥孔内的神经不易受损,也无需其他的椎弓根钉和钛网的设置,有效降低手术难度。
【IPC分类】A61F2/44
【公开号】CN205286617
【申请号】
【发明人】寇万福, 柴鹏
【申请人】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