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沉淀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7612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污水沉淀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生石灰是钢铁冶炼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原料,生石灰在使用前要在消化器中进行消化处理,生石灰在消化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粉尘和蒸汽,目前使用的除尘器生在对石灰消化除尘过程中,由于环保的要求,从除尘器排出的含尘污水不能对外排放,要循环利用,目前也只是将污水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由于沉淀不完全,循环利用的污水含尘还很高,也容易造成喷头堵塞,因此,要经常对喷头进行清堵,由于对除尘器一要停产,二是维护成本大,钢厂都不愿意进行维护,没有坚持有效的维护,除尘器使用不到一年就损坏报废,这已经在钢厂的使用中完全印证了这一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污水池上的污水栗接沉淀塔,沉淀塔的泄水口接污水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所述的污水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包括迂回槽,迂回槽上装有闸门,闸门通过液压杆控制,在迂回槽的未端装有清水管;闸门的闸口对准污水池,迂回槽的清水管接清水池,清水池上装有的清水栗;在沉淀塔底部装有电动蝶阀,电动蝶阀上接有泥浆栗。
[0005]在污水池上装有搅拌器。
[0006]在迂回槽上装有刮泥小车,在刮泥小车的底部装有刮板。
[0007 ] 设有两级以上的污水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对从除尘器中排出的含生石灰消化污水采用沉淀塔和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进行二级沉淀处理,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是一种低落差,水平迂回流动的沉淀装置,水在迂回槽中的流速为每秒O,16米,而生石灰通过水处理后,比水重了很多,粘结性较强,它的流速远远慢于水的流速,所以流的路程越远,后面的沉淀生石灰将前面的沉淀生石灰消化污泥一层一层的覆盖起来结成垢块,沉淀效果可达到98%以上,相比静态沉淀,沉淀效果快了六倍以上,通过刮泥小车将垢块扒松,快速打开迂回槽上的闸门,利用迂回槽中几吨水的冲击力,将沉淀物一并冲入污水池,自动排渣;二是通过二级沉淀处理后,排入到清水池的清水含尘很低,循环用于除尘器中,不会造成喷头堵塞。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局部剖面视图。
[0011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污水池I上的污水栗3接沉淀塔4,沉淀塔4的泄水口 7接污水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所述的污水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包括迂回槽8,迂回槽8上装有闸门9,闸门9通过液压杆10控制,在迂回槽8的未端装有清水管11;闸门9的闸口对准污水池I,迂回槽8的清水管11接清水池14,清水池14上装有的清水栗15;在沉淀塔4底部装有电动蝶阀5,电动蝶阀5上接有泥浆栗6;在污水池I上装有搅拌器2;在迂回槽8上装有刮泥小车12,在刮泥小车12的底部装有刮板13;设有两级以上的污水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
【主权项】
1.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池(I)上的污水栗(3)接沉淀塔(4),沉淀塔(4)的泄水口(7)接污水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所述的污水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包括迂回槽(8),迂回槽(8)上装有闸门(9),闸门(9)通过液压杆(10)控制,在迂回槽(8)的未端装有清水管(11);闸门(9)的闸口对准污水池(I),迂回槽(8)的清水管(11)接清水池(14),清水池(14)上装有的清水栗(15);在沉淀塔(4)底部装有电动蝶阀(5),电动蝶阀(5)上接有泥浆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污水池(I)上装有搅拌器(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迂回槽(8)上装有刮泥小车(12),在刮泥小车(12)的底部装有刮板(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两级以上的污水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污水沉淀净化装置,污水池上的污水泵接沉淀塔,沉淀塔的泄水口接污水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所述的污水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包括迂回槽,迂回槽上装有闸门,闸门通过液压杆控制,在迂回槽的未端装有清水管;闸门的闸口对准污水池,迂回槽的清水管接清水池,清水池上装有的清水泵;在沉淀塔底部装有电动蝶阀,电动蝶阀上接有泥浆泵。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对从除尘器中排出的含生石灰消化污水采用沉淀塔和动态迂回沉淀净化装置,进行二级沉淀处理;二是通过二级沉淀处理后,排入到清水池的清水含尘很低,循环用于除尘器中,不会造成喷头堵塞。
【IPC分类】B01D21/02, B01D21/18
【公开号】CN205287743
【申请号】
【发明人】钟汉光
【申请人】钟汉光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