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密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79786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高精密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胶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0003]传统的高精密注塑模具在压模时,定位困难,且定位不准确,各机构间的配合误差大,不能保证精度,注塑出来的产品脱模后,外表面粗糙,遗留有毛边、毛刺等,影响产品的品质,需要再加工处理,降低了生产效率,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产品外观的高精密注塑模具。
[0005]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其包括动模与定模,所述动模包括一顶板、上模板、进料管、第一抵推块、第二抵推块、上模仁,所述第一抵推块、第二抵推块及上模仁分别固定于上模板上,所述定模包括一底座、沿左右方向滑动的一第一滑块、沿前后方向滑动的一第二滑块、及一下模仁,所述上模仁的下表面与下模仁的上表面共同凹设有一型腔,所述上模仁具有连通进料管与型腔的流道,所述下模仁设有与型腔贯通的一槽道,所述第二滑块与槽道前后对齐,所述第一滑块在合模后进入槽道而围设于型腔外侧,所述第一抵推块能够向下抵推第一滑块朝向型腔滑动,所述第二抵推块能够向下移动以抵推第二滑块朝向第二滑块移动,直至第二滑块抵压在第一滑块上。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抵推块具有与第一滑块相抵推的倾斜面。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抵推块具有与第二滑块相抵推的倾斜面。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设有收容第一滑块的收容槽,所述槽道连通收容槽与型腔。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精密注塑模具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一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遮盖于收容槽上方,用以阻止第一滑块向上移动。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块设有与第二抵推块上下对齐的一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内侧壁具有与第二抵推块接触的倾斜面。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精密注塑模具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一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有前后贯穿的一通孔,所述第二滑块后端收容于该通孔内。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限位块顶部设有一凹槽,凹槽与通孔贯通,所述凹陷部暴露于凹槽内,所述第二抵推块先进入凹槽再抵推第二滑块滑动。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块是在第一滑块向内侧滑动之后再朝向第一滑块滑动。
[0014]本实用新型高精密注塑模具,通过第一抵推块能够向下抵推第一滑块朝向型腔滑动,第二抵推块能够向下移动以抵推第二滑块朝向第二滑块移动,直至第二滑块抵压在第一滑块上,消除了第一滑块与槽道内侧壁的间隙,阻止塑胶流入槽道内,防止了注塑成型后的应力消除壳体外侧面形成毛边、毛刺等,改善了产品的外观,提高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精密注塑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精密注塑模具的立体分解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精密注塑模具定模的内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精密注塑模具各滑块与抵推块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精密注塑模具脱模后的线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高精密注塑模具100用以在一线缆组件200上注塑成型一应力消除壳体201,其包括动模10与定模20,动模10可以上下移动以与定模20合模或分模,定模20位于动模10下方并固定不动。
[0021]动模10包括一顶板11、上模板12、进料管13、第一抵推块14、第二抵推块15、上模仁16及若干导引柱17,上模板12固定于顶板11底部,第一抵推块14、第二抵推块15分别固定于上模板12上,进料管13固定于顶板11与上模板13内。顶板11上固定有一套管112,套管112套设于进料管13外侧,进料管13顶端暴露于顶板11上表面,上模仁16内设有与进料管13连通的流道162,融化的塑胶是经由进料管13进入流道162,再由流道162进入型腔260内固化、成型为应力消除壳体201。第一抵推块14与第二抵推块15的底端分别设有朝向内侧的倾斜面142、152。
[0022]定模20包括一底座21、一第一限位块22、一第二限位块23、一第一滑块24、一第二滑块25、及一下模仁27。第一滑块24与第二滑块25滑动设置在底座21上,第一滑块24与第二滑块25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第一滑块24沿左右方向滑动,第二滑块25沿前后方向滑动。底座21上设有与动模10导引柱17相互配合的若干导引孔29。
[0023]第一限位块22与第二限位块23分别固定在底座21上,用以阻止第一滑块24与第二滑块25上下移动。底座21设有收容第一滑块24的收容槽213,第一限位块22遮盖于收容槽213上方,阻止第一滑块24向上跳出收容槽213,使得第一滑块24被限制于收容槽213内左右滑动。
[0024]下模仁26的上表面与上模仁16的下表面共同凹设有一型腔260,用以放置线缆组件200及成型应力消除壳体201。下模仁26上表面还设有连通型腔260与收容槽213的槽道262,使第一滑块24能够进入槽道262后,围设于型腔260外侧,第一滑块24外侧端具有一倾斜面242,与第一抵推块14上的倾斜面142上下对齐。第二滑块25与槽道262前后对齐。
[0025]第二限位块23设有一凹槽231及前后贯穿的一通孔232,凹槽231凹设于第二限位块23顶部,并与通孔232贯通。第二滑块25的后端位于通孔232内,前端朝向内侧凸伸出第二限位块23,后端设有一凹陷部251,凹陷部251暴露于凹槽231内,凹陷部251前端壁设置为倾斜面252,该倾斜面252与第二抵推块15上的倾斜面152上下对齐。
[0026]本实用新型高精密注塑模具100工作时,首先,把动模10向下移动,第一抵推块14、第二抵推块15共同向下移动,第一抵推块14的倾斜面142抵推第一滑块24的倾斜面242,促使第一滑块24向内侧滑动,进入槽道262内,直至第一滑块24围设于型腔260外侧。接着,第二抵推块15经由第二限位块23的凹槽231进入第二滑块25的凹陷部251后,第二抵推块15上的倾斜面152与第二滑块25的倾斜面252配合,促使第二滑块25朝向第一滑块24滑动,直至第二滑块25抵压在第一滑块24上,促使第一滑块24与槽道262的内侧壁挤压在一起,消除了第一滑块24与槽道262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阻止塑胶由型腔260流入槽道262,防止了注塑成型后的应力消除壳体201外侧面形成毛边、毛刺等,改善了产品的外观,提高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0027]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主权项】
1.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其包括动模与定模,所述动模包括一顶板、上模板、进料管、第一抵推块、第二抵推块、上模仁,所述第一抵推块、第二抵推块及上模仁分别固定于上模板上,所述定模包括一底座、沿左右方向滑动的一第一滑块、沿前后方向滑动的一第二滑块、及一下模仁,所述上模仁的下表面与下模仁的上表面共同凹设有一型腔,所述上模仁具有连通进料管与型腔的流道,所述下模仁设有与型腔贯通的一槽道,所述第二滑块与槽道前后对齐,所述第一滑块在合模后进入槽道而围设于型腔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推块能够向下抵推第一滑块朝向型腔滑动,所述第二抵推块能够向下移动以抵推第二滑块朝向第二滑块移动,直至第二滑块抵压在第一滑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推块具有与第一滑块相抵推的倾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推块具有与第二滑块相抵推的倾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收容第一滑块的收容槽,所述槽道连通收容槽与型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精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精密注塑模具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一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遮盖于收容槽上方,用以阻止第一滑块向上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设有与第二抵推块上下对齐的一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内侧壁具有与第二抵推块接触的倾斜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精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精密注塑模具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一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有前后贯穿的一通孔,所述第二滑块后端收容于该通孔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精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顶部设有一凹槽,凹槽与通孔贯通,所述凹陷部暴露于凹槽内,所述第二抵推块先进入凹槽再抵推第二滑块滑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是在第一滑块向内侧滑动之后再朝向第一滑块滑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精密注塑模具,其包括动模与定模,所述动模包括一顶板、上模板、进料管、第一抵推块、第二抵推块、上模仁,所述定模包括一底座、一第一滑块、一第二滑块、及一下模仁,所述上模仁的下表面与下模仁的上表面共同凹设有一型腔,所述上模仁具有连通进料管与型腔的流道,所述下模仁设有与型腔贯通的一槽道,所述第一滑块在合模后进入槽道而围设于型腔外侧,所述第一抵推块能够向下抵推第一滑块朝向型腔滑动,所述第二抵推块能够向下移动以抵推第二滑块朝向第二滑块移动,直至第二滑块抵压在第一滑块上,消除了第一滑块与槽道内侧壁的间隙,阻止塑胶流入槽道内。
【IPC分类】B29C45/26, B29C45/33
【公开号】CN205291481
【申请号】
【发明人】易长春, 赵荣平
【申请人】昆山讯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