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梁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84751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梯梁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高或通过构造物,具体地指一种梯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楼梯平台除常用砼浇筑之外,还有钢结构和其它材质,其应用范围有操作、参观、保养检修、跨越设备管线通道及跨桥楼梯平台,以及港口码头、室内外为满足或变更建筑物使用功能增设的楼梯平台。
[0003]现有技术中,楼梯平台通常具有两个等间距布置的梯梁,用于连接踏步板和支撑平台,如果发生梯梁长度及制作精度出现偏差,或因为安装地面不平整,导致梯梁不能正常安装,解决办法通常会采取在梯梁连接处增设垫块或强制安装,但上述方式会影响梯梁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梯梁固定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梯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卡扣在一起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第一扇形板,所述第一扇形板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扇形板的一侧边设置有与其垂直连接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扇形板的弧形边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弧形边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止口;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与所述第一扇形板对立布置的第二扇形板,所述第二扇形板对应所述第一铰接座处设置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一扇形板和第二扇形板铰接,所述第二扇形板的一侧边设置有与其垂直连接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端对接,所述第二扇形板的弧形边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弧形边中部,所述第二连接板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止口匹配的第二止
□ O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上均设置有同轴的弧形凸台和弧形凹槽,并相互对称插入,两个所述弧形凸起的母线轴向切面留有空隙。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向径向延伸的加劲肋。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内壁设置有第一定位台,所述第一定位台设置有两个第一腰形限位孔,所述第二扇形板对应所述第一腰形限位孔处设置有第一定位螺孔;所述第二支撑板内壁设置有第二定位台,所述第二定位台设置有两个第二腰形限位孔,所述第一扇形板对应所述第二腰形限位孔处设置有第二定位螺孔。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梯梁固定装置,在梯梁长度、制作精度不符合要求时或安装地面不平整时,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可以以铰接座的中心轴进行小幅度转动,以使梯梁按照设定角度进行安装,保证梯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参考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梯梁固定装置安装在梯梁3和地面之间,包括两个卡扣在一起的第一支撑座I和第二支撑座2,其中第一支撑座I包括第一扇形板1.1、第一支撑板1.3和第一连接板1.4,本实施例在第一扇形板1.1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座1.2,第一支撑板1.3用于安装在地面上或连接在平台上,它设置在第一扇形板1.1的一侧边并与其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板I.4设置在第一扇形板1.1的弧形边并与其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板1.4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3—端连接,第一连接板1.4另一端延伸至弧形边中部,第一连接板1.4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止口 1.5;而第二支撑座2其结构与第一支撑座I结构一致,它也包括第二扇形板2.1、第二支撑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第二扇形板2.1与第一扇形板1.1对立布置,第二扇形板2.1对应第一铰接座1.2处设置有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座1.2和第二铰接座通过螺栓将第一扇形板1.1和第二扇形板2.1铰接,进而实现第一支撑座I和第二支撑座2的铰接,第二支撑板2.2用于与梯梁I端面连接,它设置在第二扇形板2.1的一侧边并与其垂直连接,第二支撑板2.2—端与第一连接板1.4另一端对接,第二连接板2.3设置在第二扇形板2.1的弧形边并与其垂直连接,第二连接板2.3—端与第二支撑板2.2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板2.3另一端延伸至弧形边中部,第二连接板2.3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止口 1.5匹配的第二止口,第一止口 1.5与第二止口相互配合,实现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2.3的对接。
[0015]本实施例在第一铰接座1.2和第二铰接座上均设置有同轴的弧形凸台1.6和弧形凹槽1.11,并相互对称插入,两个弧形凸起1.6的母线轴向切面留有空隙。两个弧形凸起1.6会组装成一个具有小角度空隙的圆周,弧形凸起1.6可以在此小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动,以使第一支撑座I和第二支撑座2也可以在此小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动。
[0016]本实施例在第一铰接座1.2和第二铰接座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向径向延伸的加劲肋1.10,加劲肋1.10固定焊接在第一扇形板1.1或第二扇形板2.1上,以对结构进行加强。
[0017]本实施例在第一支撑板1.3内壁设置有第一定位台1.7,第一定位台1.7设置有两个第一腰形限位孔I.8,第二扇形板2.1对应第一腰形限位孔1.8处设置有第一定位螺孔2.4;相应的在第二支撑板2.2内壁设置有第二定位台,第二定位台设置有两个第二腰形限位孔,第一扇形板1.1对应第二腰形限位孔1.8处设置有第二定位螺孔1.9。
[0018]使用时,梯梁底部通过螺栓与第二支撑座2的第二支撑板2.2连接,而第一支撑座I的第一支撑板1.3支撑在地面上,根据地面的平整状况可用螺栓两对定位螺孔与腰型限位孔全部锁定、锁定一对或都不锁定,来调整铰接座的浮动范围,即:通过将定位螺孔与腰形限位孔全部锁紧,将其作为一种固定件将梯梁3进行固定;若将定位螺孔与腰形限位孔部分锁紧或不锁紧,可将其作为梯梁3与地面接触的浮动座,使梯梁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正向或反向浮动。
[0019]本实施例在梯梁长度、制作精度不符合要求时或安装地面不平整时,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可以以铰接座的中心轴进行小幅度转动,以使梯梁按照设定角度进行安装,保证梯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梯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卡扣在一起的第一支撑座(I)和第二支撑座(2),所述第一支撑座(I)包括第一扇形板(1.1),所述第一扇形板(1.1)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座(1.2),所述第一扇形板(1.1)的一侧边设置有与其垂直连接的第一支撑板(1.3),所述第一扇形板(1.1)的弧形边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第一连接板(1.4),所述第一连接板(1.4) 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3) —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4)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弧形边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板(1.4)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止口( 1.5);所述第二支撑座(2)包括与所述第一扇形板(1.1)对立布置的第二扇形板(2.1),所述第二扇形板(2.1)对应所述第一铰接座(1.2)处设置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1.2)和第二铰接座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一扇形板(1.1)和第二扇形板(2.1)铰接,所述第二扇形板(2.1)的一侧边设置有与其垂直连接的第二支撑板(2.2),所述第二支撑板(2.2) —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4)另一端对接,所述第二扇形板(2.1)的弧形边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第二连接板(2.3),所述第二连接板(2.3)—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3)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弧形边中部,所述第二连接板(2.3)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止口( 1.5)匹配的第二止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座(1.2)和第二铰接座上均设置有同轴的弧形凸台(1.6)和弧形凹槽(1.11),并相互对称插入,两个所述弧形凸起(1.6)的母线轴向切面留有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梯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座(1.2)和第二铰接座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径向延伸的加劲肋(1.1O)。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3)内壁设置有第一定位台(1.7),所述第一定位台(1.7)设置有两个第一腰形限位孔(1.8),所述第二扇形板(2.1)对应所述第一腰形限位孔(1.8)处设置有第一定位螺孔(2.4);所述第二支撑板(2.2)内壁设置有第二定位台,所述第二定位台设置有两个第二腰形限位孔,所述第一扇形板(1.1)对应所述第二腰形限位孔(1.8)处设置有第二定位螺孔(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梯梁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卡扣在一起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在梯梁长度、制作精度或安装地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可以以铰接座的中心轴进行小幅度转动,以使梯梁按照设定角度进行安装,以保证梯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IPC分类】E04F11/02, E04F11/022
【公开号】CN205296634
【申请号】
【发明人】丁天武, 李伟, 丁力, 夏争辉
【申请人】武汉沿程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