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回风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7852阅读:2572来源:国知局
下回风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管机的结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下回风的风管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商用式空调风管机日趋应用于民用市场,特别是高级住宅和别墅群的市场规模扩大,市场客户对商用式空调风管机的舒适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而以往的商用式风管机主要应用于大空间的公共建筑领域,其通风压力要求较高,而民用市场需求则是安装空间尽可能小,噪音尽可能低。
[0003]而商用式空调风管机近十几年的发展,其结构型式基本保持不变,如图1所示,包括机壳10、机壳内空间中的离心风机20、正对离心风机20出口的换热器30及位于换热器30下方的接水盘40,机壳10上设置有回风口 11和出风口 12,回风口 11可以为下回风口或后回风口,机壳10通常通过安装吊脚固定在天花板上。众所周知,风机直径增大,相同性能水平下,噪音可大大降低,再配合风机风道的优化设计,可达到同性能水平下,噪音降低5dB左右,而如图1所示,若增大风管机的风机直径,则势必会增大风管机的厚度,而风管机的厚度受吊顶高度限制严重,影响市场竞争力,则现有风管机难以通过增大风管机的风机直径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下回风风管机,易于通过增大风机直径来降低噪音,且增大风机直径不会影响风管机的厚度,则不受吊顶高度限制,易于实现。
[0005]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下回风风管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回风风管机,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所围内部空间的涡轮风扇、风扇电机、风道板、热交换器和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方,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回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涡轮风扇的转轴竖直设置,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涡轮风扇的下方。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所述回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涡轮风扇的转轴重合。
[0008]所述风扇电机位于所述涡轮风扇的中心处,与所述涡轮风扇同心设置,共同构成外转子涡轮风机。
[0009]所述风道板为弧形板,所述热交换器为U形热交换器,所述风道板与所述热交换器首尾相接在所述涡轮风扇的周向外围围设一周。
[0010]所述接水盘同时位于所述涡轮风扇的下方,且所述接水盘上设有供所述涡轮风扇底端穿出的通孔。
[0011]所述涡轮风扇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或三个。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下回风风管机,涡轮风扇的转轴竖直设置,即涡轮风扇卧式放置,则增大涡轮风扇的直径不会对风管机的厚度造成影响,则可通过增大风扇的直径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可加大至现行风管机风扇直径的2.5?3倍,甚至能达3倍以上,实现同性能水平下,噪音可降低5dB左右。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技术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回风风管机的纵向剖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回风风管机的俯视图(省略机壳顶板);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回风风管机的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8]参照图1,本实施例一种下回风风管机,包括机壳10、设置在机壳10所围内部空间的涡轮风扇20、风扇电机30、风道板40、热交换器50和接水盘60,接水盘60位于热交换器50的下方,机壳10上设置有回风口 11和出风口 12,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涡轮风扇20的转轴竖直设置,即涡轮风扇20卧式放置,由于涡轮风扇20卧式放置,且风管机通常是安装在天花板上,机壳10的顶板与天花板贴合,则回风口 11势必要设置在涡轮风扇20的下方,即机壳10的底板13上实现下回风。
[0019]具体地,涡轮风扇20卧式放置,则增大其直径不会对风管机的厚度造成影响,则可通过增大风扇的直径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0020]优选地,回风口11的中心轴线与涡轮风扇20的转轴重合,以使回风更大效率地进入涡轮风扇20内。
[0021]为使整机结构紧凑,尽量减小整机体积,本实施例中风扇电机30位于涡轮风扇20的中心处,与涡轮风扇20同心设置,使涡轮风扇20与风扇电机30共同构成外转子涡轮风机。外转子涡轮风机是采用外转子电机直接带动叶轮的先进结构和合理的气动设计,而具有效率高、噪声低、重量轻、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电机安装在叶轮中间,对电机自身也达到了最大的冷却效果。
[0022]由于涡轮风扇20具有多种,有的涡轮风扇自带蜗壳作为其风道板,有的涡轮风扇无蜗壳,当涡轮风扇20为本实施例图2至图4所示无蜗壳风扇时,其需另外设置风道板40,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风道板40为弧形板,同时热交换器50为U形热交换器,风道板40与热交换器50首尾相接在祸轮风扇20的周向外围围设一周,包围住祸轮风扇20,以提尚风管机的能效。
[0023]进一步地,由于热交换器50为U形热交换器,而并非常规的直板式换热器,则为更充分有效地收集热交换器50上产生的冷凝水,接水盘60面积加大,使其同时延伸至涡轮风扇20的下方,为不影响进风,在接水盘60上设有供涡轮风扇20底端穿出的通孔61。
[0024]对于涡轮风扇20的数量,其可以为一个形成单涡轮风扇风管机,也可以为两个形成双涡轮风扇风管机,或者有需要的话,可设置三个形成三涡轮风扇风管机等,本实施例对其数量不做具体限制。单涡轮风扇20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风道板40和热交换器50的数量可仍为一个,只是尺寸相应加大,以包围住所有涡轮风扇20为准。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下回风风管机,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所围内部空间的涡轮风扇、风扇电机、风道板、热交换器和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方,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回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风扇的转轴竖直设置,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涡轮风扇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回风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涡轮风扇的转轴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回风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电机位于所述涡轮风扇的中心处,与所述涡轮风扇同心设置,共同构成外转子涡轮风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回风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板为弧形板,所述热交换器为U形热交换器,所述风道板与所述热交换器首尾相接在所述涡轮风扇的周向外围围设一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回风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同时位于所述涡轮风扇的下方,且所述接水盘上设有供所述涡轮风扇底端穿出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回风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风扇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或三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下回风风管机,易于通过增大风机直径来降低噪音,且增大风机直径不会影响风管机的厚度,则不受吊顶高度限制,易于实现。一种下回风风管机,包括机壳、涡轮风扇、风扇电机、风道板、热交换器和接水盘,接水盘位于热交换器的下方,机壳上设置有回风口和出风口,涡轮风扇的转轴竖直设置,回风口位于涡轮风扇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下回风风管机,涡轮风扇的转轴竖直设置,即涡轮风扇卧式放置,则增大涡轮风扇的直径不会对风管机的厚度造成影响,则可通过增大风扇的直径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可加大至现行风管机风扇直径的2.5~3倍,甚至能达3倍以上,实现同性能水平下,噪音可降低5dB左右。
【IPC分类】F24F13/22, F24F13/24, F24F1/00, F24F13/00
【公开号】CN205299737
【申请号】
【发明人】王元, 朱训智
【申请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