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蓄能供能区域能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807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蓄能供能区域能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区域能源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蓄能供能区域能源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区域供热蓄热器是一种大型的节能设施,其容积一般在5000m3以上,冷、热水自然分层现象会比较明显,利用水自然分层蓄热,能够使热水蓄热器蓄热能力最大限度的优化。因为采用了分层蓄热布水装置,在相同的供、回水温差下,如果蓄热过程中水的流量偏小,在短暂的供热热高峰期,来不及通过换热器交换的热水蓄热器的热量只能被排放掉。即使热水蓄热器做得再大也无济于事。但在热水蓄热器筒体直径一定的情况下,增大流量势必增加分层蓄热布水装置及筒体横断面上的流速,导致紊流区加在和流体混掺加剧降低蓄热效率。
[0003]所以,对于技术人员来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开发一种新型的蓄能供能区域能源系统,设计合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区域能源供应,即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区域的冷热需求,达到节能最大化,运行费用最低化,充分利用区域位置优势,利用地源热栗和低温蒸汽作为热源的补充,从而最大化的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适于推广。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蓄能供能区域能源系统,设计合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区域能源供应,即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区域的冷热需求,达到节能最大化,运行费用最低化,充分利用区域位置优势,利用地源热栗和低温蒸汽作为热源的补充,从而最大化的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适于推广。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新型的蓄能供能区域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源热栗蓄热器、高温蓄热器、低温蓄热器;所述地源热栗蓄热器、高温蓄热器、低温蓄热器通过并联的方式连通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连通有电热源,且电热源与热交换器之间并联有蒸汽蓄热器;所述电热源和热交换器通过管路连通用户蒸汽管道;所述地源热栗蓄热器连通有地源热栗,地源热栗连通地埋管。
[0007]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地源热栗蓄热器、高温蓄热器、低温蓄热器和蒸汽蓄热器的内部都采用了分层蓄热布水装置。
[0008]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分层蓄热布水装置为孔板式或支管网状结构。
[0009]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地源热栗蓄热器、高温蓄热器、低温蓄热器上的进出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电热源的进出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蒸汽蓄热器的进出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且在热交换器内设置有交换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所有的控制阀和交换温度传感器共同连接有控制器。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区域能源供应,即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区域的冷热需求,达到节能最大化,运行费用最低化,充分利用区域位置优势,利用地源热栗和低温蒸汽作为热源的补充,从而最大化的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适于推广。
[0011]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
[0014]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蓄能供能区域能源系统,包括地源热栗蓄热器1、高温蓄热器2、低温蓄热器6。所述地源热栗蓄热器1、高温蓄热器2、低温蓄热器6通过并联的方式连通有热交换器3。所述热交换器3连通有电热源4,且电热源4与热交换器3之间并联有蒸汽蓄热器5。所述电热源4和热交换器3通过管路连通用户蒸汽管道。
[0015]所述地源热栗蓄热器I连通有地源热栗,地源热栗连通地埋管。低温蓄热器6是为了存储热交换器内在进行交换时损失的热能,由于交换时温度仅仅略高于交换后的温度,所以低温蓄热器仅仅在外界温度偏高时使用。
[0016]所述地源热栗蓄热器、高温蓄热器、低温蓄热器和蒸汽蓄热器的内部都采用了分层蓄热布水装置7。
[0017]所述分层蓄热布水装置7为孔板式或支管网状结构。
[0018]所述地源热栗蓄热器、高温蓄热器、低温蓄热器上的进出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电热源的进出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蒸汽蓄热器的进出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且在热交换器内设置有交换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所有的控制阀和交换温度传感器共同连接有控制器。上述控制阀和控制器均未在图中表示出来。
[0019]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区域能源供应,即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区域的冷热需求,达到节能最大化,运行费用最低化,充分利用区域位置优势,利用地源热栗和低温蒸汽作为热源的补充,从而最大化的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适于推广。
[0020]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的蓄能供能区域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源热栗蓄热器、高温蓄热器、低温蓄热器;所述地源热栗蓄热器、高温蓄热器、低温蓄热器通过并联的方式连通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连通有电热源,且电热源与热交换器之间并联有蒸汽蓄热器;所述电热源和热交换器通过管路连通用户蒸汽管道;所述地源热栗蓄热器连通有地源热栗,地源热栗连通地埋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蓄能供能区域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栗蓄热器、高温蓄热器、低温蓄热器和蒸汽蓄热器的内部都采用了分层蓄热布水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蓄能供能区域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蓄热布水装置为孔板式或支管网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蓄能供能区域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栗蓄热器、高温蓄热器、低温蓄热器上的进出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电热源的进出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蒸汽蓄热器的进出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且在热交换器内设置有交换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所有的控制阀和交换温度传感器共同连接有控制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蓄能供能区域能源系统,包括地源热泵蓄热器、高温蓄热器、低温蓄热器;所述地源热泵蓄热器、高温蓄热器、低温蓄热器通过并联的方式连通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连通有电热源,且电热源与热交换器之间并联有蒸汽蓄热器;所述电热源和热交换器通过管路连通用户蒸汽管道;所述地源热泵蓄热器连通有地源热泵,地源热泵连通地埋管。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区域能源供应,即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区域的冷热需求,达到节能最大化,运行费用最低化,充分利用区域位置优势,利用地源热泵和低温蒸汽作为热源的补充,从而最大化的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适于推广。
【IPC分类】F24D17/02, F25B30/06
【公开号】CN205300033
【申请号】
【发明人】杜玉吉, 王凡, 刘伟, 钱辉金, 丁江华
【申请人】中节能建筑节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