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视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981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夜视镜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镜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以有效排除红外危害、降低远光灯强度的夜视镜片。
【背景技术】
[0002]夜视镜片是在镜片的表面贴附红外膜,借以排除和滤除光束中的杂光、眩光,排出红外危害,降低远光灯强度,防止眩光,使视野清晰,改善夜间视觉效果,提高夜间驾驶安全性。
[0003]现有技术中的夜视镜片,其通常是通过强化液附着在镜片表面,进行烘干后固化于镜片表面。然而,通过浸泡方式使镜片两侧均附上强化液的方法,容易出现镜片挂液、红外膜附着不匀称等问题,进而降低镜片质量。为了改善这个不足,人们通过红外膜与塑胶片粘贴的方式代替浸泡方式制作变色镜片如图1所示,这种夜视镜片可以达到均匀变色的目的,镜片夜视效果更好。但是,由于镜片的弯曲结构,在粘贴红外膜时容易造成红外膜移位或出现边缘褶皱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夜视镜片,该夜视镜片的镜片本体与红外膜之间结合牢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红外膜移位或边缘褶皱等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夜视镜片,包括镜片本体和红外膜,镜片本体呈曲面结构,红外膜包括红外膜本体和红外膜边缘,红外膜边缘包括前后边缘和左右边缘,红外膜本体贴附于镜片本体的弧形外表面上,镜片本体包括前后对边和左右对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对边均设有凸棱,凸棱底面设有可供红外膜的前后边缘穿过的狭槽,所述凸棱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与狭槽相通的定位孔,所述左右对边平整延伸有水平的定位沿边,所述定位沿边与凸棱底面齐平设置,红外膜的左右边缘则贴附于镜片本体左右对边的定位沿边上,所述红外膜边缘通过注塑成型与镜片本体的四个对边固定连接。
[0006]上述结构中,红外膜的前后边缘穿过前后凸棱的狭槽,并通过上模具的定位针插入凸棱的定位孔中将红外膜固定,红外膜的左右边缘则贴附于镜片本体左右对边的定位沿边上,通过上模具下压进行平整固定,该红外膜的前后左右边缘均贴附到位后,通过上下模具注塑成型固定于镜片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红外膜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移位现象或边缘褶皱现象的发生。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所述定位孔截面呈锥形结构,定位孔的孔径沿着定位孔轴线由外朝内逐渐减小。
[0008]上述结构中,定位孔呈锥形结构,与其配合的定位针相应的呈锥形,使得定位针挤压在红外膜上时,避免因大面积接触而造成出现褶皱现象。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沿边背离红外膜的端面设有防皱凸点,该防皱凸点呈锥台结构设置,且该锥台的外端面呈凸弧面结构。
[0010]上述结构中,当镜片成型后,上下叠放时,避免上层镜片与位于下层镜片的红外膜直接接触摩擦造成褶皱。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凸棱具有与镜片本体的曲面结构相适应的弧度,该凸棱截面呈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的上端具有拱形面。
[0012]上述结构中,凸棱与镜片本体具有相适应的弧度,其狭槽也具有与镜片本体相适应的弧度,使得红外膜与镜片本体的贴合性更佳。
[0013]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附着于镜片本体上的红外膜出现移位或边缘褶皱缺陷,使镜片本体与红外膜结合更牢固,提高镜片质量,降低远光灯强度,防止眩光,提高夜间驾驶安全性。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镜片本体与红外膜的直接粘贴导致红外膜边缘褶皱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镜片本体的结构外观示意图;
[0017]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镜片本体的结构主视图;
[0018]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镜片本体上贴附了红外膜之后的结构剖视图;
[0019]镜片本体1、前后对边11、左右对边12、凸棱2、定位孔21、拱形面22、定位沿边3、狭槽4、防皱凸点5、凸弧面51、红外膜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是夜视镜片,包括镜片本体I和红外膜6,镜片本体I呈曲面结构,红外膜6包括红外膜6本体和红外膜6边缘,红外膜6边缘包括前后边缘和左右边缘,红外膜6本体贴附于镜片本体I的弧形外表面上,镜片本体I包括前后对边11和左右对边12,前后对边11均设有凸棱2,凸棱2底面设有可供红外膜6的前后边缘穿过的狭槽4,凸棱2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与狭槽4相通的定位孔21,左右对边12平整延伸有水平的定位沿边3,定位沿边3与凸棱2底面齐平设置,红外膜6的左右边缘则贴附于镜片本体I左右对边12的定位沿边3上,红外膜6边缘通过注塑成型与镜片本体I的四个对边固定连接。红外膜6的前后边缘穿过前后凸棱2的狭槽4,并通过上模具的定位针插入凸棱2的定位孔21中将红外膜6固定,红外膜6的左右边缘则贴附于镜片本体I左右对边12的定位沿边3上,通过上模具下压进行平整固定,该红外膜6的前后左右边缘均贴附到位后,通过上下模具注塑成型固定于镜片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红外膜6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移位现象或边缘褶皱现象的发生。
[0021]上述定位孔21截面呈锥形结构,定位孔21的孔径沿着定位孔21轴线由外朝内逐渐减小。定位孔21呈锥形结构,与其配合的定位针相应的呈锥形,使得定位针挤压在红外膜6上时,避免因大面积接触而造成出现褶皱现象。
[0022]上述定位沿边3背离红外膜6的端面设有防皱凸点5,该防皱凸点5呈锥台结构设置,且该锥台的外端面呈凸弧面51结构。当镜片成型后,上下叠放时,避免上层镜片与位于下层镜片的红外膜6直接接触摩擦造成褶皱。
[0023]上述凸棱2具有与镜片本体I的曲面结构相适应的弧度,该凸棱2截面呈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的上端具有拱形面22。凸棱2与镜片本体I具有相适应的弧度,其狭槽4也具有与镜片本体I相适应的弧度,使得红外膜6与镜片本体I的贴合性更佳。
[0024]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附着于镜片本体I上的红外膜6出现移位或边缘褶皱缺陷,使镜片本体I与红外膜6结合更牢固,提高镜片质量,降低远光灯强度,防止眩光,提高夜间驾驶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夜视镜片,包括镜片本体和红外膜,镜片本体呈曲面结构,红外膜包括红外膜本体和红外膜边缘,红外膜边缘包括前后边缘和左右边缘,红外膜本体贴附于镜片本体的弧形外表面上,镜片本体包括前后对边和左右对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对边均设有凸棱,凸棱底面设有可供红外膜的前后边缘穿过的狭槽,所述凸棱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与狭槽相通的定位孔,所述左右对边平整延伸有水平的定位沿边,所述定位沿边与凸棱底面齐平设置,红外膜的左右边缘则贴附于镜片本体左右对边的定位沿边上,所述红外膜边缘通过注塑成型与镜片本体的四个对边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视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定位孔截面呈锥形结构,定位孔的孔径沿着定位孔轴线由外朝内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夜视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沿边背离红外膜的端面设有防皱凸点,该防皱凸点呈锥台结构设置,且该锥台的外端面呈凸弧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夜视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具有与镜片本体的曲面结构相适应的弧度,该凸棱截面呈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的上端具有拱形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夜视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具有与镜片本体的曲面结构相适应的弧度,该凸棱截面呈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的上端具有拱形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夜视镜片,包括镜片本体和红外膜,镜片本体呈曲面结构,红外膜包括红外膜本体和红外膜边缘,红外膜边缘包括前后边缘和左右边缘,红外膜本体贴附于镜片本体的弧形外表面上,镜片本体包括前后对边和左右对边,前后对边均设有凸棱,凸棱底面设有狭槽,凸棱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与狭槽相通的定位孔,左右对边平整延伸有水平的定位沿边,定位沿边与凸棱底面齐平设置,红外膜的左右边缘贴附于定位沿边上,红外膜边缘通过注塑成型与镜片本体的四个对边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附着于镜片本体上的红外膜出现移位或边缘褶皱缺陷,使镜片本体与红外膜结合更牢固,提高镜片质量,降低远光灯强度,防止眩光,提高夜间驾驶安全性。
【IPC分类】G02C7/10
【公开号】CN205301733
【申请号】
【发明人】张豪, 余胜贤
【申请人】瑞安市圣视光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