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岸基复合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114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岸基复合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岸基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0002]港口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主要的污染源头和耗能单位。在全球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的新形势下,全球气候变化诱发的“绿色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日益意识到航运业发展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港口界提出了绿色港口的发展理念。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要求,强调以绿色发展为指导思想,切实推进绿色交通系统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努力控制交通运输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全面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绿色港口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航运业绿色发展的大潮下,中国绿色港口的发展迫在眉睫。
[0003]岸电技术是国内外港航界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项技术,也就是当船舶停靠码头时,停止使用船舶的柴油发电机,而采用码头陆上的电网供电,使用岸电可大大减少港口城市及其附近的大气和噪声污染。据测算,如果船舶在靠港期间关闭辅机改用岸电,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17万吨,相当于180万人口一年的排放量;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6万吨,相当于720万人口一年的排放量;并可减少氮化物排放量19.5万吨。
[0004]各个国家的船舶,除特种船外,船舶的交流电制基本为:三相交流450V/60HZ、三相交流6.6kV/ 60Hz和400V/50Hz,因此国际上现存的岸电主要方式为低压岸电/低压船舶供电、高压岸电/低压船舶、高压岸电/高压船舶三种方式。由于我国电网频率为50Hz,与大多数停靠码头的船舶电制频率不同,加上中国港口业务繁忙,岸电供电工程不能对基础建设进行大的改动,不宜采用固定式岸电或趸船式供电。因此移动式岸基船用变频变压供电系统成为解决中国港口实现岸基供电的良好选择。
[0005]由于变频变压供电系统为移动式变频供电,故其所用电缆不仅要具有对谐波抑制的效果,而且还要具有耐拖曳、耐磨耗、耐盐雾、防水、阻燃等性能,而目前一般用于该系统中的电缆为CEFR/SA型船用电缆,其对谐波抑制效果、耐拖曳性及耐磨耗性等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岸基复合电缆,不仅对岸电电缆的谐波防治、拖曳功能、防水、阻燃等方面进行优化,并且设置了信号传输单元,可以对整个线路进行有效监控,保证岸电供电系统及受电船舶的运行安全可靠。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岸基复合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的缆芯由三根分相主线线芯、两根中性线芯以及一根通讯单元电缆绞合而成;所述的三根分相主线线芯呈三角形互挤在缆芯的最中心,两根中性线芯以及一根通讯单元电缆分别设置在三根分相主线线芯两两互挤之间的空隙处;在缆芯外设有阻水层,在阻水层外挤包总屏蔽层,在总屏蔽层外依次设有内护套以及丁基胶外护套;所述的内护套外表面上编织有柔性拉力元件;其中,所述的通讯单元电缆包括由不少于2根相互对绞的截面为0.5_2的通讯单元线芯构成的通讯缆芯,在缆芯外依次挤包通讯单元隔离层、通讯单元屏蔽层以及通讯单元护套层。
[0008]优选地,所述的分相主线线芯由主导体、挤包在主导体外的主线绝缘层以及编织在主线绝缘层外的分相屏蔽层构成。
[0009]优选地,所述的中性线芯由中性导体以及挤包在中性导体外的中性线芯绝缘层构成。
[0010]优选地,所述的通讯单元线芯由通讯单元导体以及挤包在通讯单元导体的通讯单元绝缘层构成。
[0011]优选地,所述的拉力元件为高强度纤维细绳或钢丝绳。
[0012]优选地,两根中性线芯平行对称设置或单独设置在三根分相主线线芯两两互挤之间的空隙处。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产品不仅对岸电电缆的谐波防治、拖曳功能、防水、阻燃等方面进行优化,并且设置了信号传输单元,可以对整个线路进行有效监控,保证岸电供电系统及受电船舶的运行安全可靠;
[0015]2、在缆芯外设置铜线编织的总屏蔽层,并兼做地线,编织密度不小于80%,形成二次屏蔽,防止本身电场与其它电场相互作用;
[0016]3、采用柔性拉力元件束绕或编织在内护套上,可以承担电缆拖曳使用过程中的拉力,减少电缆内部单元的受力情况;
[0017]4、电缆内外均设有护套,保护内部各单元不受外界损伤,并在电缆弯曲过程中使得内外部分易于滑移,减少内应力的积累,提高耐曲挠性;
[0018]5、采用阻燃型丁基胶挤包而成,保护内部各单元不受外界损伤,并提高电缆本体的耐磨耗及耐盐雾能力。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岸基复合电缆,整体结构包括缆芯,所述的缆芯由三根分相主线线芯、两根中性线芯以及一根通讯单元电缆绞合而成;所述的三根分相主线线芯呈三角形互挤在缆芯的最中心,两根中性线芯以及一根通讯单元电缆设置在三根分相主线线芯两两互挤之间的空隙处;在缆芯外设有阻水层4,在阻水层4外挤包总屏蔽层5,在总屏蔽层5外依次设有内护套6以及外护套8;所述的内护套(8)外表面上编织有柔性拉力元件7。
[0022]其中,所述的分相主线线芯由主导体3、挤包在主导体3外的主线绝缘层2以及编织在主线绝缘层外的分相屏蔽层I构成,所述的主线绝缘层采用乙丙橡胶挤包而成,分相屏蔽层采用铜线或纤维编织而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0%,将电场分布限制在分相屏蔽范围之内;
[0023]所述的中性线芯由中性导体9以及挤包在中性导体外的中性线芯绝缘层10构成,其中中性线芯分成对称的两部分,其外挤包乙丙橡胶绝缘层,其作用为防止电缆故障或线路设备故障时的中性点漂移;
[0024]所述的通讯单元电缆包括由四根相互对绞的截面为0.5mm2的通讯单元线芯构成的通讯缆芯,在缆芯外依次挤包通讯单元隔离层15、通讯单元屏蔽层12以及通讯单元护套层11;通讯单元线芯由通讯单元导体13以及挤包在通讯单元导体的通讯单元绝缘层14构成;所述的通讯单元屏蔽层采用铜线编织而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0%;通讯单元护套层采用乙丙橡胶保护层,以防止与其它单元屏蔽接触,防止其它强电场对自身的作用,提高抗干扰能力。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岸基复合电缆,包括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缆芯由三根分相主线线芯、两根中性线芯以及一根通讯单元电缆绞合而成;所述的三根分相主线线芯呈三角形互挤在缆芯的最中心,两根中性线芯以及一根通讯单元电缆分别设置在三根分相主线线芯两两互挤之间的空隙处;在缆芯外设有阻水层(4),在阻水层(4)外挤包总屏蔽层(5),在总屏蔽层(5)外依次设有内护套(6)以及丁基胶外护套(8);所述的内护套(6)外表面上编织有柔性拉力元件(7);其中,所述的通讯单元电缆包括由不少于2根相互对绞的截面为0.5mm2的通讯单元线芯构成的通讯缆芯,在缆芯外依次挤包通讯单元隔离层(15)、通讯单元屏蔽层(12)以及通讯单元护套层(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岸基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相主线线芯由主导体(3)、挤包在主导体(3)外的主线绝缘层(2)以及编织在主线绝缘层(2)外的分相屏蔽层(I)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岸基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性线芯由中性导体(9)以及挤包在中性导体(9)外的中性线芯绝缘层(10)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岸基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讯单元线芯由通讯单元导体(13)以及挤包在通讯单元导体的通讯单元绝缘层(14)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岸基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力元件(7)为高强度纤维细绳或钢丝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岸基复合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的缆芯由三根分相主线线芯、两根中性线芯以及一根通讯单元电缆绞合而成;所述的三根分相主线线芯呈三角形互挤在缆芯的最中心,两根中性线芯以及一根通讯单元电缆分别设置在三根分相主线线芯两两互挤之间的空隙处;在缆芯外设有阻水层,在阻水层外挤包总屏蔽层,在总屏蔽层外依次设有内护套以及丁基胶外护套;所述的内护套外表面上编织有柔性拉力元件;其中,所述的通讯单元电缆包括由不少于2根相互对绞的截面为0.5mm2的通讯单元线芯构成的通讯缆芯,在缆芯外依次挤包通讯单元隔离层、通讯单元屏蔽层以及通讯单元护套层,本产品不仅对岸电电缆的谐波防治、拖曳功能、防水、阻燃等方面进行优化,并且设置了信号传输单元,可以对整个线路进行有效监控,保证岸电供电系统及受电船舶的运行安全可靠。
【IPC分类】H01B7/18, H01B9/02, H01B11/06, H01B9/04, H01B7/29, H01B7/28, H01B7/04
【公开号】CN205302988
【申请号】
【发明人】张林锐, 程斌, 华健, 华洪彬
【申请人】无锡市华美电缆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