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735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国际先进的微创技术一椎间孔(盘)镜技术克服了以往微创技术的不足,成为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最佳微创治疗手段。作为脊柱微创的革命性创新技术,椎间孔(盘)镜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与之前各种手术相比,椎间孔(盘)镜技术在内窥镜放大监视下,更清楚的看清解剖结构,用椎间孔(盘)镜专用手术器械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并处理椎管狭窄,直接解除神经压迫,但目前配套器械中缺乏对神经根牵拉及粘连分离的合适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专门用于在椎间孔(盘)镜孔镜通道内对神经根牵拉及粘连的分离,解除神经压迫。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包括连接杆,连接杆工作端设钩子,钩子与连接杆呈90度,连接杆尾端设手柄,手柄呈扁平状,连接杆、钩子和手柄通过金属冲压一体成型,手柄上设斜纹。
[0005]钩子横截面呈倒楔形,其工作端呈圆角,楔形可以方便分离粘连组织,容易进入狭小空间而不会割伤组织。
[0006]连接杆横截面呈圆形,长度为250mm-300mm,直径为1.2-2.0mm,这样连接杆具有一定的弹性,不易折断。
[0007]钩子长度分为2mm、3mm、4mm三种,适应不同分离需求。
[0008]工作原理及过程:
[0009]工作时,将本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钩子朝下伸入孔镜通道内,在椎间孔(盘)镜技术内窥镜放大监视下,手持手柄使钩子至粘连处,通过提拉和旋转手柄将粘连处分离,通过孔镜通道下钩子可对神经根进行牵拉、分离脊髓神经根粘连,有利于椎间盘髓核的摘除。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通过孔镜通道下钩子可对神经根进行牵拉、分离脊髓神经根粘连,有利于椎间盘髓核的摘除,手柄呈扁平状便于稳定旋转操作,方便于术中在椎间孔(盘)镜下对神经根牵拉及硬脊膜粘连的分离,避免和减少术中神经根及硬脊膜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意图;
[0013]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钩子横截面示意图。
[0014]图中:1、手柄;2、连接杆;3、钩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包括连接杆2,连接杆2工作端设钩子3,钩子3与连接杆2呈90度,连接杆2尾端设手柄I,手柄I呈扁平状,连接杆2、钩子3和手柄I通过金属冲压一体成型,手柄I上设斜纹。
[0017]钩子3横截面呈倒楔形,其工作端呈圆角,楔形可以方便分离粘连组织,容易进入狭小空间而不会割伤组织。
[0018]连接杆2横截面呈圆形,长度为250mm-300mm,直径为1.2-2.0mm,这样连接杆具有一定的弹性,不易折断。
[0019]钩子3长度分为2mm、3mm、4mm三种,适应不同分离需求。
[0020]工作原理及过程:
[0021]工作时,将本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的钩子3朝下伸入孔镜通道内,在椎间孔(盘)镜技术内窥镜放大监视下,手持手柄I使钩子3至粘连处,通过提拉和旋转手柄I将粘连处分离,通过孔镜通道下钩子3可对神经根进行牵拉、分离脊髓神经根粘连,有利于椎间盘髓核的摘除。
【主权项】
1.一种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2),连接杆(2)工作端设钩子(3),钩子(3)与连接杆(2)呈90度,连接杆(2)尾端设手柄(I),手柄(I)呈扁平状,连接杆(2)、钩子(3)和手柄(I)通过金属冲压一体成型,手柄(I)上设斜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其特征在于:钩子(3)横截面呈倒楔形,其工作端呈圆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其特征在于:连接杆(2)横截面呈圆形,长度为250mm-300mm,直径为1.2-2.0mm,连接杆具有一定的弹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其特征在于:钩子(3)长度分为2mm、3mm、4mm三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连接杆,连接杆工作端设钩子,钩子与连接杆呈90度,连接杆尾端设手柄,手柄呈扁平状,连接杆、钩子和手柄通过金属冲压一体成型,手柄上设斜纹,专门用于在椎间孔(盘)镜孔镜通道内对神经根牵拉及粘连的分离,解除神经压迫。
【IPC分类】A61B17/00, A61B17/02
【公开号】CN205339033
【申请号】CN201620101692
【发明人】管廷进
【申请人】管廷进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1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