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699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其包括:基座、立柱、脚板、手臂板、安装于所述立柱上的胸板和胸板伸缩机构、以及头部支撑垫;所述立柱分为上段立柱和下段立柱,且两者之间设有上段立柱升降电机,所述脚板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胸板伸缩机构包括与所述胸板连接的滑座以及与滑座连接配合的横向齿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脚板、手臂板、头部支撑垫、胸板设计成位置可调节的结构,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通过这些便捷的调节方式,可以很方便地调节到治疗所需要的支撑体位,而且安全可靠,能够大幅减轻治疗医师、护理员的劳动强度,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体位支撑。
【专利说明】
一种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腰脊椎治疗方式,对患者的体位支撑并没有一个较为理想的支撑器具,大都倚靠座椅或者简单支撑架进行体位支撑治疗。而且,现有的体位支撑器具结构太过简便,在做手术过程中,仅凭借倚靠座椅或简单的支撑架来为患者的身体提供支撑,将十分不利于医生实施手术操作,也不能为患者提供相对舒适的被支撑体位,这不仅增加了手术中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也给患者带来了不适。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式的适合背部治疗的支撑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以改善现有技术中使用不便、支撑不适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其包括:基座、连接于所述基座上的立柱、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立柱两侧的脚板、连接于所述立柱两侧的一对手臂板、安装于所述立柱上的胸板和胸板伸缩机构、以及位于所述胸板上方的头部支撑垫;所述立柱分为上段立柱和下段立柱,且两者之间设有上段立柱升降电机,所述脚板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胸板伸缩机构安装于所述上段立柱的顶部并包括与所述胸板连接的滑座以及与滑座连接配合的横向齿条。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段立柱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竖向齿条以及与所述竖向齿条配合的锁定杆,所述竖向齿条与所述上段立柱升降电机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杆的一端水平延伸并与一操作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竖向齿条配合。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设有底架、安装于底架底部的滚轮、自所述底架倾斜向上延伸的支撑板、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控制器,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安装于所述底架上的脚板升降电机,所述脚板升降电机与所述脚板底部的升降机构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胸板伸缩机构还包括水平支架、安装于水平支架下方的拉杆、以及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架上的锁定钩座,所述锁定钩座与所述横向齿条配合。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部支撑垫的底部连接有一对固定臂,所述固定臂架设于所述胸板伸缩机构的两侧并与所述上段立柱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臂上设有角度调节连杆。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脚板、手臂板、头部支撑垫、胸板设计成位置可调节的结构,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通过这些便捷的调节方式,可以很方便地调节到治疗所需要的支撑体位,而且安全可靠,能够大幅减轻治疗医师、护理员的劳动强度,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体位支撑。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的侧视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的剖面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的背面视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其包括:基座10、垂直于所述基座10上的立柱20、安装于所述基座10上且位于所述立柱20两侧的脚板30、连接于所述立柱20两侧的一对手臂板40、安装于所述立柱20上的胸板50和胸板伸缩机构60、以及位于所述胸板50上方的头部支撑垫70。
[0016]所述基座10设有底架11、安装于底架11底部的滚轮12、自所述底架11倾斜向上延伸的支撑板13、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3上的控制器14。其中,所述滚轮12为万向轮,其可以方便所述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移动位置;所述支撑板13的底部与所述底架11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14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3上,可供用户操作,且所述支撑板13的下方设有安装于所述底架11上的脚板升降电机15。所述立柱20设于所述基座10的中间位置,用于支撑起所述手臂板40、胸板50、胸板伸缩机构60及头部支撑垫70,其中,所述立柱20分为上段立柱21和下段立柱22,且两者之间设有上段立柱升降电机23,用于调整所述上段立柱21的高度,另夕卜,所述上段立柱21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竖向齿条24以及与所述竖向齿条24配合的锁定杆25,所述竖向齿条24与所述上段立柱升降电机23连接,用于实现上段立柱21的升降运动,所述锁定杆25的一端水平延伸并与一操作柄2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竖向齿条24配合,用于固定定位所述竖向齿条24,实现立柱20的位置定位。
[0017]所述脚板30呈水平设置,其分别位于所述立柱20的左右两侧,且所述脚板30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底架11连接的升降机构31,所述升降机构31与所述脚板升降电机15连接,通过脚板升降电机15的驱动实现升降运动,从而带动脚板30上下位移。所述一对手臂板40呈水平设置,其分别位于所述立柱20的两侧,且所述手臂板40的底部设有支撑梁41,用于支撑所述手臂板40。
[0018]所述胸板50与所述胸板伸缩机构60连接配合,其固定于所述胸板伸缩机构60的一端,所述胸板伸缩机构60安装于所述上段立柱21的顶部,并包括水平支架61、安装于水平支架61下方的横向齿条62和拉杆63、与所述胸板50和横向齿条62连接的滑座64、以及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架61上的锁定钩座65,用户通过操作所述拉杆63,使得所述横向齿条62和所述滑座64发生相对运动,从而改变所述胸板50的位置,当到达所需位置时通过所述锁定钩座65卡持入所述横向齿条62上,防止横向齿条62继续运动,从而实现相对位置定位。
[0019]所述头部支撑垫70设于所述胸板伸缩机构60的上方,且所述头部支撑垫70的底部连接有一对固定臂71,所述固定臂71架设于所述胸板伸缩机构60的两侧,并与所述上段立柱21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臂71上设有角度调节连杆72,其可用于调节所述头部支撑垫70的角度,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00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可适用于医院或家庭中对头颈、腰椎、背部等进行治疗的场合,其通过将脚板30、手臂板40、头部支撑垫70设计成可快速上下调节的结构,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且还将胸板50设计成可快速水平方向伸缩调节的结构,通过这些便捷的调节方式,可以很方便地调节到治疗所需要的支撑体位,而且安全可靠,能够大幅减轻治疗医师、护理员的劳动强度,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体位支撑。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连接于所述基座上的立柱、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立柱两侧的脚板、连接于所述立柱两侧的一对手臂板、安装于所述立柱上的胸板和胸板伸缩机构、以及位于所述胸板上方的头部支撑垫;所述立柱分为上段立柱和下段立柱,且两者之间设有上段立柱升降电机,所述脚板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胸板伸缩机构安装于所述上段立柱的顶部并包括与所述胸板连接的滑座以及与滑座连接配合的横向齿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立柱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竖向齿条以及与所述竖向齿条配合的锁定杆,所述竖向齿条与所述上段立柱升降电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的一端水平延伸并与一操作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竖向齿条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底架、安装于底架底部的滚轮、自所述底架倾斜向上延伸的支撑板、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控制器,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安装于所述底架上的脚板升降电机,所述脚板升降电机与所述脚板底部的升降机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板伸缩机构还包括水平支架、安装于水平支架下方的拉杆、以及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架上的锁定钩座,所述锁定钩座与所述横向齿条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背部治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撑垫的底部连接有一对固定臂,所述固定臂架设于所述胸板伸缩机构的两侧并与所述上段立柱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臂上设有角度调节连杆。
【文档编号】A61B90/14GK205459112SQ201620063642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3日
【发明人】王美丽, 吴自强
【申请人】上海健医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