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条,bar
1)bar[英][bɑ:(r)][美][bɑr]导条
1.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opper alloy bar for asynchronous motor;异步电动机转子导条铜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2.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auses of fault of rotor bar breaking of YKK-63014-2 type motor by using two methodv of examining faults: vibration and open-transformer,which can accurately the faults of the rotor bar breaking and supplies a effective method of studying fault of rotor bar breaking squirrel cage motor.通过运用振动故障检测及开口变压器两种检测方法,对YKK-63014-2型电动机转子导条断条的故障进行诊断分析,准确判断出转子断条的故障,为研究笼型电机转子断条的故障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同时针对故障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英文短句/例句

1.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反弹道导弹条约(反导条约)
2.The wire was coupled on the plug.这条导线接到了插头上。
3.The depressed market results in the stagnation of trade.市场萧条导致贸易停滞。
4.Importing address book entries正在导入通讯录条目
5.To instruct in a body of doctrine or principles.传授以教条或信条的方式来教授、教导
6.To provide with an artificial waterway or waterways.疏导提供一条或多条人工水道
7.Navigation controls - Moves to first, previous, next, or last record.导航控件-移动到第一条、上一条、下一条或最后一条记录
8.The Investigation on Optimization of Ion-Implanted Planar and Channel Waveguides;离子注入平面与条形光波导的优化条件研究
9.Condition Conductivity Probabi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issile Efficiency Analysis条件传导概率及其在导弹效能分析中的应用
10.Fuzzy guidance law for wire-guidance torpedo under condition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一种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的线导鱼雷模糊导引律
11.As yet no twist has been imparted into the fiber assemblage, although the delivery of the sliver to the cans tends to twist the sliver slightly.到目前为止尚未给条子加过捻,但在将条子导入条筒时有弱捻加入
12.The directory data master stores imported directory entries.目录数据主存储导入的目录条目。
13.Guideline: Line on artwork indicating the printing area.Also called Keyline.导线:在正稿上指示印刷范围的线条。
14.Treaty on the Limitation of Anti-missile Defence Systems限制反导弹防御系统条约
15.The parade is led by a big Golden Dragon,游行的队伍由一条大大的金龙引导,
16.He studied the cycle of event leading to the great depression他研究了导致大萧条的一系列事件
17.If you touch this live wire, you'll get a shock.摸这条带电的导线, 就会触电.
18.hydromatic welder水力导向焊条顺序夹持多点电焊机
相关短句/例句

conducting bar导条
1.Brazing technology for end-ring and conducting bar of asynchronous traction motor;异步牵引电动机端环与导条钎焊技术
2.Cu-Zn-Cr-Zr conducting bar alloy and Cu-Cr-Zr end ring alloys used for superpower asynchronous traction motor rotor were prepared by Ingot Metallurgy.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了大功率异步牵引电动机转子用导条合金和端环合金,通过硬度测试、室温拉伸、高温拉伸、电导率测定、金相分析、XRD、SEM、T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对上述合金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其组织结构的影响和变化规律,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3)chains orbit链条导轨
1.The delivery chains with the jaws operate in the chains orbit,the distribution of orbit will affect the improvement of printing quality and speed greatly,so the design of distribution of delivery chains orbit is very important.收纸装置是印刷机的最后单元,在收纸装置中收纸链条架着收纸叼牙排在导轨中运行,导轨布局设计的优劣对印刷质量和印刷速度的提升影响很大,因此合理设计印刷机收纸链条导轨布局是非常重要的。
4)copper conducting bar铜导条
1.Design of progressive die for copper conducting bar;汽车熔断器铜导条级进模设计
2.The stamping technology and the difficulties in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ogressive die for the copper conducting bar were analyzed.分析了铜导条零件的冲压工艺及设计制造难点,阐述了排样设计、模具结构特点及关键零件设计,提出了一种解决弯曲扭转现象的有效方法,对同类零件的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5)passway condition输导条件
1.Therefore, som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assway condi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andbody during exploration of lithological.油气成藏的它源性是输导条件控制成藏的前提,稳定分布、紧密叠置的砂体和区域性分布的不整合面构成了腹部区良好的输导体系。
6)Guide Strip导流条
1.Calculation of the Length of the Guide Strip for the Total Guide Flow Device on a Column Plate;塔板全导流装置导流条长度计算法
延伸阅读

中程导弹条约  1987年美苏两国首脑签定的《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1977年前美国在西欧中导力量占有优势。1977年起苏联在本国和东欧部署SS-20导弹,以对付美国从潜水艇发射的弹道导弹。根据联邦德国总理H.施密特的倡议,1979年12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通过"双重决议",主张从1983年起在西欧部署572枚新式导弹;美国尽快同苏联举行中程核武器谈判。起初,苏联拒绝同美国谈判,后做出让步。1980年10~11月在日内瓦美、苏举行中导问题的预备性会谈,未获取实质性成果。1981年 9月24日美、苏达成举行中导问题正式谈判的协议。关于欧洲中导问题的谈判从同年11月30日在日内瓦开始,先后进行6轮谈判,共110次会议。苏联先后提出"冻结现状"、"分阶段裁减华约和北约中导"等方案。其基本立场是要阻止美国按"双重决议"在西欧部署新式导弹,保住自己的SS-20导弹的部署系统,即使减少苏联在欧洲的中导力量,也只能减到同英国与法国两国核弹头总数相等的水平。美国先后抛出"零点方案"、"临时协议"等方案。其基本立场为:只有苏联拆除在欧洲的全部SS-20导弹,美国才放弃部署新式导弹;即使答应略微缩减美国原定部署计划,或允许苏联在欧洲的中导略多于美国,而在全球范围两国的中导弹头数量必须相等。双方立场相距甚远,谈判陷入僵局。1983年11月,美国着手在英国、意大利和联邦德国部署新式导弹,苏联中断中导、中欧裁军、美苏战略核武器等一系列谈判,东西方关系一度严峻。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美苏两国分别调整各自在裁军问题上的策略,根据1985年1月8日美、苏外交部长在日内瓦达成的协议,同年 3月美、苏举行包括战略武器、中导和太空武器在内的一揽子裁军谈判。1986年10月,美国总统R.W.里根,和苏联领导人М.С.戈尔巴乔夫在冰岛会谈时,双方在中导问题上的立场有些接近。苏联表示愿意接受美国"零点方案",并不再坚持把英、法核武器计算在内。美苏双方还同意消除欧洲全部中导。1987年2月戈尔巴乔夫同意中导与太空武器分开解决,同年7月他又表示接受"全球双零点"方案,使中导问题出现了转机。同年11月中旬,美苏两国外长在日内瓦制定中导条约草案。同年12月 8日,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订了中导条约(见彩图)。    该条约共17条,规定双方在条约生效后的3年内,须全部销毁所拥有的中程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和辅助设施,在条约生效18个月内全部销毁中短程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和辅助设施。条约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得再生产和试验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还规定为监督条约的遵守,缔约每一方都拥有就地核查的权利,在条约生效后13年期间内均可进行核查。条约生效后头 3年期间每年进行20次核查,其后5年期间每年进行15次核查,在最后5年期间每年进行10次核查。根据条约,美苏双方将销毁2611枚已部署和未部署的中程导弹,其中美国为 859枚,苏联为1752枚。该条约是战后美、苏裁军谈判历史上达成的第一个真正减少核武器数量的条约。它是美、苏在内政和外交上各有所需和相互妥协的产物。条约的签订对于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条约所规定销毁的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的数量,只占它们拥有的全部核武器实力的3~4%,并未触其根本,亦不能动摇两国的核霸权和核垄断的地位。只有美、苏实行全面和大辐度的裁军,才能使世界和平与安全得到切实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