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构式,lattice
1)lattice[英]['l?t?s][美]['l?t?s]格构式
1.Modified lattice method for ultimate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dumbbell shape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eccentrically-loaded stub columns;钢管混凝土哑铃形偏心受压短柱极限承载力的修正格构式算法
2)built-up column格构式柱
3)lattice door格构式门
4)built-up member格构式构件
英文短句/例句

1.THE OPTIMIZATION OF LATTICE STRUCTURES' PROJECT BASED ON THE ORTHOGONAL ENUMERATION METHOD基于正交枚举法的格构式构件设计方案优选
2.Office Document Architecture/Office Document Interchange Format办公室文件结构/办公室文件交换格式
3.The Role of Gestalt Principle in the Creation of Object File;格式塔原则在构建客体文件中的作用
4.INTRODUCTION OF STEEL STRUCTURAL SOFTWARES' DATA EXCHANGEMENT FORMAT SDNF钢结构软件数据交换格式SDNF简介
5.Z Language and Formalization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StyleZ语言与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形式化
6.Open document architecture(ODA) and inter change format--Document structuresGB/T16652-1996开放文件体系结构(ODA)和互换格式文件结构
7.tableau format表格结构, 表的格式
8.FORMALIZATION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STYLE“管道-过滤器”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形式化
9.cellular structure [ texture ]网格[蜂房式, 细胞状]结构
10.The Component-based Distributed 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Its Development;基于构件的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开发
11.modular and 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concept构件式组合及尺寸配合
12.disk construction圆盘式结构-器件外形
13.subschema control structure file子模式控制结构文件
14.A Constructional Approach to Transferred Epithet移就辞格的构式新解——辞格的认知研究
15.The Double Object and Pative Construction--From the Perspection of Verb Meaning;从动词词义看双宾语构块式和与格构块式
16.A Research on Software Component Composi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Software Layer Framework Pattern;基于软件层架构模式的构件组装技术的研究
17.A divided or two-part event. Subselect an area to add text or change the formatting of the area.分段事件或由两部分构成的事件。选择其中的一个子区域可以添加文本或更改该区域的格式。
18.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Broussonetla papyrifera sprouting in different disturbed conditions不同干扰条件下构树萌枝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
相关短句/例句

built-up column格构式柱
3)lattice door格构式门
4)built-up member格构式构件
5)lattice lifting pole格构式抱杆
6)lattice transmission tower格构式杆塔
延伸阅读

格奥格-奥古斯特-格丁根大学
格奥格-奥古斯特-格丁根大学
格奥格-奥古斯特-格丁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简称格丁根大学,位于德国西北部下萨克森州南端的大学城格丁根市,因英王乔治二世创建而得名。始建于1734年,于1737年向公众开放。历史始创1734年时为英国国王及汉诺威大公的乔治二世决定委派其重臣冯·明希豪森在格丁根创办一所大学,旨在弘扬欧洲启蒙时代学术自由的理念,格丁根大学也因此一开欧洲大学学术自由之风气。大学创办之初,即设有神学、法学、哲学、医学四大经典学科,尤以自然科学和法学为重。18-19世纪整个18世纪,格丁根大学因其极为自由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氛围而居于德国大学中心地位。到1812年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图书藏量25万册,被海内外认可的一所现代化大学。拿破仑曾于此研习法律,并言“格丁根是属于全欧洲的”。格丁根大学初以法学闻名于世。18世纪德国著名国家法学大师皮特曾于此执教半个世纪,而吸引了大批学生求学,奥地利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柏林大学的创办者威廉·冯·洪堡都是他的学生。至1837年其建校100年时,格丁根大学因几乎每年法学院注册的学生均占全校在读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而被称为“法科大学”。而格丁根大学也因此成为18世纪德国公法学的麦加。1837年发生了著名的“格丁根七君子事件”,格丁根的七名教授因反对汉诺威国王废除宪法之举而被驱逐出格丁根大学,格林兄弟也在此列,这一事件反映出格丁根的知识份子对自由的热爱与捍卫宪法的勇气。此后,古斯塔夫·胡果和爱希霍恩于19世纪在此执教并成为德国历史法学派的先驱。19世纪末,创造“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著名民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在此任教。更让格丁根成为世人瞩目的科学中心的是其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被称为“最重要的数学家”的高斯就于18世纪任教于此并开创了格丁根学派。此后,黎曼、狄利克雷和雅可比在代数、几何、数论和分析领域做出了贡献。到19世纪,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和克莱因更是吸引了大批数学家前往格丁根,从而使德国格丁根数学学派进入了全盛时期。到20世纪初,格丁根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世界数学中心和麦加圣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格丁根大学在全欧乃至世界上的学术地位达到了顶峰。4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格丁根大学学习、任教或研究,其中大部分为物理和化学奖,其他为医学、和平及文学奖。不过因为大多数诺贝尔奖都是在20世纪上半叶获得的,其得主多已去世。在这半个世纪从这里走出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位居世界大学第八位,创造了“格丁根诺贝尔奇迹”。此外,德意志帝国时期的“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联邦德国前总统里夏德·冯·魏茨泽克及前总理格哈特·施罗德均曾于格丁根大学学习法律。德国大诗人海涅也在此取得法学博士。格林兄弟在此任教并编写了第一部德语词典。现象学大师埃德蒙德·胡塞尔在此任教,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与尤尔根·哈贝马斯等也先后求学于格丁根。纳粹时期1933年希特勒上台,对犹太人进行残酷迫害,格丁根大学也因此受到致命重创,大批知名的犹太籍科学家和学者被迫离开格丁根,去往美国。世界科学的中心立刻从德国转向了美国。现状2005年格丁根大学的在册学生人数近2万5千人,其中包括大学生24,398人和博士生643人。教授420名,教研人员共3千多人。它所属的医药学校下设19个中心,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诊所。自从1980年以来,该大学已经根据不同学科成立了14个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