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组织轨迹法,2D Tissue Tracking
1)2D Tissue Tracking二维组织轨迹法
1.Analysis of Left Atrium Func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sing 2D Tissue Tracking Method;二维组织轨迹法对左心房颤动的解析
2)Tissue blot-ELISA组织印迹法
英文短句/例句

1.Detection of CymMV in Orchids Tissue by Dot-ELISA and Tissue Blot-ELISA with Monoclonal Antibody单抗免疫斑点法和组织印迹法检测侵染蝴蝶兰的建兰花叶病毒
2.Comparison of Physical Methods of Protein Extraction in Rabbit Bone Tissue for Western Blot兔骨组织总蛋白的提取和在免疫印迹法中的应用
3.Southern blottingsouthern印迹法,DNA印迹法
4.Northern blottingNorthern印迹(法),RNA印迹(法)
5.The Research of Apoptosis in Conjunctiva Epithelial Cells with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结缔组织病患者结膜印迹细胞凋亡研究
6.③The changes of BMP2 and osteopontin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ting.③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骨桥蛋白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蛋白印迹方法。
7.Northwestern blottingNorthwestern印迹(法),RNA-蛋白质印迹(法)
8.southwestern blottingsouthwestern印迹法,DNA-蛋白质印迹法
9.Detection of E-cadherin expressions in lung cancer tissues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上皮钙粘蛋白的表达
10.The Novel Technique in Tissue Engineering of Printing Polymer Nanopartices Using Modified Inkjet Printer喷墨打印机打印聚合物微粒的组织工程新方法
11.brick wall design砖墙组织图案《印》
12.All-India Peace and Solidarity Organization全印度和平和团结组织
13.Western Indian Ocean Tuna Organization西印度洋金枪鱼组织(金枪鱼组织)
14.electroblotting device电印迹仪,电印迹装置
15.Preparation of Molecular Surface Imprinting Material and Its Identification Properties for Bilirubin表面印迹法制备胆红素分子印迹材料及其识别性能
16.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Study of Mercury Ion Imprinted Polymer双重印迹法制备汞离子印迹聚合物及其性能研究
17.knit-de-knit printing假编法印花,编织拆散法印法
18.The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of Textile Dyeing & Printing Industry of Ningbo Region;宁波纺织印染行业发展轨迹及发展策略研究
相关短句/例句

Tissue blot-ELISA组织印迹法
3)tow-dimensioned motion tracks二维运动轨迹
4)3D trace三维轨迹
5)4-D trajectory四维轨迹
1.Due to the large errors of traditional aerodynamic 4-D trajectory prediction models,a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mining flight history data was proposed.该模型挖掘历史飞行时间数据,从中找出影响飞行时间的因素,预测出下一次飞行的全程时间,然后从历史位置数据中分析得出飞机在每个采样周期点上的位置,实现完整的四维轨迹预测。
6)Fiber paths纤维轨迹
延伸阅读

根轨迹法  利用根轨迹分析和设计闭环控制系统的图解方法。特征方程(见传递函数)的根随某个参数由零变到无穷大时在复数平面上形成的轨迹,称为根轨迹。在控制系统的分析中,对特征方程根的分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特征方程的次数不高于2时,其根可用解析方法来简单地定出;但当特征方程的次数高于 2时,求根过程将变得相当复杂。美国学者W.R.埃文斯在1948年提出的根轨迹方法,为简化特征方程的求根过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把根轨迹技术应用于控制系统的分析时,常取系统的开环增益为可变参数,据此作出的根轨迹,表示闭环控制系统的极点在不同开环增益值下的分布。控制系统的极点在复数平面上的位置与系统的稳定性和过渡过程性能有密切的关系。根轨迹的建立,为分析控制系统在不同开环增益值时的行为提供了方便的途径。对于设计控制系统的校正装置(见控制系统校正方法),根轨迹法也是基本方法之一。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被认为是构成经典控制理论的两大支柱。    根轨迹条件  对于图1中的控制系统,用G(s)和H(s)分别表示系统前馈通道和反馈通道中部件的传递函数,并且当s=0时它们的值均为1,而K表示系统的开环增益,则控制系统的根轨迹条件可表示为:    相角条件 开环传递函数KG(s)H(s)的相角值  庺{KG(s)H(s)}=±1800(2k+1) (k=0,1,2,...)    幅值条件 开环传递函数KG(s)H(s)的模  │KG(s)H(s)│=1  系统的根轨迹,就是当开环增益K由零变化到无穷大时,由满足相角条件和幅值条件的 s值在复数平面上所构成的一组轨迹。    根轨迹绘制规则  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中,往往只需要知道根轨迹的粗略形状。由相角条件和幅值条件所导出的 8条规则,为粗略地绘制出根轨迹图提供方便的途径。    ① 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开环传递函数极点的个数。    ② 根轨迹的始点(相应于K=0)为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根轨迹的终点(相应于K=∞)为开环传递函数的有穷零点或无穷远零点。    ③ 根轨迹形状对称于坐标系的横轴(实轴)。    ④ 实轴上的根轨迹按下述方法确定:将开环传递函数的位于实轴上的极点和零点由右至左顺序编号,由奇数点至偶数点间的线段为根轨迹。    ⑤ 实轴上两个开环极点或两个开环零点间的根轨迹段上,至少存在一个分离点或会合点,根轨迹将在这些点产生分岔。    ⑥ 在无穷远处根轨迹的走向可通过画出其渐近线来决定。渐近线的条数等于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数与零点数之差。    ⑦ 根轨迹沿始点的走向由出射角决定,根轨迹到达终点的走向由入射角决定。    ⑧ 根轨迹与虚轴(纵轴)的交点对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很重要,其位置和相应的K值可利用代数稳定判据来决定。    图2是按照上述规则画出的一些典型的根轨迹图。    根轨迹的精确化  在有些情况下,有必要对按基本规则画出的根轨迹的粗略形状,特别是位于虚轴附近的部分,进行修正,使之精确化。实现精确化的一条比较简便的途径,是采用一种由埃文斯设计的所谓对数螺旋尺的专用工具。    根轨迹的计算机辅助制图  7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对根轨迹的辅助制图的算法和程序都已建立,这大大减轻了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的繁重工作。    根轨迹的应用  根轨迹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 用于分析开环增益(或其他参数)值变化对系统行为的影响:在控制系统的极点中,离虚轴最近的一对孤立的共轭复数极点对系统的过渡过程行为具有主要影响,称为主导极点对。在根轨迹上,很容易看出开环增益不同取值时主导极点位置的变化情况,由此可估计出对系统行为的影响。    ② 用于分析附加环节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为了某种目的常需要在控制系统中引入附加环节,这就相当于引入新的开环极点和开环零点。通过根轨迹便可估计出引入的附加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③ 用于设计控制系统的校正装置:校正装置是为了改善控制系统性能而引入系统的附加环节,利用根轨迹可确定它的类型和参数设计。    参考书目    绪方胜彦著,卢伯英等译:《现代控制工程》,科学出版社,北京,1976。(Katsuhiko Ogata, 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 Prentice-Hall,New York,1970.)